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冬,浙江兰溪柏社乡胡联村,一辆中巴车在一户农民家门口停下,一个年轻人带着一个黑卷发,黑皮肤,黑眼睛的小男孩下了车。
这顿时引起了邻居们的议论,这个年轻人大家都认识,是盛奶奶的儿子,在义乌给人当司机。可是这个小男孩人明显就是不是黄种人啊。他老婆不也是中国人么?怎么会有个外国孩子?一时间各种议论纷纷。
刚出门接儿子的盛奶奶也傻眼了,儿子怎么带了个“小黑碳”回来?到了家中,盛奶奶儿子小盛和盘突出了来龙去脉。
原来小盛在义乌给一个来自西非多哥的黑人老板专职开车。这老板曾经在中国的某大学一直读到博士,后来到了义乌做药材出口生意。
来义乌时,老板就带着这孩子,生意忙时,自然照顾不到孩子,所以孩子的事情,就交给了自己的专职司机小盛,让他帮忙雇保姆,负责衣食起居啥的,而且老板出手也挺大方。
小盛从来没见过孩子他妈。老板告诉小盛,孩子妈妈也是中国人,不过来义务前,便和自己分手了。人家私事,一个当司机的也不好问太多。
2010年10月,老板突然找到小盛,跟他说帮忙照顾孩子两个月,自己有急事要回国,孩子太小,怕水土不服容易生病,暂时就不带回去了。这话说得跟自己去去就来似的。第一个月还按时付了小盛工资。第二个月,人没影了,电话也拒接了。
这下司机小盛慌了,这工资算不算的无所谓,可是这孩子怎么办?你自己不回中国来接走?
小盛一个头两个大,怎么办?自己也有妻儿老小,自己也是在义乌租的房子住的。工作没了,还多个黑人孩子,这怎么搞?哪有能力多抚养一个孩子?怎么跟妻子说?
小盛思来想去,只能跟老婆摊牌。老婆也知道埋怨丈夫也没用。于是两人一商量,把这孩子送福利院吧?
结果福利院说,抱歉,收不了。这孩子既不属于父母双亡的孤儿,也不属于被亲生父母遗弃儿童,不符合收养条件。可能只是暂时联系不到孩子父母,相信用不了多久,孩子父亲还会主动联系你的。
福利院也不收,眼看没多久就要过年了,别人在发奖金、办年货,自己却还要找工作,这咋弄?小盛突然想起乡下的母亲。
母亲仔细打量着这个孩子,孩子应该有6岁了,却跟3、4岁似的,一眼就让人心疼。没想到这孩子跟成了精似的,特别懂事,他或许已经意识到自己的真实处境了。一口一个奶奶好,让盛奶奶眉开眼笑。
其实到了乡下之后,生活条件跟三个保姆伺候他一人的之前城里生活相比,那差得不是一星半点。但是这孩子一个脾气没发,一句抱怨没有。从不挑食,而且总是夸盛奶奶做饭好吃。
盛奶奶也挺开心,每天领着这孩子村里到处溜达。别人问起来,她就说儿子老板暂时寄养在自己家的。
可是过完年了,时间一天天过去,孩子爸爸仍然一点音信都没有。这事眼看就越来越麻烦了。一方面,孩子每天都问自己爸爸什么时候来接自己?另一方面,村里闲言碎语甚嚣尘上,说什么的都有。最气人的甚至说,这孩子是盛奶奶的亲孙子,是小盛在外面瞎搞出来的。
盛奶奶一开始还不停解释,可是在有些人眼里,解释就是掩饰。后来盛奶奶干脆啥都不说了, 一切交给时间。
盛奶奶对这孩子是真的上心,好吃好喝的,都省着给这孩子。这甚至让盛奶奶的亲孙子都有点不满了。
盛奶奶对自己的亲孙子道:“你们两人奶奶都疼,但是你别跟他争,你除了有奶奶疼,还有爸妈疼。可是他只有奶奶一人疼,所以奶奶要多疼点他。”
盛奶奶决定自己收养这孩子,可是麻烦的事,需要孩子亲生父母确定哪个国籍?还要证明遗弃,因此落不了户。没有户口,孩子怎么上学?
盛奶奶腿“跑断”了,最终特事特办,柏社乡下陈中心小学可以不要户口入学。可是在另一个村,需要寄宿。每学期1800元的费用,又让盛奶奶犯起了愁。盛奶奶平时靠种地维生,有没有工资,又没有积蓄。56岁的盛奶奶又一家家去找工作,最后在一家棉被厂谋了份工作,给这个孩子筹学费。
一直到2012年的9月,孩子终于成为了一名小学生。可能混血聪明,也可能这孩子懂事得早,成绩一直很好不说,特别懂事 ,知道奶奶辛苦,从不乱花钱,而且自理能力很强,从不要人操心。
同学问他:“你是哪国人?”他每次都响亮地回答:“虽然我长得和你不一样,但我是中国人!”
2018年,盛奶奶接到了派出所电话,一直悬而未决的户口问题终于解决了,这个孩子在盛家已经生活了8年,他取名盛天一,终于成了一个有身份证的中国人了。而这年7月,他也考上了当地重点初中。
盛天一除了文化成绩很好外,体育、街舞出类拔萃。盛奶奶已经年近70,但仍然没有颐养天年,而是一直打零工,给孙子攒钱,考高中,上大学。盛天一的理想是浙大,因为浙大离家近,可以经常回家照顾奶奶。孝顺之情,溢于言表。
时隔多年,盛天一的亲生父母一直再未出现。而他此刻最亲的人,只有盛奶奶。盛奶奶的名字叫盛美娟,就是一个善良而普通的农村老太太,但命运就是这么神奇,一个意外,将这两个原本没有丝毫关系的人的命运,深度绑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