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家需要很大的福报,是真的吗?

文化   2025-01-16 07:05   吉林  


《明史 · 太祖本纪》里记载

明太祖朱元璋

曾在大饥荒时出家为僧

在历史上战乱和灾疫时期

佛寺的确接纳一些

孤苦无依之人出家

但在社会秩序正常的年代里

例如在唐朝佛教繁荣的时期

并不是谁想出家都能行的

出家,是需要很大福报的



01

满足这十条,需要有福报


Wanshou Temple

照片拍摄于万寿寺

在古代,出家为僧也有很多详细的要求。尤其是接收十方善信供养的十方丛林,具备坚定的信仰、相适应的修行能力,需要自身能精进修行甚至对外弘法,所以对于想要出家的人,是有一定的要求的,常见有如下这些:


一、年纪适当,能生活自理

这是指接受剃度时的年龄,太小则心性和信仰未定,还看不出是否堪为僧材,年龄太大很难适应佛门长时间的修行和劳作。毕竟,出家绝不是养老,而是要精进修行,誓愿出离轮回的。


二、意志坚强,能吃苦耐劳

照片拍摄于万寿寺

欲新出家者,先说苦事:谓一食、一住、一眠、少饮食、多学问,言能不?答:可者。方得受之。


三、父母允许

若有来求出家者,应先问父母允许,方可出家。若不先问与出家者,得越法罪。


四、没有犯边罪

曾受佛戒已(含白衣五戒八戒在内),于淫杀盗妄四重戒中,随犯一戒,即漂弃佛海边外,故名边罪。在现代社会里,还需要开具一些具有法律效力的无犯罪记录证明等。


五、出家的动机纯正

为衣食利养混入僧团,盗听大僧说戒、羯磨、同僧法事,受人恭敬利养礼拜,名为贼住。


六、志向明确,信仰坚定

曾为外道来受具戒,后复入外道,今又重来出家受戒,此人志性不定,名为破内外道。非佛法器,佛不许度。


七、没有债务缠身

照片拍摄于万寿寺

既然要出家,就应该先解决掉债务等经济上的纠葛,出家不能是对他人不负责任。作为出家人,更要敬畏因果,为逃避债主而出家,今生的欠账会变成未来世更大的“负债”。


八、不是承担社会重任的公职人员

不应度大臣出家,见来求请应须诘问,汝非王臣不,若不诘问与出家者,越法。


九、身体健康

身患严重疾病或是传染病的,服药依然不愈的,一般不接受剃度出家,可以去一些佛教安养院。

毕竟十方丛林里的出家人是受十方供养的,内修外弘为本分,否则更加虚耗自己的福报。若因重病而无法参与早晚课诵、出坡坐禅等必要功课,也要麻烦同修在病床前汤药伺候,耽误同修的修行。但若是出家后患病的,则不应驱出。


十、四肢健全,五官端正

出家人需具备威仪,言行举止都是世间人的榜样,所以有这一条要求。

其实,这些硬性规定到现在依然是适用的,同时还会设一个考察期,同时找到愿意接受出家的寺院和依止师。能够全部符合上面这些条件,已经需要很大的福报了。



02

父母同意,最难得的福报


Wanshou Temple

照片拍摄于万寿寺藏经楼卧佛殿

出家最难过的大概就是“父母关”。两千五百多年前的悉达多太子想要出家求道,他的父亲净饭王也是想尽各种方法阻拦,亲情最难舍,作为父母希望孩子按世俗标准工作、成家、生子,作为父母放下不对子女承欢膝下的执着,这些也是人之常情。

在现代普遍少子,甚至独生子女的社会中,如果能有缘投生在佛化家庭,如果能够拥有开明的父母,能够同意子女出家,那真的是几世修来的因缘和福报。


03

除了福报,还需要智慧


Wanshou Temple

照片拍摄于万寿寺

就算上述条件都具备,想要成为合格的僧材,还要过佛学修养这一关。

在正式出家前的考察期里,对言行举止、接人接物有一定的考察。同时,每天的早晚课诵、五堂功课也要用心学习,背诵五堂功课是出家之路的第一关。早晚上殿用功是否深入,梵呗学习是否用心,背诵经文还需要有相当高的专注力和古文阅读能力,这都是基本功(五堂功课包括楞严咒、大悲咒、十小咒和心经、阿弥陀经、八十八佛大忏悔文、蒙山施食)。

照片拍摄于万寿寺大雄宝殿


一方面

满足上面这些条件不容易

出家真的需要有很大的福报

另一方面

既然出家,接受十方供养

更要做好内修外弘的佛弟子本分

施主一粒米,大如须弥山

如果道心不坚、虚度时光

那就是对福报最大的浪费

对于所有想要出家的人来说

都是需要慎之又慎的


编辑丨添翊

排版丨添翊

审核 | 吕艳婷

声明:本微信平台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另请重编录用者,注明出处及作者。

长春市万寿寺
长春市万寿寺官方平台。入寺预约、法会信息、寺院简介、佛教知识。感恩关注!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吉(2022)0000001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