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3日
《赣南日报》三版整版刊发新闻
《革新变旧——来自赣粤边际定南县高质量发展的调查》
报道定南以新旧动能转换试验区建设为目标
深入实施创新发展战略
积极发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新闻链接:
http://szb.gnrbs.cn/html/2024-12/23/content_95764_18115455.htm
一起来阅读全文
革新变旧
——来自赣粤边际定南县高质量发展的调查
↑稀土新材料研究。
↓电子信息龙头企业。 ↓稀土新材料产业乘势回暖。 ↑工业园区不断扩容升级。 扫码看更多内容
新旧动能转换,就是培育新动能、改造旧动能。 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考察时指出,要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积极部署未来产业,努力构建体现江西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也是区域发展的基石。那么,在新旧动能转换的大潮中,我们该如何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这是摆在我市各县(市、区)面前的一道战略性“共同命题”。 作为“赣粤门户”的定南县,经过深入调研后提出,锚定工业倍增升级的主攻方向,以新旧动能转换试验区建设为目标,深入实施创新发展战略,积极发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今年前三季度,该县工业用电量增速列全市第二,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列全市第三,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速列全市第三。眼下的定南,工业体系日趋完善、数字经济兴盛、创新活力迸发…… 如何破解 “一矿独大”? 重构产业新体系 素有“江西南大门”之称的定南县,曾经依靠丰富的稀土、钨资源,形成“一矿独大”的产业格局。但随着资源储量下降和政策、市场环境变化,至2019年底全县GDP不到百亿元,规上工业总产值不到60亿元。产业基础薄弱是高质量发展的最大短板,且作为全县支柱产业的稀土产业一度粗放式发展,给生态环境保护带来巨大压力。 为破解“一矿独大”发展困境,定南县委、县政府提出,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积极顺应发展潮流,以产业为突破口,立足有色资源,一手抓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一手抓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围绕推进工业倍增升级,深入实施“工业强县”工程,着力打造稀土钨新材料产业,实现了“老树发新枝”“新树结硕果”。 建设稀土永磁材料及应用产业基地,积极引进稀土深加工企业,力争到2025年稀土产业规模突破50亿元。加快发展高分子复合材料及其应用产业。依托现代产业孵化园、铝车轮产业园建设,发展壮大生物医药、医疗器械、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等潜力产业。 同时,确立以电子信息为主的智能制造,聚焦智能消费设备、智能电声、新型电子材料及元器件等,加快培育核心企业,打造行业龙头企业,通过“建链、补链、强链”,完善产业全链条,推进集群化发展,力争到2025年电子信息企业达100家以上。 截至目前,定南有色金属及锂电新材料首位产业集聚度达64.75%。无中生有发展锂电新能源产业,龙凯科技获评工信部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企业,在磷酸铁锂电池回收利用细分领域市场占有率电池粉处理量全国第一。大华新材料稀土冶炼分离技术综合水平、齐飞新材料稀土废料回收技术全国领先。 向“新”发力,定南县重点发展以高端救援装备制造、功能性新材料、职教培训与服务为主的三大安全应急产业集群,建成了消防设施操作员职业技能鉴定站、消防安全管理员职业技能鉴定站、石化化工数字化管理产业人才基地、安全应急产业孵化基地、安全应急消防实训基地、安全应急产业技术研究院和消防应急设备检测鉴定中心的“两站三基地一院一中心”,成为全省首个综合性消防实训基地和安全应急产业技术研究院。 此外,该县还通过实施绿色矿山技改,深化与中国稀土集团、国家稀土功能材料创新中心的战略合作,推动稀土新材料产业创新发展。截至目前,该县拥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家,省级专业化小巨人企业3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6家,其中有色金属和新材料、电子信息企业18家;省级管理创新示范企业1家;省级“赣出精品”企业2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5家,其中定南县资源开发与综合利用(稀土钨)产业集群入选江西省特色中小企业产业集群。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的不断增加,是定南县工业“多树开花结果”的一个重要标志。