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争”榜样 | 崔连海:“河北大哥”从蒲城路过

政务   2024-11-15 11:35   河北  



开栏语


“我是文明市民、要为城市争光,我是燕赵儿女、要为河北争气”。以各地常态选树的文明市民和道德模范、最美人物、身边好人、优秀志愿者等先进典型为基础,河北省文明办、河北省文联组织文学艺术家深入采访进行优秀文艺作品创作。将持续推出《“双争”榜样》专栏,敬请关注。
《“双争”榜样》栏目,旨在更好发挥先进典型引领作用,进一步推动“双争”活动不断走深走实,引领全省广大干部群众争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者、文明风尚维护者、美好生活创造者,以典型榜样引领社会文明新风尚。


“双争”榜样 —— 崔连海


崔连海,男,1971年1月生,河间市黎民居乡黎民居村村民。今年1月,崔连海到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出差时,发现一名3岁男童不慎从6楼坠落。他反应迅速,徒手接住男童。崔连海徒手救人的善举,接连被新华社、央视新闻、人民日报、人民网等媒体报道,并冲上各平台热搜。荣获“蒲城县见义勇为先进个人”“河间好人·文明市民”等荣誉称号。



“河北大哥”从蒲城路过


彭 玲



诸位看官,走过路过,且听评书一段:
福建蒲城,走来了河北大侠崔连海。
崔连海抬头一看,是大吃一惊!
他那眼睛刷就一闪亮,这亮光,不练个十年八年的,到不了这种程度。
他往前一蹿身子,突然间,旁边开过来一辆面包车。
他往旁边一闪,就这一闪,就差了一秒半……
从空中落下来的钢条,纷纷坠落在他周围。
这崔连海啊,是提底气叫中气斗太和元气,气贯双臂,双手猛地往上一举……
我把这段评书放给崔连海听,崔连海笑声爽朗,“您可别听说评书的夸我,我也没练过功。”

讨生活的“河北大哥”

崔连海,小名玉良,53岁,寸头,粗眉毛,国字脸,肤色黑红,中等身材,下身牛仔裤,上身夹克。他走在大街上,是人流中再普通不过的一个,不会惹人多看一眼。
他的家在河间市黎民居乡黎民居村,初中毕业开始种地,过起一个汗珠摔八瓣的生活。结婚后,为养家糊口,四处打工。后来,辗转来到廊坊市穿越保温工程公司上班。
崔连海念书少,但父母传承给他最朴素的做人道理。父亲是个热心肠,谁家有红白喜事,都会全力帮忙,以此也赢得了村民的尊敬。
崔连海的母亲已经90岁,是个开朗慈祥的老太太,老伴儿去世后,她跟着三个儿子过活。崔连海最小,虽然是五旬出头,在母亲眼里他还是个孩子。每次回家,母亲都会叮嘱,多做好事,做善事,出门在外,别惹是非。
四间平房,砖铺小院,就是崔连海依恋的家。崔连海是家里的经济支柱,一家老小和田地,就交给了媳妇。膝下二女一儿,大女儿已经结婚,二女儿14岁,小儿子11岁。上苍给了他三个孩子,也给了他沉甸甸的担子。挣钱养家,就是他工作的动力。
公司近两年在福建开拓了业务,在福州设立了项目部,主做非开挖管道工程。崔连海作为项目部的一员,负责南平、蒲城、建瓯、武夷山四地的工程。
作为乙方现场代表,他要和甲方进行对接协调,解决施工中一些问题。
长年驻外,公司在南平为他租了房子,简单的一室一厅,进门是厅也是厨房。长期吃米饭,胃口不适,他买了个小电锅,平时自己煮点面条,再奢侈些就买点面饼、小菜。
他是个奔波在路上的人。每天开着车,哪里有项目就去哪里。
他身上集聚着中国农民的仁厚朴实,也心怀着打工人的奔波劳苦、任劳任怨。
做工程,是个风霜活,五冬六夏得受着。
问他苦吗,他不说苦,他说“没办法”;问他想家吗,他不说想家,他说“没办法”;问他工资多少,他不说少,他说“公司不容易”。
在遥远的异乡,在长期的打工生活里,他学会了隐忍一切,平和微笑,低头谋生。
2024年1月19日,星期五,农历腊月初九。
他早早起床,今天,他要和甲方监理曹工一起,到蒲城县进行工程测量。

