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冬天最高级的时尚

时尚   时尚   2024-11-09 07:01   北京  






十一月的到来,
意味着寒冷的冬也不远了。
《史记》有言:
“夫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此天道之大经也。”
初冬时节,世间万物看似萧条,
实则默默蛰伏、暗藏生机,
以待来年的蓬勃新生。



在中国的传统里,

人也要顺应天时地序,

来安排衣、食、住、行。

冬藏,首先体现在衣着上,

唯有将身体“藏”好了,

才能养精蓄锐、静待春归。



01
藏,独属中国人的智慧
中国人的哲学,
尽在一个“藏”字。


不同于西方的开放张扬,
东方更多讲究的是含蓄内敛,
鬼谷子曾说:
“圣人之道,在隐于匿。”
收敛光芒、含蓄精神,
藏而不露,方能长久。


而这一“藏”字,
也从哲学思想延伸进了
中国人的文化和生活之中。


绘画中的“留白”,
三笔两画、虚实相生,
方寸间勾勒天地,
隐藏处充满无限想象。


书法里的“藏锋”,
用笔之势,隐而不露,
才能做到气韵生动,
给人自然流畅的感觉。


文学中的“藏境”,
诗文越含蓄,内涵越丰盈,
言有尽而意无穷,
留下回味想象的余地。

建筑里的“藏志”,
传统园林布局,因地制宜,
幽静精巧,藏而不露,
展现文人志士的审美情趣。


在衣着方面,
东方美更贯彻了“藏”字。
中国人的时尚是和周围相契合的,
融入环境,不过分张扬,
却能恰到好处地表现自己。


衣着里的“藏”,
就是打扮上的得体,
散发着一种淡淡的氛围,
让身边的人感到舒服。


一个“藏”字,
包罗了中国人的智慧,
一如琵琶的“弦凝声歇”,
无声处,韵味悠扬。


02

藏,本质上是一种舍

人活一世,喜欢的常常是

好看、精致的东西。

每年的双十一购物节,

我们总会因为优惠

入手许多不需要的东西。



可真正懂得“藏”的人,

反而不会过度消费,

他们将不必要的欲望“藏”起来,

明白总有一些时刻,

是不需要追求。



“藏”的本质,

其实是另一种“舍”。


藏起多余的渴求和欲望,

实际上就是在舍弃一些物欲,

即使是面对各种诱惑,

依旧能挑选出自己所需的。



舍弃对颜色、款式的执着,

拒绝纷繁复杂的装饰,

更专注衣物的质感和实用性,

追求衣着的舒适、

重视穿衣者的感受。



在合适的衣着中获取安全,

在不张扬的款式里舒展身心,

从内到外修炼出好的姿态,

重塑对自我身份的认知。



舍弃一些不合时宜的衣服。

女人对浪漫存在天生的感知,

即使已经不再年轻,

内心依旧渴望着少女感。



可随着身份的不断转变,

我们需要的是更成熟的着装,

少女感只能成为一缕点缀,

而非全部的样子。


每个阶段都有不一样的美,

我们舍弃的是不符合年龄的衣着,

舍弃不了的是由心底迸发出的

对美好生活的热爱。



舍弃华冠丽服、珠光宝气,

“藏”的智慧,

让人散发着淡雅、睿智的气质,

淡装素裹,从容不迫,

这就是东方之美。



03

藏,是收敛急躁、沉淀自我

处于互联网时代的我们,

很多信息都唾手可得,

导致我们总是急于求成,

常常不懂得“藏”之精妙。



藏,就是收敛急躁的心,

适当停顿、简单生活,

给自己多一点思考的时间。



对于时尚亦应如此,

收起急躁、放缓脚步,

多审视当下所谓的“时尚”,

思考过后或许会发现:

穿衣并没有定律,

时尚的,也不一定适合自己。



奥斯卡·德拉伦塔曾说:

“时尚是跟随潮流,

风格则是成为你自己。”

相比追逐看不懂的潮流,

不如穿出自己的风格,

做到真正的“人穿衣服”,

而非“衣服穿人”。



对于时尚,

我们可以欣赏和称赞,

但无需跟风、盲从。



我们要做的是沉淀自我,

善于发现自身的美,

用衣着加以展现,

逐渐塑造出自己的风格,

不因外界的流行轻易改变。



潮流总有无法追及的一天,

可风格源于你的内心,

是别人永远无法改变和夺走的。

而收起急躁的“藏”,

更有助于我们修炼出风格与气质。



04

藏,回归简单的生活

冬藏的“藏”,

是大自然运行的规律,

是中国文化的智慧与哲学,

同样也是时尚界的法则。



它并非躲藏,也不是懦弱,

而是蕴藏、舍弃与沉淀。

藏,让你更好地了解自己,

留下真正需要的东西,

回归到简简单单的生活,

藏起不必要的欲望,

让生活得以留白。



我们的人生之所以会焦虑,

大都是因为惦念太多:

求不得的、所失去的、他人有的……



“藏”,就是收起浮躁的心,

清理杂乱无章的想法,

于谦逊低调中顺其自然地生活。



欢迎评论区留言分享~
最近微信改版了,有读者说找不到我们的文章
大家记得设为星标,经常点赞/看哦~

你每点一个点赞在看
对我都是一个鼓励

美立时尚
美,需要智慧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