2011年,定南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仅有24家,而到了2024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在库企业已达100家,彻底扭转了“一矿独大”、产业结构单一的局面,还为定南县工业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如何走向“数转智改”? 培育产业新优势 近日,赣州明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全自动生产设备正在高速运转,多条生产线马力全开。该公司基于工业物联网+云技术和5G专网应用技术,采用智能工厂集成应用云平台整体规划设计,实现研发、工艺、生产的综合管理,生产成本降低5%,生产效率提高10%以上。 明高科技是定南县近年来扎实推进“数转智改”的生动实践。将“数转智改”作为新型工业化的重要突破口,既是大势所趋,也是定南所需。为此,该县紧紧围绕创建新旧动能转换试验区建设目标,以科技创新为主导培育新质生产力,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不断夯实数转“底座”。该县累计建设5G基站560个,园区企业实现5G信号深度覆盖。打造数字经济产业园这一“互联网+数字”产业综合体,在全市率先创建中小企业数字化服务平台,建成全市唯一一个稀土产业链数字平台。争取1亿元国债资金用于设备更新数字化改造。今年以来,该县工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73.4%,高于全市整体增速48个百分点。 ——逐级推进数转智改。该县坚持以诊断促改造、以示范促提升,完成入企诊断67家、诊断率达103.07%,启动数字化改造40家、达两年目标的80%。培育省级两化融合示范企业3家,其中,明高科技应用5G工厂技术实现智能化生产,赣悦新材料获评省级智能制造标杆,大华新材料建成智慧工厂。 ——持续扩大数转效能。该县大力发展电子信息、安全应急等新兴产业、绿色产业,引进景伟电子等相关企业19家,今年以来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提高至11.57亿元、占比达54.77%,数字经济核心企业营收突破19亿元、同比增长64.12%。定南工业园成功入选江西第二批碳达峰试点园区,县域生态环境监测质量与评价结果全省第一。 智能化的渗透,让定南制造业迸发出蓬勃的活力。截至目前,该县引导龙凯科技、杰豪电路等20多家企业实施智能化技术改造;为齐飞新材料、明高科技争取省级中小企业专项奖补资金和市级工业技改升级项目奖补资金共计1200余万元;新增龙邦科技省级技术创新中心;今年全县新增上云企业532家,其中规上工业企业实现上云全覆盖。 以“数”赋能、乘“数”而上,加速打造数字经济“新高地”、高质量发展“新引擎”。下一步,定南将聚焦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通过设备更新、技改升级等方式,打造一批转型标杆、典型应用场景,确保两年内高质量完成数字化改造50家以上,全力培育赣悦新材料、龙凯科技、齐飞新材料等“数智工厂”,打造明高科技、大华新材料等小灯塔企业,切实让企业“转”有思路、“学”有示范。 同时,按照“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思维,依托电子信息、新材料等产业基础,主动对接数字大湾区,引进一批数字新项目,融入打造赣深数字经济走廊,力争数字产业集群营收增长20%以上,全力打造百亿数字经济产业集群,以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推动新型工业化取得更大实效。 如何激活“创新引擎”? 创优发展新环境 近日,走进江西共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年产10万吨无定形炭裂解示范线项目建设现场,只见施工人员正紧张有序地为尽快投产做最后的冲刺。 “之所以选择落户于此,除了定南具有交通区位优势,以及用工成本优势外,真正吸引我们的是定南县的营商环境。”江西共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春勇告诉记者,定南县政府通过安排专人对接、跟踪提醒、督办协办等系列帮扶措施,帮助企业早日建成投产。该项目建成后,预计可实现年销售收入12亿元,纳税6600万元。 锚定一流营商环境目标,定南聚焦“大湾区能做的,我们也要能做到”要求,创新改革攻坚,优化惠企举措,全面打响干就赣好“定e办”营商环境品牌,先后获评全省全面深化改革先进单位,营商环境评价位居全省第一档次。 转变政府职能是优化营商环境的关键。该县深化工程建设项目“一站式集成”审批改革。通过“容缺审批+承诺制”办理模式及前置方案模拟审查深化流程再造,推动建筑设计方案介入、服务、审查“三提前”,土地摘牌、方案公示“两并行”,并依靠数字赋能集成服务,实现一窗受理、一窗发证,加速项目落地。 创新推出政务服务“全县通办”新模式。梳理县、镇两级高频事项27项,实现企业和群众跨层级全流程无障碍联办;推出“AI+智慧审批”主题服务,上线“秒批秒报”“无感通办”服务事项5项;与韶关、梅州、惠州、龙岩、东莞等地达成跨省通办协议,60多条事项上线赣服通跨域通办专区。 