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闽北日报今日头版专题报道《以文润城气自华——浦城以高质量文化供给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成果展、
“闽港澳台”青年美术人才成长计划、
“三浦并臻”美术夏令营
……
刚刚过去的暑假,
依托浦城美术馆(范迪安美术馆),
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在浦城举办,
千年古邑在文化领域频频“出圈”。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提出,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立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机制,健全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机制。近年来,文化底蕴深厚的浦城,通过打造优质多元文化平台,不断优化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让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秋日的浦城,天高云阔。梦笔山西麓,浦城美术馆(范迪安美术馆)连绵起伏的屋面,与梦笔山、西岩山相映成趣,共同绘出一幅具有闽北原乡特色、东方美学特征的山水画卷。这个占地面积65亩,总建筑面积3.3万平方米的美术馆,已成为当地的“文化客厅”。
“这是目前全国县城美术馆中面积最大、功能齐全的一座现代美术馆,自去年10月20日开馆以来已吸引35万人次参观游览。”浦城美术馆(范迪安美术馆)馆长吴卫东自豪地说。目前,馆内正在进行范迪安捐赠作品展、当代艺术名家捐赠展、“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成果展·浦城特展等多个主题展览,每天吸引众多群众参观。
步入馆内,记者看到,色彩丰富的水彩、明艳亮丽的油画、苍劲古朴的山水长卷,数百件珍贵的艺术藏品被精心陈列,漫步其间,仿佛置身艺术的海洋。
这座高端美术馆,
缘何会落户浦城这个闽北山城?
“这离不开地方政府的主动谋划,更得益于社会力量的积极参与。”浦城县相关领导为我们揭开了其中的“秘密”。
浦城,史称“八闽望邑”,有着约5000年文明史、1800多年建县史,是福建首批置县的五县之一,拥有“中华诗词之乡”“中国(民间)剪纸艺术之乡”“中国丹桂之乡”等美誉。近年来,浦城坚持以文兴城、以文润城,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实施文化强县战略。有基于此,建设一座现代化的美术馆被提上日程。该馆既是浦城落实南平市委“打造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标杆”部署的创新之举,也成了浦城打造传承地方特色文化、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重点文旅项目。
人文积淀为浦城的这一谋划提供了“底气”,在外乡贤的助力则添注了浦城的“自信”——
浦城籍在外人才众多,全县40多万人中,外出务工和经商人员达13万余人,特别是在艺术文化领域,以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范迪安为代表的乡贤们,是推动浦城文化产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力量来源。面对这样的“宝藏”,浦城县近年来狠抓“回归”经济,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大打“乡情牌”,大力实施“浦商回归工程”,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促进企业回乡、人才回归、资金回流。“我们积极实施回归工程,通过‘走出去’将乡贤‘引回来’,为山区文化发展注入源头活水。”县领导表示。
在美术馆建设过程中,浦城县委县政府与范迪安多次沟通交流,并得到了他的大力支持。据了解,美术馆的概念草图就是由范迪安亲手勾绘的。“游子总是怀乡愁,当以涌泉报桑梓。作为浦城籍乡贤,回馈家乡是我的夙愿。”范迪安说。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经过四年多的精心打磨,浦城美术馆(范迪安美术馆)顺利落地。
美术馆建成后,范迪安捐赠出自己创作的油画、水彩画等136幅作品及一批艺术藏品。在他的感召下,一批国内艺术名家也纷纷捐赠出类型丰富的美术精品,由美术馆永久收藏、长期陈列。
在闽北山区一个县城里建设这样一座“高大上”的美术馆,意义何在?从那些在美术馆驻足观展的游人和席地临摹作品的孩子脸上,我们可以看出答案。
