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的列车,已来。
每次出现网民的狂欢,投行君总喜欢做不太受很多网民喜欢的事儿,用冷思考,表达和很多大众认知相反的观点。比如,在2024年10月初,所有的财经大V、股民还在认为那是资本盛宴,投行君却抛出了冷水,写了一篇《
历史总是不断重演!》,招致了一片骂声。。。
历史总是不断重演!(点击即可阅读)
最近,人工智能领域风起云涌,一家名为DeepSeek的中国公司异军突起,以其强大的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和深度学习算法,在资本市场掀起阵阵波澜。巨额融资、估值飙升、技术突破……DeepSeek似乎一夜之间成为了AI赛道的明星,也引发了业界对人工智能未来发展的无限遐想。
然而,在这场资本的盛宴中,我们更需要保持一份冷静,对DeepSeek现象进行深度思考。
首先,DeepSeek的成功并非偶然,而是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蓬勃发展的缩影。近年来,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持续发力,从政策扶持到人才培养,从技术研发到应用落地,都取得了显著成效。DeepSeek正是抓住了这波浪潮,凭借自身技术优势和市场洞察,迅速崛起。
其次,DeepSeek的技术突破值得肯定,但也要看到其局限性。** 自然语言处理是人工智能领域最具挑战性的方向之一,DeepSeek在该领域取得的成果令人瞩目。然而,人工智能的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DeepSeek的技术也并非完美无缺,例如在逻辑推理、情感理解等方面还存在不足。**第三,资本的追捧是一把双刃剑,既能为企业发展提供动力,也可能带来泡沫和风险。** DeepSeek的估值飙升反映了市场对人工智能未来的乐观预期,但也需要警惕过度炒作带来的风险。企业应该将更多精力投入到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上,而非一味追求估值和融资。
最后,人工智能的发展最终要服务于人类社会,DeepSeek也应该肩负起更大的社会责任。
DeepSeek的运营商在追求商业利益的同时应该关注人工智能带来的伦理和社会问题,例如数据安全、算法偏见等,并积极参与到相关规范和标准的制定中。
DeepSeek的崛起是人工智能时代的一个缩影,既令人振奋,也引发深思。
我们应该以客观理性的态度看待DeepSeek现象,既要看到其技术突破和商业价值,也要警惕潜在的风险和挑战。需要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人工智能才能更好的为人类服务。
DeepSeek 只是为人类工作生活的工具之一,不必过度依赖。
有个问题值得当下网民的警惕。
人工内容已跟不上AI训练胃口,当下,许多大模型已用AI训练AI。
然而,深度学习之父辛顿称,如果AI的训练数据是垃圾,那么它输出的也将是垃圾。
有论文显示,早在2023年,GPT-4任务表现急速下滑,500道高数题目,3月份答对488个,6月只对12个。
我们以为AI带来的未来,崭新高效,虽然有失业冲击,但世界进化。
然而,或许还有一种可能,
一切没有变好,我们面临的是信息差的幻觉,只是被加工过的垃圾信息围城。未来,我们更会生活在信息茧房之中。
但愿,我的担忧只是杞人忧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