良好的营商环境,激活市场“一池春水”。近年来,该县新增市场主体2374户。 同时,定南县还从各方面加大对企业的支持力度,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出台了拼经济拼发展“23条”、减负纾困“18条”等一揽子激励措施,落实助企纾困资金12.93亿元,发放贷款64.61亿元。用好用活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文明实践+普惠金融”等金融政策,积极开展政银企融资对接活动,打通企业融资新路径。 采取包容审慎的监管方式,在首次违法行为、轻微违法行为不予处罚清单基础上,梳理建立轻微违法行为依法免予行政处罚清单、减轻处罚清单、从轻处罚清单、免予行政强制措施清单“四项清单”。强化“互联网+监管”,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和“企业安静生产期”制度,最大限度减少执法扰企现象。开辟涉企案件“立、审、执”绿色通道,优化提升诉讼服务,推进智慧法院模式,推动涉企纠纷高效办理。 深化园区改革创新,将园区调区扩区至2万亩,推动各类优质资源要素向园区集聚。实施创客专项计划,加强创业孵化基地、众创空间、双创示范基地等建设,打造双创平台。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力争到2025年,全县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90家,力争年内新增市级以上创新平台2个,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申报数达到3.6亿元。 道路虽远,行则将至。定南县通过一场场革新变旧,不仅铺就了一条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子,更为新旧动能加速转换注入了更为强大的力量。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赣南日报》原文报道
往期回顾
/热点
/关注
来源:赣南日报
记者:陈洪明、吕微、张睿
版式:黄宇彤 编辑:张睿
审核:李丽珍 监制:叶兴华、吴涛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许可转载标注来源,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12月23日
《赣南日报》三版整版刊发新闻
《革新变旧——来自赣粤边际定南县高质量发展的调查》
报道定南以新旧动能转换试验区建设为目标
深入实施创新发展战略
积极发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新闻链接:
http://szb.gnrbs.cn/html/2024-12/23/content_95764_18115455.htm
一起来阅读全文
革新变旧
——来自赣粤边际定南县高质量发展的调查
↑稀土新材料研究。
↓电子信息龙头企业。 ↓稀土新材料产业乘势回暖。 ↑工业园区不断扩容升级。 扫码看更多内容
新旧动能转换,就是培育新动能、改造旧动能。 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考察时指出,要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积极部署未来产业,努力构建体现江西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也是区域发展的基石。那么,在新旧动能转换的大潮中,我们该如何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这是摆在我市各县(市、区)面前的一道战略性“共同命题”。 作为“赣粤门户”的定南县,经过深入调研后提出,锚定工业倍增升级的主攻方向,以新旧动能转换试验区建设为目标,深入实施创新发展战略,积极发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今年前三季度,该县工业用电量增速列全市第二,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列全市第三,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速列全市第三。眼下的定南,工业体系日趋完善、数字经济兴盛、创新活力迸发…… 如何破解 “一矿独大”? 重构产业新体系 素有“江西南大门”之称的定南县,曾经依靠丰富的稀土、钨资源,形成“一矿独大”的产业格局。但随着资源储量下降和政策、市场环境变化,至2019年底全县GDP不到百亿元,规上工业总产值不到60亿元。产业基础薄弱是高质量发展的最大短板,且作为全县支柱产业的稀土产业一度粗放式发展,给生态环境保护带来巨大压力。 为破解“一矿独大”发展困境,定南县委、县政府提出,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积极顺应发展潮流,以产业为突破口,立足有色资源,一手抓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一手抓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围绕推进工业倍增升级,深入实施“工业强县”工程,着力打造稀土钨新材料产业,实现了“老树发新枝”“新树结硕果”。 