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人类会害怕尸体,动物却不怕?

文化   2024-11-06 20:31   江苏  

点击关注

综合自
zhihu.com/question/23963796/answer


01


之前看过一个视频,一个法医接受采访时谈到了尸臭,他对那股味道的描述是,那不是一种生理性的臭,而更像是一种来自基因中的让人不可接受的臭。

实际上,尸臭的难闻程度几乎超过了其他一切令人不适的味道,它已经近乎是一种实质化的攻击手段了。

它就像一颗附过魔的钢钉,攻击覆盖范围达到了方圆几十米,一旦有人类进入它的攻击范围,立刻就会被一种超越生理感知的尖锐攻击刺中。

这种攻击几乎是无视防御的,戴个几层普通面具根本无济于事,可能只有防毒面具才能对抗它一二,普通衣物和橡胶手套更是完全无法阻挡它分毫。

而且它还有一种令人胆寒的附着性,它会钻过表面皮肤,持久的在人身体内部游移,无论洗多少次澡,喷多少香水都去除不了这股味道。

即使过个个把月,那股味道依然会隐隐绰绰的出现在鼻腔中,让人茶饭不思,痛苦不已。

当然,到了这个时候,已经说不清它是生理性的还是心理性的了。

而解决它的最好办法,那位法医也给出了答案——就是去厕所,最好是很久没清理过的露天公厕,闻屎。

这个事儿可以从进化论的角度理解,在人类漫长的进化期间,经历过无数次突然遭遇同类尸体的情景,这是附近可能有致命威胁的一个强烈信号,而尸臭覆盖的范围,则是一个传达“禁止入内”意味的领域。

而如果遇到了同类的粪便,则意味着附近有同类生活过的痕迹,是比较安全的一片区域。

经过自然一代代的筛选,接收不到这种信号的个体逐渐灭绝,幸存下来的则将它牢牢地铭刻在基因深处,成为了一种人类共通的本能。


02

动物和人一样也会害怕同类尸体。

古时人们便知将死乌鸦悬挂可驱赶其他乌鸦。

动物学家Swift与Marzluff于2015年在科学领域有这样的描述:“鸦科鸟类会在察觉到死亡同类的区域避免觅食,并且会针对持有同类尸体的人类展现出攻击性的反捕食者行为。”

在自然界里,食草动物会规避在同类尸体以及其他大型食草动物尸体附近觅食,食肉哺乳动物则不会食用同类尸体,对于其他食肉哺乳动物的尸体也兴趣索然。

躲避尸体的这种行为,一方面有助于避开致使那些动物死亡的风险要素(涵盖其他食肉动物),另一方面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感染寄生虫的可能性(特别是能对多种食肉动物致命的细粒棘球绦虫),由此可以推测这样的行为受到自然选择的青睐。

类似的,在非洲草原,食草动物以及中小型食肉动物会避开体型较大的动物尸体,如此一来能够减少与诸如鬣狗这类具有高攻击性的食腐动物狭路相逢的几率。

鬣狗等食腐动物并非来者不拒,它们会借助嗅觉等感官去评判尸体是否存在严重的食品安全隐患,当然,这种方式并非始终奏效。

03

处理或掩埋同类尸体的物种也并非仅有智人。

蚂蚁会把同类尸体从巢穴中清理出去,相关实验表明蚂蚁凭借嗅觉来检测尸体散发出的油酸。

大鼠则会将散发腐烂气味的同类尸体埋入土中,1981年的实验证明大鼠通过嗅觉检测尸体散发的尸胺和腐胺,将这些化学物质喷洒在麻醉的大鼠或木头之上,都能够吸引其他大鼠前来“处置”。

还有众多动物存在类似的行为,这些举动有益于维持存活个体的健康状况。

狗常常将食物埋起来暂时保鲜,偶尔也会把同类尸体埋起来,但这并不意味着狗在哀悼死去的同类,而且狗不会试图掩埋一条熟睡的狗。


04

非人哺乳动物存在恐惧、紧张等情绪,在一些物种里,这些情绪能够被同类尸体、血腥味、食肉动物的气味等在相似程度上触发。

情况严峻时,非人哺乳动物甚至可能因惊吓而昏厥、发作心血管疾病,或者患上创伤后应激障碍。

训练有素的行为学家、饲养员以及机器学习程序能够依据动物的表现来判断其紧张程度。

“非人动物不怕同类尸体”这种错误认知,只是“只有人懂得死亡概念”这一巨大误解的一部分。

在一定程度上理解死亡的概念,能够帮助动物迅速知晓环境中存在的致命威胁。

尸体能够传播多种疾病,识别并避开尸体的能力对健康颇为有益。

对于群居动物而言,能够理解群体成员的死亡意味着能够迅速知晓群体内竞争对手的减少、生育资源的损失或者社会纽带的断裂。

对于食腐动物来说,善于辨别死去的动物有着显著的生存价值。

对于抚育幼体的动物来讲,能够理解幼体的死亡可以节省大量精力。

所以具备较为发达神经系统的生物普遍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死亡的概念。

人类幼体平均需要约10年时间来构建起成人水平的死亡概念。

许多非人动物和智力较弱的人对死亡的理解程度相对较低,但并非完全没有。

▼今日推荐关注

读史
博闻通识,知古鉴今。有品、有趣、有态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