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媒看三农 | 土地的温度 小麦的长势全都在心里装着

文摘   2025-02-07 15:03   天津  

  

作为一个都市型农业的城市,在天津的各个乡村除了种植水稻、小麦外,还有不少区域是种植蔬菜的。寒潮降温天气下,农业部门也发布了风险预警。预警发布出去了,种植户们怎么应对,目前冬小麦的生长情况怎么样,没见到实际情况,农业技术人员和专家们不放心,昨天一早就奔赴涉农区查勘。


  8:15,位于河西区的天津市农业发展服务中心内,种植部负责人王莲芬以及在小麦和蔬菜领域研究的专家和技术人员,带上了土地温度测量仪器设备以及工作图表就出发了。此时负责联系各个涉农区的工作人员,一边奔赴现场,一边询问目前田地里作物的生长情况。


  9:30,技术人员到达第一个点位——宝坻区王卜庄镇西蛤窝村。技术人员打开了土地温度测量仪,将探测杆向土层里插去,但是只戳进去了几厘米,就遇到了阻碍,“这是冬灌之后形成了冻层,这个季节是正常的。”技术人员解释说,紧接着又使劲往土层戳了几次,探针终于不在风中摇晃了,此时仪器显示土地的温度是-2.5℃。“大地本身有保温的作用,空气中的温度要比土层里的低4℃左右,这个温度对于冬小麦来说还可以。”王莲芬表示。探测了土层温度,又测量了植株的种植深度,以及根系的生长、株苗的分蘖数量。技术人员告诉这片田地的主人,等到气温稳定到8℃的时候,就可以浇水施肥了。


  13:05,技术人员到达了第二个点位——宁河区板桥镇赵学村。这次选择了种植大户庞大姐家。与宝坻区的那片田地相比,庞大姐的小麦地是泛着黄色的,技术人员说从小麦苗的颜色上看,黄色也是正常,因为这个冬季的气温明显高于往年,过去冬小麦在这个季节就是黄色的。此时天空已经阴沉下来,气温下降明显,为了暖和一点儿,大家都蹲在地上说话。技术员测量了各种数据,发现庞大姐家小麦田的土层比较干,有的地方种植深度不够,有影响产量的风险,告诉了她浇水前要压土等操作方式。


  13:40,农技人员走进了距离这个村不远的设施农业大棚,建成时间不长的这些大棚,无论从高度和宽度上都有了提升,走进去后立即被温暖包围。这种高技术含量的大棚,不仅采用了滴灌的技术,而且大棚里还有实时温度显示,此时的光照虽然不强烈,但是温度仍旧达到了15.8℃。大棚里的西红柿长势很好,而且为了应对寒冷天气,里面还挂上了石墨烯的发热板。除了查看这些保温措施,技术人员还特意举起了一个三角形的盒子查看,盒子的上面有“诱捕器”的字样,里面是绿色的粘板,原来这是为了诱捕番茄潜叶蛾。王莲芬告诉记者,这是蔬菜的一类病虫害,会把番茄蛀出孔洞,严重的话会毁灭整个大棚的番茄,技术人员说去年曾在本市出现,所以今年就提前布置监测和诱捕,一旦发现了痕迹,还可以采用药剂,消灭起来不费劲,就是发现困难,通过这个装置就能提前监测了。


来源:今晚报

“津 农 精 品” 系 列 视 频 展 播




廉洁文化润“三农”专栏




津沽三农
天津农业农村信息发布
 推荐账号,扫码关注
推荐账号二维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