建设稀土永磁材料及应用产业基地,积极引进稀土深加工企业,力争到2025年稀土产业规模突破50亿元。加快发展高分子复合材料及其应用产业。依托现代产业孵化园、铝车轮产业园建设,发展壮大生物医药、医疗器械、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等潜力产业。 同时,确立以电子信息为主的智能制造,聚焦智能消费设备、智能电声、新型电子材料及元器件等,加快培育核心企业,打造行业龙头企业,通过“建链、补链、强链”,完善产业全链条,推进集群化发展,力争到2025年电子信息企业达100家以上。 截至目前,定南有色金属及锂电新材料首位产业集聚度达64.75%。无中生有发展锂电新能源产业,龙凯科技获评工信部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企业,在磷酸铁锂电池回收利用细分领域市场占有率电池粉处理量全国第一。大华新材料稀土冶炼分离技术综合水平、齐飞新材料稀土废料回收技术全国领先。 向“新”发力,定南县重点发展以高端救援装备制造、功能性新材料、职教培训与服务为主的三大安全应急产业集群,建成了消防设施操作员职业技能鉴定站、消防安全管理员职业技能鉴定站、石化化工数字化管理产业人才基地、安全应急产业孵化基地、安全应急消防实训基地、安全应急产业技术研究院和消防应急设备检测鉴定中心的“两站三基地一院一中心”,成为全省首个综合性消防实训基地和安全应急产业技术研究院。 此外,该县还通过实施绿色矿山技改,深化与中国稀土集团、国家稀土功能材料创新中心的战略合作,推动稀土新材料产业创新发展。截至目前,该县拥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家,省级专业化小巨人企业3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6家,其中有色金属和新材料、电子信息企业18家;省级管理创新示范企业1家;省级“赣出精品”企业2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5家,其中定南县资源开发与综合利用(稀土钨)产业集群入选江西省特色中小企业产业集群。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的不断增加,是定南县工业“多树开花结果”的一个重要标志。2011年,定南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仅有24家,而到了2024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在库企业已达100家,彻底扭转了“一矿独大”、产业结构单一的局面,还为定南县工业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如何走向“数转智改”? 培育产业新优势 近日,赣州明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全自动生产设备正在高速运转,多条生产线马力全开。该公司基于工业物联网+云技术和5G专网应用技术,采用智能工厂集成应用云平台整体规划设计,实现研发、工艺、生产的综合管理,生产成本降低5%,生产效率提高10%以上。 明高科技是定南县近年来扎实推进“数转智改”的生动实践。将“数转智改”作为新型工业化的重要突破口,既是大势所趋,也是定南所需。为此,该县紧紧围绕创建新旧动能转换试验区建设目标,以科技创新为主导培育新质生产力,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不断夯实数转“底座”。该县累计建设5G基站560个,园区企业实现5G信号深度覆盖。打造数字经济产业园这一“互联网+数字”产业综合体,在全市率先创建中小企业数字化服务平台,建成全市唯一一个稀土产业链数字平台。争取1亿元国债资金用于设备更新数字化改造。今年以来,该县工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73.4%,高于全市整体增速48个百分点。 ——逐级推进数转智改。该县坚持以诊断促改造、以示范促提升,完成入企诊断67家、诊断率达103.07%,启动数字化改造40家、达两年目标的80%。培育省级两化融合示范企业3家,其中,明高科技应用5G工厂技术实现智能化生产,赣悦新材料获评省级智能制造标杆,大华新材料建成智慧工厂。 ——持续扩大数转效能。该县大力发展电子信息、安全应急等新兴产业、绿色产业,引进景伟电子等相关企业19家,今年以来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提高至11.57亿元、占比达54.77%,数字经济核心企业营收突破19亿元、同比增长64.12%。定南工业园成功入选江西第二批碳达峰试点园区,县域生态环境监测质量与评价结果全省第一。 智能化的渗透,让定南制造业迸发出蓬勃的活力。截至目前,该县引导龙凯科技、杰豪电路等20多家企业实施智能化技术改造;为齐飞新材料、明高科技争取省级中小企业专项奖补资金和市级工业技改升级项目奖补资金共计1200余万元;新增龙邦科技省级技术创新中心;今年全县新增上云企业532家,其中规上工业企业实现上云全覆盖。 