那是一条人命啊

蒲城是中国丹桂之乡,位于福建省最北端,闽浙赣三省交界处,福建的“北大门”,距离南平市大约100公里。
虽然人口不过30万,但是对于“路过”的崔连海来说,是山一程水一程的陌生。
上午9点多,在曹工的带领下,他们来到一处街道,把车停在路边门市旁,开始沿马路量尺子。
路边的御景华府小区,临街楼三层以下均是门店,因为是门店,挑高比住宅要高不少。三层以上为住宅,整体后缩米余,三层和四层有平台相隔,四层外面就形成了一圈平台连廊。
再往上看,各户住宅都有一式的封闭阳台,此外,每家还有一个放空调外机的小平台。这个小平台都是露天的,推卧室窗就可以来到高悬的小平台上。
两个人量完尺子,开始往车边走。
忽然,一阵孩童的哭声传来,两人闻声望去,不禁大吃一惊。
一个孩子扒在三层和四层相接的平台檐上,双脚乱蹬,哭喊不停。
隔着二三十米的距离,情急之下,崔连海喊:“不要动!抓紧了!千万别松手……”
他和曹工一边向马路对面疾跑,一边掏出手机报警。
崔连海选择第一时间报警,是因为那一刹他意识到,自己不懂专业救援,不知道如何把孩子从楼檐外弄下来。
电话打通了,崔连海一边快速说着情况,一边疾步向门市靠近。
忽然,路上驶过来一辆面包车,他紧急一闪,好险,堪堪避过。
这时,他已经站在门市下,民警问他是什么地方,他却一时答不上来。
已经不容他询问路人或细想,孩子逐渐体力不支,从三楼坠落下来。
啪的一声,掉到门市广告牌顶子上。
这是某润滑油门店,广告招牌很大,用彩钢搭成了厦子,既能遮荫,也能挡雨,顶上用彩钢板铺平,距地面大约有两层楼高。
孩子砸到彩钢板上,一些钢条子开始断裂掉落,噼噼啪啪落到崔连海身边。
那一刻,崔连海站在底下,报警电话还没打完,钢条子已经刮着他的身子落下。
崔连海没有躲,也不敢躲,说时迟,那时快,他本能地举起双臂,端端正正,一下子接住了从棚顶坠落的孩子。
他是知道高空坠物危险的,也胆虚着不知能不能接住,但是那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一个孩子掉下来了,那是一条命,他得接。
万幸的是,他接住了。

事了拂衣去

不久,一个五十多岁的妇女跑了过来,一下子瘫坐在地上。众人围了过来,有查看孩子情况的,有问询发生什么事情的。
万幸的是,孩子清醒,身上虽然割破,但是并没受重伤。
派出所民警和120已赶来,崔连海离开众人,在门店里要了几张餐巾纸,擦了擦身上的血迹——他的手上、衣服上,都沾上了血。
崔连海平静地把曹工送到了单位,又敲定了一些工程问题,然后,平静地驱车回到南平。
这个路过蒲城“接住一个孩子”的事件,仿佛并未发生过。
他唯一想到的,是赶紧把夹克服洗了,明天他还要穿呢。
第二天上午,他忽然接到了陌生的电话。
对方说是蒲城县公安局的,他一愣。
“你是崔连海吗?你是不是昨天在蒲城救了一个小孩啊?是你不是你?”
“是我。有什么事吗?”
“终于找到你了。你的电话我们也是从报警中心查到的,请你来蒲城一趟,我们要对你的见义勇为进行表彰。”
原来,事情发生后,人们寻找那个“接住孩子”的男子,却早不见了他的踪影。
悄然离去的“谜之大哥”,成了人们心目中的“谜之英雄”。公安部门查询报警电话,又调取了沿街录像,才最终“锁定”好心人。
“谁碰到这种事,都会这么做的。这么件小事,就不用表彰了。”崔连海从没想过,他的“一接”还有后续,他更没想过要荣誉,要表扬,要感激,于是本能拒绝。
但是热情的蒲城人民,已经为他预备好了鲜花和掌声。
1月21日下午3点,蒲城召开见义勇为表彰会,表彰崔连海见义勇为的行为,为他颁发了荣誉证书和奖金。
这时候他才知道,那个家庭,也像他一样,有二女一儿,小儿子3岁,是不慎从6楼坠落下来的。令他欣慰的是,孩子经过治疗,已无大碍。
孩子的父亲也来到了会场,给了崔连海一个大大的拥抱,他说:“如果那天不是你的出现,不是你那温暖的一抱,事情的后果是不可想象的。”
“我正好在那儿,谁碰到,都会这么做的。”崔连海憨厚地回答。

