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青豌豆采摘上市的时节,豆农们忙碌采摘供应市场,不仅丰富了消费者的“菜篮子”,还鼓起了种植户的“钱袋子”。
在前域镇白鹤村的一处蔬菜种植基地,无架豌豆正值采摘季,一株株豌豆苗顺地蔓长,开出白紫色花朵,在藤蔓绿叶下结出了一颗颗豌豆荚,豆荚里豆粒嫩润青绿,颗颗饱满。
村民们娴熟利索地将成熟的豌豆摘下放入篮子里,准备运往市场销售。
九襄镇锦新村 杜平文
今年是第一年种植,效果还是比较好,九襄菜市场都不够卖,还有外地老板给我联系,供不应求。
承包这片土地种植豌豆的种植户名叫杜平文,今年60多岁,是九襄镇锦新村有名的苹果种植大户。这不,忙完苹果树修枝整形后的他,马上就把重心转移到山下承包的基地,开始地里豌豆的销售。
杜平文说,自己是一个闲不住的老农人,和土地打了一辈子的交道,深知只要功夫深、土里出黄金,再加上近年来我县农业基础设施愈发完善,便萌发了山上、山下一起发力搞种植的想法,于是前域镇白鹤村的低海拔田地便进入了他的视野。
九襄镇锦新村 杜平文
这里的土地都被改良成很好的良田,水好、路好、种得好。
土地落实好了,杜平文率先种植了一季稻谷,等稻谷收割完成后,他立即拿出一部分土地种植了一季豌豆。杜平文告诉记者,之所以选择豌豆,是因为豌豆作为一种“短、平、快”的农产品,种植周期短,4个多月就可以收获上市,且管理简单、产量稳定、价格良好。
九襄镇锦新村 杜平文
这个豌豆早熟,收割完还可以种植一季土豆,多一季度每亩多五千元以上。
稻谷、豌豆、土豆,一田多收,不仅盘活了土地资源,同时也丰富了市场的“菜篮子”、鼓起了自己的“钱袋子”。对于来年的种植,杜平文也早早做好了规划。
九襄镇锦新村 杜平文
明年还是想继续生产,把面积拓宽到十一二亩。
记者:冉超男
编辑:李 杰
审核:白 妙
汉源县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