以“数”赋能、乘“数”而上,加速打造数字经济“新高地”、高质量发展“新引擎”。下一步,定南将聚焦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通过设备更新、技改升级等方式,打造一批转型标杆、典型应用场景,确保两年内高质量完成数字化改造50家以上,全力培育赣悦新材料、龙凯科技、齐飞新材料等“数智工厂”,打造明高科技、大华新材料等小灯塔企业,切实让企业“转”有思路、“学”有示范。 同时,按照“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思维,依托电子信息、新材料等产业基础,主动对接数字大湾区,引进一批数字新项目,融入打造赣深数字经济走廊,力争数字产业集群营收增长20%以上,全力打造百亿数字经济产业集群,以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推动新型工业化取得更大实效。 如何激活“创新引擎”? 创优发展新环境 近日,走进江西共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年产10万吨无定形炭裂解示范线项目建设现场,只见施工人员正紧张有序地为尽快投产做最后的冲刺。 “之所以选择落户于此,除了定南具有交通区位优势,以及用工成本优势外,真正吸引我们的是定南县的营商环境。”江西共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春勇告诉记者,定南县政府通过安排专人对接、跟踪提醒、督办协办等系列帮扶措施,帮助企业早日建成投产。该项目建成后,预计可实现年销售收入12亿元,纳税6600万元。 锚定一流营商环境目标,定南聚焦“大湾区能做的,我们也要能做到”要求,创新改革攻坚,优化惠企举措,全面打响干就赣好“定e办”营商环境品牌,先后获评全省全面深化改革先进单位,营商环境评价位居全省第一档次。 转变政府职能是优化营商环境的关键。该县深化工程建设项目“一站式集成”审批改革。通过“容缺审批+承诺制”办理模式及前置方案模拟审查深化流程再造,推动建筑设计方案介入、服务、审查“三提前”,土地摘牌、方案公示“两并行”,并依靠数字赋能集成服务,实现一窗受理、一窗发证,加速项目落地。 创新推出政务服务“全县通办”新模式。梳理县、镇两级高频事项27项,实现企业和群众跨层级全流程无障碍联办;推出“AI+智慧审批”主题服务,上线“秒批秒报”“无感通办”服务事项5项;与韶关、梅州、惠州、龙岩、东莞等地达成跨省通办协议,60多条事项上线赣服通跨域通办专区。 良好的营商环境,激活市场“一池春水”。近年来,该县新增市场主体2374户。 同时,定南县还从各方面加大对企业的支持力度,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出台了拼经济拼发展“23条”、减负纾困“18条”等一揽子激励措施,落实助企纾困资金12.93亿元,发放贷款64.61亿元。用好用活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文明实践+普惠金融”等金融政策,积极开展政银企融资对接活动,打通企业融资新路径。 采取包容审慎的监管方式,在首次违法行为、轻微违法行为不予处罚清单基础上,梳理建立轻微违法行为依法免予行政处罚清单、减轻处罚清单、从轻处罚清单、免予行政强制措施清单“四项清单”。强化“互联网+监管”,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和“企业安静生产期”制度,最大限度减少执法扰企现象。开辟涉企案件“立、审、执”绿色通道,优化提升诉讼服务,推进智慧法院模式,推动涉企纠纷高效办理。 深化园区改革创新,将园区调区扩区至2万亩,推动各类优质资源要素向园区集聚。实施创客专项计划,加强创业孵化基地、众创空间、双创示范基地等建设,打造双创平台。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力争到2025年,全县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90家,力争年内新增市级以上创新平台2个,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申报数达到3.6亿元。 道路虽远,行则将至。定南县通过一场场革新变旧,不仅铺就了一条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子,更为新旧动能加速转换注入了更为强大的力量。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赣南日报》原文报道
12月23日
《赣南日报》三版整版刊发新闻
《革新变旧——来自赣粤边际定南县高质量发展的调查》
报道定南以新旧动能转换试验区建设为目标
深入实施创新发展战略
积极发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新闻链接:
http://szb.gnrbs.cn/html/2024-12/23/content_95764_18115455.htm
一起来阅读全文
革新变旧 |
——来自赣粤边际定南县高质量发展的调查 |
↑稀土新材料研究。
往期回顾
/热点
/关注
来源:赣南日报
记者:陈洪明、吕微、张睿
编辑:张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