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名称的文字记载始见于三国时期。在魏晋时,节日气氛渐浓,倍受文人墨客吟咏。到了唐代,重阳节被正式定为民间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
在古人观念中,“九”在数字中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寄托着人们对老人健康长寿的祝福。
重阳节,在每年农历的九月九日,因《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
民间在该日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此外,人们在庆祝重阳节时一般会登高、赏菊、喝菊花酒、插茱萸、还要吃糕,所以又叫做茱萸节。
重阳节在历史发展演变杂糅多种民俗为一体,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民俗·登高
九月九正值仲秋时节,秋高气爽,登高远望,啸咏骋怀,活动筋骨,所以,人们于重阳登高,在时令上是最合适不过的。
民俗·重阳糕
与登高相联系的有吃重阳糕的风俗。“高”和“糕”谐音,作为节日食品,最早是庆祝秋粮丰收、喜尝新粮的用意,之后民间才有了登高吃糕,取步步登高的吉祥之意。
民俗·插茱萸
古代还风行九九插茱萸的习俗,茱萸入药,可制酒养身祛病。插茱萸和簪菊花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茱萸香味浓,有驱虫去湿、逐风邪的作用,并能消积食,治寒热。民间认为九月九日也是逢凶之日,多灾多难,所以在重阳节人们喜欢佩带茱萸以辟邪求吉。茱萸因此还被人们称为“辟邪翁”。
DOUBLE NINTH FESTIVAL
九
九
重
阳
日
2013年7月1日实施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首次明确规定,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
今天是重阳节,也是我国第12个“老年节”。让我们共同祝愿父母长辈安康幸福,福寿长宁!
更多资讯|敬请关注
文字参考:百度百科
编辑:邱雪儿
一审一校:李婧婧
二审二校:孟 洁
三审三校:陈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