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封装材料:系统级封装五种关键材料(3550字)

文摘   2024-09-12 20:30   广东  

点击下方关注《材料汇》点击“在看”和“”并分享

添加小编微信,寻志同道合的你

写在前面(文末有惊喜)

一直在路上,所以停下脚步,只在于分享

包括:材料/半导体/新能源/光伏/显示材料

正文

封装材料的特性和选择往往决定了封装产品的品质与性能,在设计过程中,需要熟悉封装材料的特性,掌握封装材料的一般选择原则。本文将介绍系统级封装关键材料及其特性,包括装片胶材料、凸点材料、引线键合材料、塑封料、锡焊球材料

一、装片胶材料(也称为装片胶材料)

在半导体封装过程中,需要使用装片胶将芯片牢固黏接在引线框架或基板等上。装片胶可以是导电的或非导电的。装片胶需要对芯片和基板表面有良好的黏接性。

装片胶材料包括基础树脂、硬化剂、金属导电填料(非导电型装片胶无填料)、催化剂等,可分为固相装片胶材料和液相装片胶材料。固相装片胶为装片胶薄膜,是半固化状态的树脂系统,通常直接贴覆在芯片背面。液相装片胶材料包括膏状装片胶和底部填充材料。不同类型装片胶的主要组成材料如表1所示。

表1 不同类型装片胶的主要组成材料

填充剂和环氧树脂构成了70%以上的装片胶材料。不同装片胶中的组分、含量及其作用如表2所示。

表2 不同装片胶中的组分、含量及其作用    

下面通过不同装片胶材料的缺陷来说明选用和使用原则。

1. 环氧树脂装片胶(膏状装片胶)

常见的环氧树脂装片胶典型缺陷如图1所示。

图1 常见的环氧树脂装片胶

典型缺陷环氧树脂装片胶常见的关键影响因素、缺陷类型、改善方向如表3所示。

表3 环氧树脂装片胶常见的关键影响因素、缺陷类型、改善方向    

2. 薄膜式装片胶

常见的薄膜式装片胶典型缺陷如图2所示。

图2 常见的薄膜式装片胶典型缺陷

薄膜式装片胶常见的关键影响因素、缺陷类型、改善方向如表4所示。

表4 薄膜式装片胶常见的关键影响因素、缺陷类型、改善方向

3. 底部填充胶

底部填充胶的典型缺陷如图3所示。底部填充胶常见的关键影响因素、缺陷类型、改善方向如表5所示。    

图3 底部填充胶的典型缺陷

表5 底部填充胶的常见的关键影响因素、缺陷类型、改善方向

二、凸点材料

凸点材料主要包括金、锡焊料和铜。金凸点的制作方法包括钉头法和电镀法。锡焊料凸点根据合金成分的不同可分为共晶凸点、高铅凸点、无铅焊料凸点。铜凸点根据结合方式的不同主要分为铜柱凸点、铜柱凸点的圆形焊盘。

金凸点、锡焊料凸点和铜凸点的特性与应用比较如表6所示。

表6 金凸点、锡焊料凸点和铜凸点的特性与应用比较    

   

三、引线键合材料

引线键合常用于芯片与芯片、芯片与基板或芯片与引线框架的互连。常用的引线键合材料有金、铝、铜、铝硅(1%)丝、银铜合金丝等。键合模式主要有球焊(以金丝键合为例进行说明)和楔形焊(以铝丝键合为例进行说明)

1. 金丝键合

金丝键合是消费类电子产品中最常用的键合模式。高纯金太软,为增加其强度,一般掺入5~10×10-6铍或30~100×10-6铜。

(1)金丝与铝焊盘键合:金丝与铝焊盘键合是十分常见的组合,通过形成金属间化合物(Intermetallic Compound,IMC)提高键合强度。

(2)金丝与镀金焊盘键合:金丝与镀金焊盘键合十分稳定,尤其是在高温环境下。

2. 铝丝键合

铝丝中一般掺入1%硅或1%镁,目的是提高强度。

(1)铝-铝键合:铝-铝键合可靠性高,一般键合方式为超声。

(2)铝-铜键合:在进行铝-铜键合时,必须采用无氧高导电铜。

3. 引线键合选材要求

引线键合选材关键要素包括材料种类、引线直径、引线电导率、机械性能(剪切强度、抗拉强度、硬度等)、热膨胀系数等。除此之外,与引线键合相关的焊盘选材关键因素包括电导率、可键合性、柯肯达尔效应(Kirkendall Effect)、硬度、抗腐蚀能力、热膨胀系数等。

