聚焦海洋领域前沿科技,二十多位院士与数百名专家学者共话海洋命运共同体的前世、今生与未来

政务   2024-10-21 09:37   浙江  



  占据了地球表面积71%的海洋,拥有着数百万种生物和各类丰富的资源,是维持地球生态、气候系统的重要功能调节器和能源储备库,在人类贸易、矿物开采、能源生产等方面均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可以为当今世界遇到的众多挑战提供解决方案。


  10月18日至20日,“中国工程院工程科技学术研讨会——大陆架与区域制度科技前沿发展”在杭州西子湖畔圆满召开。本次研讨会由中国工程院主办,中国工程院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浙江省科协、浙江大学共同承办,邀请到了二十多位院士出席。



  大陆架与区域制度是全球海洋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研讨会围绕大陆架划界、深海资源开发、深海装备产业、海洋生物多样性、极地探测技术、海底动力过程等海洋领域的前沿科学、技术、法律问题,“远海浮动岛”、北极多科学漂流计划、“南科1井”岛礁钻探等尖端科技,彰显了海洋领域的中国力量。通过多领域、跨学科的交流研讨,提出变革性、前瞻性、颠覆性解决方案,促进我国海洋治理相关领域向前发展。


  19日上午的开幕式及主旨报告环节在网上进行了同步直播,69.43万网友和现场数百位专家学者一起聆听了这场精彩的海洋科学盛宴。



国际视野,协同合作

二十多位院士、外交部特使、三大国际组织负责人出席开幕式



  19日上午,开幕式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贺克斌担任主持人。



  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刘振民通过视频致辞。他表示,海洋一直是全球气候的重要调节器,近年来,海洋的持续发展与应对气候变化之间的相互影响越来越密切,海洋变暖、极端天气增强、海洋能源开发等相关问题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中国作为全球海洋秩序与气候治理体系的积极参与者、建设者和贡献者将坚持不懈推动全球海洋治理可持续发展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不断取得新的进展。



  中国工程院党组成员、秘书长陈建峰院士在致辞中传达了今年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工程院建院30周年贺信的精神,贺信对广大工程科技工作者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也给予了巨大的鼓舞。陈建峰院士还从新时代赋予海洋工程科技领域的新使命的角度提出了工程科技今后发展的具体目标和任务。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联合国三大机构——大陆架界限委员会(CLCS)、国际海底管理局(ISA)、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IOC),是大陆架划界、国际海底资源开发和国际海洋科技计划的仲裁、管理和指导机构,他们的负责人也通过视频在开幕式上发表了讲话。


  联合国大陆架界限委员会(CLCS)主席阿尔迪诺·德坎波斯博士(Dr.Aldino Campos)在致辞中呼吁通过科技人员和法律专家的合作,提出大陆架划界新的解决方案,以应对当今海洋所面临的挑战;联合国国际海底管理局(ISA)秘书长迈克尔·洛奇博士(Dr.Michael Lodge)的发言高度肯定了中国政府和科技界对国际海底资源可持续利用作出的努力,也对下一阶段如何开发新的科技方案、实现国际海底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出了新的命题;联合国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IOC)副主席阿姆·扎卡里亚·哈穆达博士(Dr.Amr Hamouda)的发言反映了鼓励加快推进海洋科学技术变革的机构宗旨,强调了跨学科合作的重要性。


前沿洞见,引领变革

六位院士专家带来精彩主旨报告



  开幕式结束后进入了特邀主旨报告环节,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家彪主持。六位院士专家分别介绍了海运降碳减污、生物多样性、海洋工程装备、极地科学研究、“三深”技术应用和人工智能发展等前沿最新科技发展。



  贺克斌院士是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碳中和研究院院长,长期致力于大气复合污染特别是PM2.5的研究,他此次报告题为“海运降碳减污系统模拟与调控”,在航运脱碳减排减污方面给出了系统的考虑,提供了中国方案。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主任张偲院士是海洋生态工程的学术带头人。他在报告中指出,南海是全球海洋生物多样性的中心,要以生态保护为出发点推进岛礁建设工程,促进热带海洋生态保护和生物资源利用工程化。



  上海交通大学原校长、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理事长林忠钦院士从事薄板产品制造与质量控制研究。他的报告聚焦海洋工程“卡脖子”关键技术研发与装备试验,介绍的“远海浮动岛”正是推进海洋装备国产化进程中的重要成果,将为未来多领域的海洋研究带来新的平台与机遇。



  今年是中国极地考察40周年,陈大可院士的报告对国内外极地研究的前沿与未来发展动态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强调了我国应继续提升极地高效到达与长期驻留能力,增强极地科技核心竞争力。陈大可院士是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主任,长期从事海洋学基础研究,主持改进与运行的拉蒙特模式是目前国际上预报厄尔尼诺最成功的模式之一。



  “深钻、深网、深潜”是当今探索深海奥秘的三大重要手段,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院长翦知湣院士带来了围绕“三深”相关的应用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的报告。翦知湣院士主要从事海洋地质学研究,在西太平洋古海洋与古气候演变机制上取得创新成果,在Nature、PNAS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近300篇。



  王坚院士是此次会议跨学科交流的一个代表人物。王坚院士作为之江实验室主任、阿里云创始人,首创“以数据为中心”的分布式云计算体系架构,使中国云计算的起步发展与国际基本处于同一水平。他的报告让我们看到人工智能将带来一种全新的机制创新,会渗透到社会的每个角落,成为推动社会进步不可或缺的力量。


六大主题,共绘蓝图

分论坛交流研讨,共筑蓝色命运共同体


  大陆架与区域制度作为海洋科学前沿和全球海洋治理的重要领域,近年来取得了快速发展和令人瞩目的成果,为推动世界海洋领域科技创新和全球海洋命运共同体构建作出了积极贡献。



  研讨会为时一天半,除了精彩的开幕式与主旨报告外,19日下午和20日上午还有6场精彩纷呈的分论坛会议。



  本次会议暨“新一代深海与极地关键技术与装备”战略研讨会,围绕海洋科技前沿领域、重大挑战和创新应用,设置了大陆架划界科技发展、深海资源开发技术、深海运载作业装备、海洋生物多样性与生境演变、极地探测与保护利用、海底科学与动力过程6个研讨主题,每个主题由1~2位院士担任科学顾问,2~3位专家学者任召集人,各有10场左右的分论坛报告。



  全球大陆架划界形势与挑战、水陆两栖机器人关键技术、极地无人潜水器……来自全国各地多所高校、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贡献了海洋科技前沿发展的精彩报告,进行了热烈的思想交流与碰撞。



  浩瀚无垠的蓝色海洋将世界连结成了一个“命运共同体”,海洋的未来关乎全人类福祉。在全球化发展步入新阶段的当下,我国科学家正在持续不断开拓海洋研究的深度与广度,为发展海洋经济、推进海洋强国的建设作出贡献。




来源:海洋二所 、省院士专家服务中心 、橙柿互动·都市快报

责编:叶 扬

美编:郑娜莉

一审:何百岳

二审:方佳佳

三审:周振军



科技武林门
从信息高地武林门出发,汇聚最新科技资讯。我们将竭力打造一个科技政策解读、科技信息发布、学术道德建设、公民素质提升、工作感悟交流及推动创业创新的信息互动平台,与大家携手共建科技工作者之家。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