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金奖宇文家林经验谈:草书学习应从《书谱》开始

文化   2024-09-24 22:33   贵州  

宇文家林  1966年出生于江苏省镇江市,江苏省书法院副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书法家协会草书委员会委员,江苏省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江苏省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江苏省文化宣传系统“五个一批”人才,江苏省首批紫金文化艺术英才。

主要艺术成绩:
第八届中国书法兰亭奖金奖;
首届中国书法三名工程50家之一;
第三届中国书法兰亭奖艺术二等奖;
翁同和奖书法提名展翁同和奖;
林散之奖书法提名展林散之奖;
全国首届册页书法展三等奖;
全国第九届书法展获奖提名;
第二届中国书法兰亭奖艺术二等奖;
全国首届行书展一等奖;
全国首届草书展获奖提名;
第二届全国楹联书法展三等奖;
首届全国扇面书法展金奖;
首届江苏书法奖;
数十次入展国家级书法展、邀请展、专题展。



草书学习应从《书谱》开始

文/宇文家林


写字的朋友们都知道,草书主要分为章草和今草两大块。今草延伸出小草和大草,大草再延伸出狂草。如皇象《急就章》是章草,孙过庭《书谱》是今草,张旭《古诗四帖》是大草,也可以说是狂草。

中国书法史上草书名家辈出,有张芝、二王、孙过庭、张旭、怀素、黄庭坚、祝枝山、王铎等人,还有近现代发现的大量古代草书资料,如汉魏简牍、敦煌遗书等,丰富了我们学习草书的范围,拓宽了我们学习草书的视野。可以说,当代是学习草书的最好时代。下真迹一等的精美印刷的字帖,电脑手机视频等等,想面对面交流,飞机、高铁、高速十分便利,古人是没有这个学习条件的。

孙过庭《书谱》(局部)

一、学习草书,从《书谱》开始


面对如此众多的草书名家和丰富的学习资料,为什么要从《书谱》入手?我们可以进行一些对比分析,一般情况下,大草狂草是不宜初学的,超级天才除外!二王,怀素?二王流传于世的草书,基本上都是刻帖摹帖,年代久远,洇泯不清,且每帖字少,不能帮助大量识草。而怀素流传至今的名帖小草《千字文》,是怀素63岁时书写,人书俱老,个人风格突出,且文中有不少字,草法不准,不知所宗,也不便初学。

我们再看《书谱》,作为学习草书的开始,有几大优点。

1 .《书谱》全文351行3700余字。字数多,方便识草,重复字变化多。

2 .《书谱》是一篇书法理论文章,在临习的同时,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对书法本体的认识。

3 .孙过庭继承了魏晋二王的用笔方法,提按使转、方圆并用,技巧十分丰富。为我们今后进一步学习魏晋书法,打开了一扇方便之门。对此,宋米芾就曾说过:“凡唐草得二王法,无出其右。”

二、孙过庭与《书谱》


孙过庭(646—691年),陈留(今河南开封)人,一说是吴郡(今江苏苏州)人,又说是富阳(属浙江)人。

孙过庭出身寒微,“志学之年”留心翰墨,学习书法,极虑专精达二十多年,自学成才。到了40岁,才做了“率府录事参军”的小官,因操守高洁,遭人谗议,辞官后他抱病潜心研究书法,撰写书论。四年后(691年)突发暴疾去世于洛阳,终年45岁。

《书谱》完成于垂拱三年(687年),草书,纸本,全文3700余字,共351行,手卷全长约9米,自唐宋以来,著录有序,曾为宋内府、清内府所藏,收录在《宣和书谱》、《石渠宝笈》中,现藏于台湾故宫博物院。是书法史上罕见的书文并茂、词翰双绝的佳作。

在《书谱》中,孙过庭总结了书法艺术的创作规律,认为学习书法有三个阶段:“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初谓未及,中则过之,后乃通会,通会之际,人书俱老”。再如:“古不乖时,今不同弊”、“真以点画为形质,使转为情性;草以点画为情性,使转为形质”、“五乖五合”说等等,言简意赅,真知灼见。



三、《书谱》草法的特点


草书,有自己的书写符号,它在保留正书基本笔画的同时,运用连笔和借代等方法,简化了一些笔画和偏旁部首,书写更为便捷,更能反映出书写者的情性和风度。

孙过庭是王羲之笔法的集大成者,《书谱》中保留了大量的魏晋时期笔法,用笔精良,形神兼备。《书谱》中有些字的笔法和字形,能在二王传本墨迹中找到原型。

《宣和书谱》中称其:“作草书咄咄羲献。尤妙于用笔,峻拔刚断,出于天才,非功用积习所至。”


《书谱》用笔细致入微,点画起伏跌宕,抑扬顿挫。灵动与厚重兼备,按中有提,提中有按。使转之处调锋巧妙,刚健婀娜,变化莫测,神机一片。《书谱》中描述点画时说:“观夫悬针垂露之异,奔雷坠石之奇,或重若崩云,或轻如蝉翼,纤纤乎似初月之出天崖,落落乎犹众星之列河汉。”可见孙过庭对用笔的理解非常人所及!

《书谱》通篇结字奇崛灵动,高低错落,开合有度,充满张力和动感。字组的组合,恰到好处,顺乎自然。

《书谱》注重字与字之间点画的连带呼应,使转之后产生笔势,不断转换形成字势,有势则通篇节奏分明、生动活泼。

四、《书谱》的临摹学习


学习草书,首先要认识草书,了解草书的基本笔法。《书谱》因为字量多,给我们提供了第一手的资料。

草法有一定的规律性,我们在临习时,多加观察,多记忆,如此几年沉浸其中,“识草”这一问题,还是能够逐步解决的。

关于《书谱》的临摹学习,主要谈用笔方面,我们作一个如下的分析:


(1)方圆。方和圆的变化,我们细致观察就会发现,《书谱》中有大量方笔的运用,且变化多端。


(2)主次。笔画有主次,也就是主笔画和次笔画的搭配。


(3)中侧。中锋和侧锋的转换,中锋取质,侧锋取妍。


(4)连断。何处当连,何处当断?处处连,又处处断!


(5)轻重。重笔画和轻笔画的使用,重若崩云,轻如蝉翼。


(6)曲直。曲和直是对应的关系。曲中有直,直中带曲。

还有结字(包括字组)和章法,都要同步练习。

总而言之,“提按使转”,如此反复临习,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再加上理论的学习,自然就会越写越好了!

五、《书谱》的技法运用


学以致用,我们临习《书谱》的目的,是为了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

这就要求我们不断深入传统,取其“甘露”,为我所饮。

宇文家林 书《前人咏镇江诗词六首》

我有件小字草书作品,运用了不少《书谱》的东西,再融入自己的理解,使这件作品有了一些不同我其他作品的地方。

这件作品书写的是《前人咏镇江诗词六首》,尺寸不大,形制为三尺两横条上下隔水连成一幅。书写时,将每首诗词自然形成段落,使之长短不一。为了增加作品的丰富性,我在有意无意间,加大了字与字的轻重、大小、粗细、方圆等要素的对比,增强了节奏感。像很多不同的方笔使用,就学习了《书谱》的书写技巧。有些两字或三字一组的处理,也脱胎于《书谱》。包括行与行的联系,也有一些《书谱》的影子。

之所以拿自己的作品作一个分析,一是拿别人的作品说事,也不知道人家是不是这样想的;二是自己最了解自己,怎样想的,就怎样说出来和大家交流。

来源:书法秘笈

书法综合站
书法综合站,书法新闻早知道,资讯发布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