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乌江圩战斗(散文)
作者/田先奇、曾宪云
【作家/诗人风采】
★田先奇,江西省吉水县,农民,高中毕业,一九六一年生。当兵时开始发表诗歌散文等一千多首(篇),见《百度》收录。《吉水诗歌九十首》被中国进士博物馆馆藏楼收藏。江西省吉安市庐陵诗词学会会员,吉安市作家协会会员。作品见诸《中国当代诗歌大辞典》团结出版社,《当代华语诗歌精华》CCTV央视礼宾书编辑总部出版,《解放军文艺》和新浪、网易、搜狐等书报杂志,网络平台。
★曾宪云,生于1963年,高中毕业,热爱风水易经等传统文化。对生活充满热情与追求,闲暇之余常以笔墨抒发感悟,时有作品发表!
【作家/诗人作品】
乌江圩战斗(散文)
作者:田先奇、曾宪云
春回大地,万木苏荣,乌江枫坪千亩油菜花,生机勃勃,竞相盛开,莺歌燕舞,构成一幅大自然美丽的画卷,引来无数游客前来踏青赏花。
吉水县乌江镇,是一个英雄的圩镇。她的人文地理独特,是当年老苏区北面的边陲。东接永丰县、南邻丁江镇,西与文峰镇、醪桥镇相连,北与双村接壤,是一块红色革命的热土,是红军曾经战斗过的地方。
1933年夏天,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根据中共临时中央和苏区中央局的指示,以第三军团为主组成东方军入闽作战,以第一军团为主组成中央军,在抚河、赣江进行钳制作战,配合东方军的行动。中央军司令员林彪、政治委员聂荣臻,决定乘国民党副师长陈明仁、师长李思的第238旅,8月28日从永丰进驻吉水乌江刚构筑碉堡等军事设施,还立足未稳之际,采取优势兵力袭击乌江圩镇。
8月31日红一师、红二师从永丰秘密进至茶口,双源北面山路绕至乌江圩镇西北面山地,密林中隐蔽起来。意在切断乌江与吉水两股敌人之间的联系。准备随时对乌江的敌人发起猛攻。独立第2团进至乌江以东地区,完成对敌军的包围。15时红军乘天降大雨向乌江圩镇的敌人发起猛烈进攻,国民党顿时陷入混乱,数次突围未成。红军越战越勇冲入乌江圩镇及附近的几个村庄,与敌人展开白刃战,当战斗正酣时,天空突然狂风大作,闪电雷鸣,倾盆大雨,枪声,风声,雷声,雨声,喊杀声,手榴弹的爆炸声和冲锋号交织在一起,响彻云霄,响彻乌江大地。红军奋不顾身,英勇杀敌,红五团冲上马鞍山,同敌人血肉厮杀……红六团,从侧翼发起冲锋,两团合并一举拿下马鞍山一带阵地。红一团,红四团,夺得小孤山,飞凤山等外围据点,潜伏在西北面的红一师也攻过来对乌江圩镇的敌人形成了包围,敌人拥挤在乌江街,巷道中到处逃窜,至19时经过四个多小时的激烈搏斗红军取得了全面胜利。这时雨也逐渐停了,老百姓都说红军得天意,真是“天助我也”!
在战斗中,敌人面对红军的猛烈攻势,副师长陈明仁和师长李思眼见败局已定,两人趁夜色逃离战场。此战,红军共歼灭国民党军约4千余人,俘敌旅长以下2000余人,缴获长短枪2600余支,轻重机枪52挺,迫击炮8门,无线电台2部以及大批的军用物资。
在乌江战斗中,陈明仁李思作为国民党的高级指挥官,面对红军的突然袭击,未能有效地组织抵抗,最终导致所部几乎全军覆灭,也反映了陈明仁李思在乌江战斗中的失职表现。此战,显示了红军的出色战术和顽强的战斗力,也展现了红军战士们的英勇善战和指挥员的出色指挥能力。林彪和聂荣臻的指挥才能和红军战士英勇顽强为乌江战斗的胜利立下了赫赫战功。是红军对国民党军"保垒主义"新战略的一次成功反击,打破了国民党军对苏区的封锁线,为苏区的发展壮大创造了有利条件。
今天,当你漫步在乌江镇的油菜花基地,放眼望去,一片片黄色的波浪随风起伏,像是大自然最绚烂的调色盘。小蜜蜂在花间忙碌的穿梭,蝴蝶在翩翩起舞,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花香,让人心旷神怡,游客们或漫步在花间小道,或驻足拍照留念,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可是这些都来自不易呀!我们必须要缅怀革命烈士的献身精神,传承红军的红色基因,继承他们的遗志,把革命事业进行到底。
乌江镇,既是红色革命的热土,又是江西省油菜花基地,更是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典范。在这里,历史与现实交织成一幅幅动人的画卷,在这美丽的画卷中仿佛飘来一首动听的歌谣:
油菜花开喜芳香,乌江大地呈吉祥。
红军鲜血染战场,英雄献身豪气扬。
消灭李思蒋师长,林彪荣臻指挥强。
先烈忠魂回乌江,油菜鲜花似金黄。
*参考文献:中国军事百科全书。
~~~~ 诗艺国际 ~~~~
文学殿堂,文友栖园
不忘诗心,砥砺前行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携手并肩,与时共进
✾✾✾
传统诗词曲赋
现代诗歌,歌词
译诗,译文
文学评论
散文随笔,小说,等等
★
杜绝一稿多投
随附百字左右作者简介,清晰近照2-3张
特别说明
敬请关注本平台,不关注不接受投稿
传播正能量★共创正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