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题字: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 张 海
“拿起毛笔,我就是最幸福的人。”寇北辰先生说,从六七岁练习书法至今,书法已融入他的生活,成为生命的一部分。
日前,记者到老城区西关街道环城西路社区拜访寇北辰先生。先生着一件藏蓝色中式盘扣厚外套,眼神温和、气质儒雅,令人见之忘俗。
今年93岁的寇北辰先生,早年毕业于西北工学院土木工程系,在西北设计院从事建筑设计工作,后调回洛阳发电设备厂,为高级工程师。他痴迷传统文化,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为河南省文史研究馆馆员,著有《洛阳老话》《厚积斋随笔》《寇北辰书法集》《寇北辰临张玄墓志》《寇北辰意临礼器碑》,受到读者好评。
寇北辰的父辈虽经商,但尤其注重子女文化教育。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他的父亲在老城经营绸缎、棉纱生意,家境优渥,希望子女们多学点儿文化,白天送他们去“洋学堂”读书,晚上请私塾先生到家里教书。
“抗战时期,孩子们辍学在家整日嬉戏,先父以为不妥,特意请来私塾先生王凤仪设馆授课,教我们读《论语》《孟子》《古文观止》,毛笔字也是必须练的。”寇北辰回忆,父亲的支持、良师的引导,让他迷上了书法。由于经常受到老师和亲友夸赞,他兴趣倍增;上中学、入大学,毛笔字常年练习不辍。
为何一个建筑高级工程师会如此痴迷书法?寇北辰说:“书法与建筑是相通的。书法是线条的艺术、美的艺术,讲究平衡对称、多样统一、对比照应等法则,这也正是建筑师所遵循的不二法门。”
近见先生的《寇北辰意临礼器碑》,用笔之精到、结体之严谨、神韵之畅达,令人吃惊。他对书法的喜爱,已渗透到他的生命中。每每看到一幅好字,先生便流露出神往的笑容。“得劲儿!”“美!”是他爱说的形容词。
唐楷《九成宫》、行书《圣教序》,到后来的汉隶《曹全碑》《西峡颂》《石门颂》……如今,鲐背之年的寇北辰每日临池不辍,还要求自己“默帖”:闭上眼睛品味字帖,揣摩字的间架结构。他坚持写书法数十年,创作以楷书、隶书、行书为主。
谈及去年入展全国第三届老年书法作品展览的感受,寇北辰谦虚地说,“年轻时作品入选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展览,很激动;高龄再次入选国家级展览,却淡然;但能给洛阳争来点荣誉,很骄傲!”
“作品平中寓奇、舒卷自在、古雅耐看,是展现美、精神和意志的窗口。”洛阳市书法家协会主席刘灿辉如是说,寇北辰获奖作品《我与书法》全文1500字,以小楷入展,颇费工夫;高龄书写小楷,可见功力扎实,先生之劲头值得洛阳书法家和书法爱好者学习。
寇老先生常说,学书法不仅是学技艺,更要学背后的文化,希望更多人能够通过书法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代入感。
他是这样想的,更是这样做的。
为带动青少年学习书法,2017年4月,洛阳市第一高级中学“寇北辰书法工作室”揭牌,有力推动洛一高“书法进校园”活动更上一层楼,极大影响了全市中小学校在书法方面高起点、传承性、规范化的教育和发展。
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从用笔到用键盘,再到语音输入,伴随互联网和技术发展,人和文字打交道的方式也在快速更迭。“如今,不少人提笔忘字,这牵涉我们中国人的骨气、底气和志气。”寇北辰先生认为,认识到书法学习的重要性,通过书写领会汉字之美、文化之美,不仅与个人爱好相关,更是国家、民族文化自信的表现。
“中国书法已传承3000余年,当代的书法工作者,承担着传承与传播的责任和使命。人书俱老,活一辈子,写一辈子,这是责任。”寇北辰先生认为,要以汉字之美续写中华传统与文明,书法仅仅作为艺术形态存在还远远不够,它应成为每一个中国人的必修课。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洛阳市书法家协会
发现更多精彩……
洛阳市书法家协会
微信号|lyshufa
网 址|www.lyssfjx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