除需要考虑以上键合材料属性外,还需要考虑成本。例如,目前工业界采用铜线或银铜合金线代替金线来降低成本。    

四、塑封料

塑封过程用转移成型法或压铸成型法包封半导体芯片、引线和凸点等,实现它们之间的互连。塑封使用的塑封料是环氧塑料(Epoxy Molding Compound,EMC)。塑封料的成分和作用如表7。

表7 塑封料的成分和作用

1.环氧树脂

环氧树脂主要成分为酚醛、双酚,一般含有氯离子,易造成半导体线路的腐蚀,选用含氯较低且热变形温度较高,有良好的耐热性和耐化学腐蚀性,以及硬化剂有良好反应的环氧树脂非常重要。

2.硬化剂

用来与环氧树脂进行交联的硬化剂大致分为三类:胺化合物、酸酐、酚醛。硬化剂受热硬化达到某一硬度的时间可决定塑封的时间。硬化剂的选择除需要考虑作业性外,还需要考虑电气性能、耐湿性、保存性、价格及对人体的安全性等因素。

3.催化剂

由于塑封料要求固化时间短,因此需要添加催化剂。催化剂在塑封过程中会吸热,不断地进行交联硬化反应,因此必须将塑封料保存在低温环境下,减缓塑封料的硬化速度,延长保存期限。    

4.填充料

填充料的作用如下:

(1)降低塑封料固化后的收缩率、热膨胀系数,提高塑封料的导热系数。

(2)吸收反应中产生的热。

(3)对硬化树脂进行改性,包括机械和电学方面的特性。

填充料用量及环氧树脂的黏度对流动长度有影响。一般而言,塑封料黏度越高,流动长度越短,高的黏度会造成线弧(Wire Sweep)不良,低的黏度会造成溢胶,流动长度会随着填充料含量的增加而缩短,固化后的收缩程度也会随着填充料的增加而减小。填充料的多少、形状、颗粒分布都会影响塑封料成型时的流动性及封装后成品的电气特性,在选用填充料时都需要考虑。

环氧树脂的热膨胀系数为50~60×10-6/℃,硅片的热膨胀系数为2~4×10-6/℃,铜框架的热膨胀系数约为17×10-6/℃,与环氧树脂相差很大,导致塑封过程中内应力不匹配,加入填充料可以减小热膨胀系数。此外,环氧树脂的导热系数很低,元器件工作时热量不易散出。

5.塑封料常规技术规格

(1)螺旋流动长度:在6895KPa和175℃的条件下塑封料所能流动的最长距离,单位是cm或in。该测试指标可以反映一定温度和压力条件下的黏度效应、受压后熔融和固化速度,即反映塑封料的流动性。

(2)凝胶时间(Gel Time):在螺旋流动长度测试中,从冲杆接触到塑封料固化,冲杆停止移动时所经历的时间,即反映塑封料的可流动时间,单位是s。

(3)玻璃转换温度:塑封后塑封料在受热时从玻璃般坚硬的状态转换为凝胶状态的温度。在状态转换过程中,物理特性和电气特性会产生可逆的转变。    

(4)热膨胀系数:塑封料会随着温度增加而膨胀,随着温度减小而收缩。

(5)弯曲模量(Flexural Modulus):塑封料的弯曲模量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6)导热系数(Thermal Conductivity Rate):塑封料每单位面积可散发的热量。由于塑封料内的芯片和导线在工作时会产生热量,过高的温度会影响产品性能和可靠性,所以塑封料有散热的作用。导热系数也可以反映塑封料的散热能力。

