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有言:“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说话,需要因人而异。
就像射箭要看靶子,弹琴要看听众。
说给别人听的话,也只有看准了人,才能说对,不惹灾祸。
1
1
和低层次的人讲道理,是一种愚蠢
有人一秒钟便能看透本质,也有的人一辈子都糊里糊涂。
所以孔子说:“不可与之言而言,谓之失言。”
与不通透的人相处,有些话不必说。
装睡的人叫不醒,我们也永远无法启蒙一个糊涂的人。
孔子和柳下季是朋友,柳下季有个弟弟叫盗跖,其人纠结了部众数千,一起鱼肉乡里。
孔子就对柳下季说:“大凡做兄长的,必定能教育好自己的弟弟。”
柳下季却道:“无奈兄弟不接受兄长的训导,先生可千万不要去见他。”孔子不听,仍去见了盗跖。
一见面,盗跖便对孔子道:“若话合我心意就有你活,不合心意就等一死。”
孔子正言道:“我暗暗为将军的行为感到羞耻,如果你愿意,我愿出使各国,为你求侯爵,建封地,这才是祖上有光的事。”
盗跖闻罢,笑道:“这全是巧诈、虚伪的东西。”随后就把孔子赶了出去。
等柳下季与孔子再次相见时,柳下季道:“盗跖是不是如我所言。”
孔子仰天长叹道:“悔不听你言,险些命丧虎口。”
秀才遇到兵,有理也讲不清。
有智慧的人不会和糊涂的人争辩,真正明智的人,也不会去低层次的人那里背负他人的果。
正如《荀子》里说:“言而当,知也。”
过分纠缠,错的不会是对方,而是糊涂的自己。
所以三观不同,多说无益;认知不同,不必纠缠。
世间自有公理,放下助人情节,尊重他人命运,要明白,人生在世,做好自己就好。
2
2
真正聪明的人,说话恰到处处。
俗话说得好:“上什么山唱什么歌,见什么人说什么话。”
这不是叫人虚伪圆滑,而是让我们把握好言语的尺度,对人留一份尊重,对己有一份保护。
古时候有一位皇帝,一日,他的两位穷朋友前来求见。
皇帝听闻儿时的玩伴到来,很开心,于是便吩咐下人将之接入大殿。
谁知其中一位穷朋友一见到高坐于堂上的好友,便口无遮拦道:
“你还记得我们以前一起偷吃豆子的事吗,那时你你吃的太急噎住了,还是我让你生吞青菜叶子,才将之带下了肚……,”
结果还没等说完,皇帝就已经一阵青一阵白的大怒道:“此人竟敢假冒,拖出去斩了。”
另一位穷朋友见状,开口时便只讲述皇帝当时英勇的事迹。
皇帝听的哈哈大笑,于是提拔他做了御林军总管,一直留在了自己身边。
同是一件事,不会说话的,被砍了头,会投其所好的,得了赏。
古语有云:“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就像狗吃骨,猫吃鱼。
人与人之间的沟通相处,需要有投其所好的智慧。
与只谈钱的人相处,需把利字抬上门面;与志趣相投的朋友相交,则需情字当先。
与处于弱势的人说话,尊重谦虚,才能避免麻烦;与果敢的人打交道,直言不讳,才能交心。
所谓的人情世故,其实基本一半是在话里。
把话说入别人心里,生活也就常能好运连连、如鱼得水。
3
3
保护能量的最好方式:不和低纬的人说明白话
古语有云:“多言则气乏。”
这是在说,话说的太多,会耗气伤神。
深以为然。
行走于世,我们总能遇见形形色色的人。
其中有的人认知低下,也有的人常怀偏见。
倘若一直与这些低层次的人较劲,只会平白消耗自己的精力,使自己沾上一身臭泥。
有这样一个寓言故事。
有两头牛行走在河边,其中一头见多识广的老牛指了指河里的东西对同伴说:“你看,那是鳄鱼。”
同伴不信,摇头道:“那明明只是一个浮在水面上的木桩。”
老牛一听,便向木桩踢去一块石头,并说道:你看,那真是鳄鱼。
然而同伴却固执的不信,仍坚持说那是木桩。
几次三番解释下来,老牛急了,为了能让同伴明白,他开始用树枝戳、用水泼,最后甚至下水去准备去跺。
结果还没等走进,老牛就被惊动的鳄鱼给吃掉了。
故事令人捧腹,结果却发人深省。
许多人都以为,理不辩不明。
可认知一旦产生,就难以再接纳不同的意见。
你越纠正,他越以为自己有理;你帮他太多,他反而认为你心怀歹意。
所以硬要把话说给不想听、不愿听的人,是一种对自己的伤害。
古语有云:“常与同好争高下,不与傻瓜论长短。”
遇到偏见,微笑作罢;频道不同,转身就好。
不和不同频的人有过多纠缠,保护好自己的能量,才是成年人最大的清醒。
▽
一位伟人曾说过:“和伟大的人谈思想,和平庸的人谈事件,和小人谈论人。”
和对的人谈心,于两人都是加法:和错的人论事,于我们一定是减法。
人到中年,要克制口不择言的冲动。
只有心里压住事,嘴上暖人心,才能使生活圆融如意。
点亮在看,愿你懂得识人说话的学问,让人与人交往中的烦恼离你远去。请您转发分享,弘扬中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