前不久,“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成果展·浦城特展”在美术馆启幕,668件中国绘画经典作品第一次亮相福建。高清扫描的宋、明、清各代山水名画,为人们提供了一场文化盛宴。行走美术馆内,时常能看到,不少孩子在一幅幅精美画卷前支起画板,席地而坐,认真临摹名家名作,感受艺术的魅力。
“真的被这幅画的磅礴气势所震撼。”市民苏威一早就带着两个孩子来到美术馆,站在《千里江山图》前凝神观看,长卷上碧波万顷、浩浩渺渺、漫无际涯的壮观景色让她激动不已,“能在家门口欣赏到如此多的难得一见的精品,知足了。”
除了各种展览,美术馆还推出多元化、个性化的文化活动,满足不同群体需求——
▲为“三浦并臻·美美与共”中小学生美术夏令营学生们授课
据悉,美术馆开馆后,除了周一休馆与周末双休,每天都有近百名学生前来参观,现已接待了1.4万余名学生。此外,浦城还以美术馆为核心,全力打造“1+N”研学模式,建设乡村研学旅游基地,推出美学美育、劳动实践、自然探索等多种特色研学项目,今年以来已组织15期共计1400余名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研学活动。
为完善社会美育功能,浦城美术馆(范迪安美术馆)里,还建起了全国第一座美育图书馆。
“这里窗明几净,充满艺术之美,是我最喜欢带孩子来的地方,在这里不仅可以尽情地阅读古今中外名家的艺术论著,还能培养孩子的艺术情操。”南浦街道居民张先生几乎每个周末都要带女儿来美育图书馆,读读书,看看展,接受艺术的熏陶。
作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的范迪安,曾任中国美术馆馆长、中央美术学院院长,从事美术教育多年,积极倡导和推动美育。他说,美的创造与感知、美的教育与传播,渗透在普遍的社会生活之中,美的理想对于道德之善的养成具有基础性和自发性作用。在美术馆建设之初,他就决定在里面建设一座美育图书馆,让家长和孩子们在阅读中思接千载,与先贤对话。美术馆落成后,他向家乡捐赠了自己收藏的一批艺术图书,并援请国内多座美术馆和美术出版、传播机构一同参与,向美育图书馆赠送精美艺术图书共6000余册。
▲孩子在美育图书馆阅读
在美术馆一楼,有一个特殊的展区,展出的是浦城当地的“文化特产”——浦城剪纸和青白瓷。
剪纸的设计创作者吴洵,是浦城剪纸市级非遗传承人。自己的作品在这里展出,扩大影响的同时,他还有另一个重要的考量,“美术馆是现代艺术汇聚的平台,这些作品常常会给我带来创作灵感。”
美术馆的到来,犹如“闹春的红杏”,在浦城引发一场现代艺术与传统文化基因的碰撞、融合,迸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如今,行走在浦城街头,不经意间就能和文化“撞个满怀”。
“借助美术馆和大武夷茶文化的‘东风’,青白瓷产业发展迅速。”浦盛产业发展集团副总经理林旭锋说,从零星销售到如今规模化量产,青白瓷文化创意产业园茶器皿生产基地可年产150万套茶器皿,年产值达1.5亿元。下一步,他们还将推陈出新,开发多种多样的文创系列产品。
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密不可分。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方能将文化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让一座馆带火一座城。眼下,浦城县正以美术馆为核心,着力打造集艺术教育与体验、艺术家创作工作室、公共活动及配套服务设施为一体的艺术研学社区。通过融入“大武夷旅游圈”,导入考古、水稻农耕文化等乡土特色资源,引流优质学术资源下沉基层,打造基层美育IP,形成多领域研学游体验项目,把游客引进来、留下来。同时,新建浦城县艺术创意产业园,打造一个培育优秀艺术创客和文创企业的人才孵化基地,推动文艺创意成果和文艺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得益于美术馆的引流,今年上半年,浦城县接待旅游总人数近400万人次,同比增长19.1%,旅游收入同比增长22.8%,文化企业营收同比增长23.25%。
联动开展艺术惠民文化活动、建设研学旅游示范基地、培养专业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浦城县正通过平台牵引,多元联动,育成优质文化供给服务的“满园春色”,让生活在这座“八闽望邑”的人们幸福成色更足。
( 朱领军 袁野 吴勇君 柳浪漫)
浦城县融媒体中心原创作品,已获授权的媒体不得修改标题和内容,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浦城新闻"和作者。
监 制:王树瑜
编 审:袁 野
责 编:柳志勇 张依婷
编 辑:马啟燕
投稿邮箱:pcsx888@163.com
一起点和
持续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