(7)体积阻抗(Volume Resistance):塑封料单位体积的阻抗值。体积阻抗对产品电性能有影响。

(8)塑封收缩率(Mold Shrinkage):塑封料在固化反应后体积的收缩程度。

6.塑封料的失效模式及应对措施

塑封料的选择非常关键,选择不当就会产生可靠性问题,甚至导致产品失效。下面对主要失效模式及应对措施进行说明。

(1)铜线封装中的塑封料问题及应对措施如表8所示。

表8 铜线封装中的塑封料问题及应对措施

(2)FC产品中的塑封料问题及应对措施如表9所示。

表9 FC产品中的塑封料问题及应对措施    

(3)产品翘曲问题及应对措施。

封装体是多种材料的混合体,为减少翘曲与应力风险,通常需要特别关注芯材、基板材料、封装体材料三大主材之间的平衡。封装体的热膨胀系数、玻璃转换温度、弯曲模量尤其重要。一般的选材原则是,尽可能使材料的热膨胀系数相近。

五、锡焊球材料

锡焊球通常用于倒装芯片与基板、封装体与PCB、封装体与封装体之间的焊接互连。锡焊球起到将电信号和热能从芯片通过封装基板传导到PCB的作用。锡焊球材料根据材料成分可分为含铅焊料和无铅焊料。

含铅焊料也称为软焊料,锡的质量比例为5%~70%。锡的浓度越高,含铅焊料的拉伸强度和剪切强度越大。电子焊接常用的共晶合金是Sn63/Pb37,其共晶熔点是183℃。含铅焊料具有导电性强、抗氧化、抗腐蚀性强、抗疲劳特性好、浸润性好、熔点较低等优点。但由于铅元素有毒,国际上对铅的使用进行了严格限制,因此含铅焊料正逐渐被无铅焊料取代。

目前使用较多的无铅焊料包括锡银铜合金、锡银合金及锡铜合金。其中,广泛使用是锡银铝合金,其熔点较低(217℃),低于Sn-3.5Ag的共晶点221℃和Sn-0.7Cu的共晶点227℃。

无铅焊料具有比含铅焊料高的杨氏模量,更易受到外加形变影响。当贴有电子元器件的PCB受到挠应力时,可能出现焊接缝劣化,从而出现裂纹,这种现象称为焊料开裂。无铅焊料会降低产品使用寿命。    

1.锡焊球

(1)锡焊球尺寸。

常见锡焊球尺寸如表10所示。

表10 常见锡焊球尺寸

(2)锡焊球类型。

常见的锡焊球类型及其熔点如表11所示。

表11 常见的锡焊球类型及其熔点

2.金属间化合物

金属间化合物具有明显的晶相特征,通常在高延展性固溶物基体中以包容物形式存在。金属间化合物通常较硬且脆,在延展性基体中精细分布的金属间化合物可形成较硬的合金,而非均匀分布可形成较软的合金。随着金属成分发生变化,金属和焊料之间通常会形成一系列不同化学成分的金属间化合物,如铜和锡可形成Cu3Sn、Cu6Sn5等,如图4所示。    

图4 金属间化合物生长的微观图像与机理示意图

来源:节选《集成电路系统级封装》,作者:梁新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文来自公开信息,仅作分享,不代表本人立场。如果您认为平台推送文章侵犯了您的知识产权,请及时联系我们(cailiaohui2023@163.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如何免费获取高清PDF源文件

# 扫描上方二维码,加入材料汇知识星球 #


下载更多关于

半导体材料/光刻胶/碳化硅/半导体设备/半导体行业/半导体封装

显示行业/OLED

新能源/固态电池

光伏/风电/氢能

新材料等报告

更多报告可前往以下进行查看:

菜单-行业研究-研究报告


期待-江湖有你

一直在路上,所以停下脚步,只在于分享

1、记得关注“材料汇”(左下角),以可以接收更多有价值的文章

2、记得添加小编微信(长按or扫描下图二维码),小编亦是新材料达人。还有更多惊喜等着你(报告下载or审核后入群)。

(小编微信二维码)

3、您的支持与鼓励,是小编最大的动力。请记得分享给身边朋友or朋友圈,让更多人关注材料汇

4、材料汇是小编的个人业余爱好小编本职是专注新材料领域投资,有融资需求朋友欢迎加小编微信

感谢看完

小编期待遇见志同道合的你!!!

材料汇
一直在路上,所以停下脚步,只在于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