给你点个大大的赞

崔连海不知道,他的事经当地媒体报道后,新华社、央视、人民日报等几十家媒体相继报道,“河北大哥”一夜间冲上了热搜。他的事迹还被评书演员编成了评书,在网络上传播。
年关将近,他给家人打电话,才轻描淡写地说,“我在蒲城,接了一个孩子。”
妻子听后,着急地问,接住了吗?孩子怎么样了?
他说,接住了。孩子没事了。
妻子长吁一口气,幸亏接住了。
他能听出妻子话语里的庆幸、感慨,甚至更多的情绪。如果接不住呢?他也有点不敢想。
“当时什么也没想,那种情况,也来不及想什么。那是一条命,说什么,咱也得接啊。”崔连海说。
儿子知道了他的事,深以他为豪,在电话里说,爸爸,我要给你点一个大大的赞。
2月2日,腊月廿三,北方小年。他一路倒车,风尘仆仆回到河间老家。
村人们已经知道了他的事,见面就说,玉良,你成英雄啦。
他憨厚地笑,对这种称赞极不习惯。
到家半小时后,河间市委宣传部等有关人员,也前来看望他,给他带来了慰问金,并颁发他“河间好人·文明市民”荣誉证书。
南平市、家乡、公司,来自周围的温暖,让他这个年过得格外香甜。
大平原浩荡的风,闽北连绵的山,蒲城细密的雨,因为他的义举,在千里之外,在山水之间,流动着善意双向奔赴的暖。

被人心定格的那个瞬间

四九寒天,风依然像往年一样凛冽。
那个默默承受生活重担,努力前行的“河北大哥”,在不假思索的“一举”后,让许多人感受到了春风的和煦。
崔连海,不过是万千普通人中的一个。
当他拿着数千元的工资,长年奔波在异乡路,每天啃着烧饼慰藉乡思,或用忙碌缓解一灯一筷的孤寂,他没有抱怨,没有冷漠,没有凉薄,没有苟且,而是在社会最需要他的一刹那,本能地伸出了双手,让世人看到了一个普通人身上蕴含的人性光辉。
采访时,崔连海家的门前,菜畦里已长开绿油油的小菜。小柳树经过一冬的考验,枝叶开始纷披婆娑。
绿色的铁门半开半闭,女主人在忙碌,两个孩子在嬉笑……日子复归平凡,异乡的打工人,依然每天绕过饭馆,给自己做点面食充饥。孩子们不知道闽北有多遥远,但是他们知道,他们的父亲,有了他们仰望的高度。
也许,时间终会抹平一个人“路过”的痕迹,但那个瞬间,却被人心永远定格。
崔连海没有高深的文化,不知道“虽千万人吾往矣”是什么意思。当有些人在琐碎的生活中,权衡与纠结“扶不扶”“举不举”“管不管”时,他用行动,举起了一个民族文明的高度。
他不是神功护体的大侠,但谁能不说,在他质朴的外表下,隐着山海的宽阔良玉的品格呢?



Peng  Ling

作者

彭玲


彭玲,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林业生态作家协会会员,长期从事新闻记者工作,大学兼职教授,发表报告文学、散文300余万字。著有《青春酿酒》《单桥传奇》《从修脚工到董事长》《夺命书香》等6部著作。


来源:当代人杂志

编辑:孔飞  陈博

编审:杨涛  安娜  魏安乐



文明河北
传播文明 引领风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