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背篓,一辆摩托车,他上山时替村民采购用品,下山时帮村民免费捎带山货;一个工具包,一双绝缘鞋,他爬山巡线、精心运维;一个账本,一部电话,他把乡情记在本上、放在心头……
今年55岁的邢海明,是灵寿县供电公司寨头供电所南营服务站台区经理。数十年如一日,他骑着摩托车,在山区跋涉超10万公里,用坏了15个背篓,用一片赤诚之心温暖着山区群众。
在石家庄,像邢海明这样的人有很多。这样的凡人善举已经成了这座城市的温暖底色。
自“双争”活动开展以来,石家庄市坚持把“我是文明市民、要为城市争光,我是燕赵儿女、要为河北争气”活动作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重要抓手,重点围绕强化榜样引领、倡导志愿服务、推行移风易俗等,广泛开展弘扬文明新风活动,统筹推进文明创建、文明实践、文明培育,让“城市是我家,我爱石家庄”的理念深入人心,为打造让本地人自豪、外地人向往的魅力之城凝聚精神力量。
强化榜样引领,培塑道德风尚
10月25日,“双争”有我——石家庄市“中国好人”先进事迹宣讲活动现场,护林员戎喜民、施树芳夫妇的感人事迹赢得阵阵掌声。
驼梁自然保护区云顶片区地处晋冀两省四县交界处,海拔2000多米。2009年,戎喜民和妻子施树芳自带生活用品登上云顶草原,默默坚守“驼峰”15载,将青春汗水洒在了森林防火、守护绿色事业一线。“这里就是我的家。只要身体允许,我和妻子会一直坚守下去。”戎喜民说。
“中国好人”是可亲可敬、可信可学的道德标杆。
在“双争”活动中,石家庄市重视发挥“中国好人”等先进典型引领作用,大力开展文明市民、身边好人、道德模范等一系列典型培育,让好人效应持续发酵,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中培塑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
近两年来,全市深入开展石家庄市文明市民、身边好人选树活动,其中8人当选“中国好人”,23人当选“河北好人”;选树石家庄市道德模范20人,3人被评为河北省道德模范;推出市级“新时代好少年”45名,其中10人荣获河北省“新时代好少年”,2人入选全国“新时代好少年”。
扶贫兄弟刘博、李玉法扎根平山县卷掌村,以旅游开发为龙头、特色种植为支撑,把贫困村打造成了网红村;好嫂子王贵书,50多年如一日悉心照料残疾小叔,用柔弱的肩膀扛起家庭重担……这些先进典型来自各行各业,他们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石家庄增光添彩。
为教育引领广大市民争光争气,培塑文明新风尚,石家庄市今年开展了“双争”有我主题实践成果展示、“‘双争’有我 爱我中华”2024年石家庄市文明实践“五个一”、365百姓故事汇等系列活动,让不同行业、不同群体学有榜样、行有示范,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落地生根。
倡导志愿服务,传递文明力量
11月4日上午,石家庄市长安区“便民帮帮团”文明实践进社区活动走进胜北街道义堂社区。
“主动参与到志愿服务活动中,我感受到了志愿服务带给人的力量。”理发师吴增群带着他的团队来得最早,他们细心地给社区的老人们剪发。老人们一边享受着免费理发服务,一边聊起了家常,现场充满了欢声笑语。
法律咨询区同样热闹。不少老人前来咨询遗产继承、房屋买卖等法律问题。河北天捷律师事务所律师张志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他们解答疑惑,赢得老人们一致称赞。
今年,长安区“便民帮帮团”的志愿者定期走进不同社区,送去义务理发、义诊、法律咨询等便民服务,把文明之水浇灌在百姓心间。
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志愿者就出现在哪里。
近年来,石家庄依托全市23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265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和4828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常态化开展理论宣讲、清洁家园、文明引导等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特别是在“双争”活动中,该市专门制定了《2024年“我为群众办实事”文明实践重点项目实施方案》,指导各县(市、区)按照“一中心一亮点、一所一特色、一站一品牌”标准,从群众所思、所想、所盼的具体事情入手,打造县乡村三级各具特色的文明实践项目。截至目前,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已谋划实施重点项目28个。
“贝+美好”新时代文明实践点是石家庄设立的首批市级外卖服务类新时代文明实践点。聚焦外卖骑手需求,石家庄联合贝壳公益组织力量,依托贝壳找房石家庄门店,设立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常态化为外卖配送员提供饮水休息、充电上网等8项标准化服务。截至目前,全市已设立507个“贝+美好”新时代文明实践点,累计服务人数达3万余人次。
井陉县积极搭建文明实践平台,通过精准问需,整合乡村各类阵地资源,建成了55个功能定位精准、位于村居主街道的新时代文明实践驿站,打造了爱心洗衣驿站、书画墨香驿站、文韵润心驿站、爱心理发驿站、故事讲堂驿站等文明实践阵地,形成了爱心洗衣日日有、文化传习周周练、故事讲堂月月讲的文明实践模式。
如今,石家庄越来越多的志愿服务活动正在融入日常、化作经常,持续汇聚起向上、向善、向美的精神力量,让文明的火种点亮了城市之光。
推行移风易俗,提升文明素养
“我们不要彩礼,要幸福。”前不久,灵寿县慈峪镇慈峪村举办了一场简朴而又喜庆的“新风婚礼”,武广卫、苏景颜两位新人成为村里倡导零元彩礼的践行者。
“我们俩都生长在农村,双方父母都是农民,他们把我们拉扯大已经很不容易,现在我们长大成人,不想再给家里增添负担。”苏景颜说,往后的好日子,他们小两口要靠自己的双手去创造。
“新风婚礼”是灵寿县推行移风易俗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新风婚礼”文明实践活动中,灵寿县委宣传部积极整合资源,联合社工、教育、卫健、团委、妇联等部门出台孕检、就医、幼儿入学等多方面的优惠政策,并动员爱心企业提供婚庆特惠服务,着力营造“‘双争’有我、移风易俗”的浓厚氛围。
“移风易俗贵在久久为功、常抓不懈。”灵寿县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他们在全县范围内组织开展了“新风婚礼”“灵寿好当家”等评选活动,建立了“新风大食堂”县乡示范点,推出了红白事“新风套餐”,做到了红白事有场所、有标准、有人管,让移风易俗“走新”更“走心”。
和灵寿县一样,石家庄很多县(市、区)都结合当地实际,推出了红白事新办简办的“新招”。
在深泽县大贾庄村,村“两委”明确规定红白事操办标准和流程,成立红白理事会、设立“红黑榜”,村里婚礼平均花费降低30%。正定县平安村建起500平方米的“新风大食堂”,明确就餐标准,办一次酒席可为村民节省一到两万元。藁城区梅花镇设立婚事简办奖励机制,对响应号召简办婚礼的新人进行奖励,调动了村民参与移风易俗的积极性。
一条条新举措落地,一个个鲜活的事例,是移风易俗工作在基层开花结果的见证。当前,坚决抵制铺张浪费、高额彩礼、厚葬薄养、大操大办等陈规陋习,大力倡导文明节约、健康新风的理念正潜移默化融入百姓心里,淳朴清朗、向上向善的文明新风激荡在石家庄大地。(记者 董昌)
来源:河北日报
编辑:孔飞 陈博
编审:杨涛 安娜 魏安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