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最尴尬纪念币:持之无味,弃之可惜!

财富   2025-01-28 21:50   北京  


近两年,钱币市场的核心趋势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缩量。然而,这一趋势对不同种类的钱币产生了截然不同的影响。对于某些钱币而言,缩量犹如如虎添翼,增强了其市场表现;而对于像国家公园系列这样的钱币来说,却陷入了另一种尴尬境地。

缩量也救不了的国家公园

谈及缩量现象,其起源可追溯至二猴、二鸡时期,但若论及发行量降至1亿枚以下的明显缩量趋势,则始于2023年。

就在那一年,中国人民银行率先推出了双遗系列纪念币——黄山纪念币与峨眉山-乐山大佛纪念币。

原本计划是每年发行一枚纪念币,但由于当时的疫情(口罩原因),两枚纪念币被合并发行,导致所需资金相应增加。

恰在此时,全球经济形势普遍不佳,收藏品作为非必需品,在经济收入缩减的背景下,首当其冲地受到了冲击。

与十年前相比,如今公众对纪念币市场的看法已发生显著变化。那时,发行量8000万的二羊纪念币最高能涨至130元,即便是发行量达1亿的航天币也能达到65元的高价。

然而,随着纪念币的大量发行随后又逐渐缩量,我们观察到发行量5亿的二猴纪念币已跌至面值,3.5亿的二狗纪念币同样难逃面值命运,2亿的高铁纪念币也步其后尘……

公众对纪念币升值的预期日渐减弱,即便是发行量1.2亿的双遗纪念币也开始下跌。

面对这样的形势,你认为将国家公园系列纪念币的发行量缩减至8000万还能有效提振市场吗?

更值得一提的是,国家公园系列中的前两枚——三江源纪念币和大熊猫纪念币还是同步发行的,且它们的面值均与生肖币相同,均为10元。

在市场预期本就低迷的情况下,加之资金压力巨大,三江源纪念币和大熊猫纪念币一经推出便迅速失去了市场热度,仿佛刚点燃的火苗瞬间就被扑灭。

境遇尴尬

面对三江源纪念币和大熊猫纪念币市场表现不佳的情况,接下来的东北虎豹纪念币该如何是好呢?

答案是继续采取缩量策略!

2024年发行的东北虎豹纪念币面值保持不变,仍为10元,但其发行量从8000万减少至6000万。

原本以为通过缩量能够挽救国家公园纪念币系列的市场表现,却未曾料到这一举措依旧未能激起太大波澜,犹如哑炮一般,仅有烟而无响亮之声,不久之后其价格便又跌回到了面值。

当前,在大宗市场上,对于盒装纪念币的求购价格均维持在面值水平,并且对于省外的买家还不提供包邮服务。

鉴于前三枚纪念币在市场上的惨淡表现,2025年即将发行的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纪念币无疑陷入了颇为尴尬的境地。

从题材吸引力角度来看,国家公园系列本就缺乏显著优势,尤其是与京剧这样的热门题材相比较时,更显得相形见绌。

纪念币要实现升值,关键在于两点:一是发行量的缩减,二是设计的美观。而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发行量的缩减成为了主导因素。

谈及设计,将80年代的纪念币与现今的纪念币进行对比,其中的差距可谓一目了然。

尽管几十年来纪念币的制作工艺取得了显著进步,但在设计方面却鲜有新意涌现。值得注意的是,国家公园系列的前三枚纪念币均采用了双色铜合金材质,其设计特色为外圈为黄铜合金,内圈为白铜合金。鉴于此,对于海南热带雨林纪念币在设计上的创新,我们或许不宜抱有过高期待……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

接下来,我们再深入探讨一下缩量的问题。


东北虎豹纪念币的发行量已经从8000万缩减至6000万,如果海南热带雨林纪念币想要有更大的升值空间,恐怕其发行量需要进一步缩减至5000万,甚至4000万。


然而,当国家公园系列纪念币不断缩量时,我们不禁要问,未来其他类型的纪念币又该何去何从呢?


如果纪念币只能通过缩量才能获得升值空间,那么收藏这一行为是否也失去了其原本的文化和历史意义,而仅仅变成了一种纯粹的投机行为呢?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2025年的发行计划,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纪念币有望在4月公布相关消息。面对这一情况,你认为这枚纪念币还有预约的必要吗?你会选择预约吗?


如果继续采取缩量策略,藏友们会买单吗?他们会因此而对这枚纪念币产生更高的兴趣吗?



下来可以预约

蛇年贺岁普通纪念币

关注【纪念币预约新入口

面值预约不错过!


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

预约大百科
介绍集邮、纪念币和钱币的相关知识,提供相关报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