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次通话
一等奖获得者:乐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许光平
永远盛开的“映山红”
二等奖获得者:珠山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杨程成
大家好,我是来自珠山区融媒体中心的记者杨程成,好记者讲好故事,今天我想分享的故事是《永远盛开的“映山红”》。
画面上出现的这位老人,名叫翁山红,在拍摄这条视频的时候已经有89岁高龄了,她是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的老兵,同样也是一名有着66年党龄的老党员,她是我的一位采访对象,我喜欢叫她翁奶奶,虽然我们并没有血缘关系,但我一直感觉我们之间很有缘分,这种感情就像是祖孙俩一样。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珠山区融媒体中心启动了“我的峥嵘岁月·老战士系列访谈”特别栏目。我和小伙伴们在前期筹备如何开展访谈上思考了很久,要怎样去引导爷爷奶奶们回忆起那段战火纷飞的历史。我想到了自己曾经当过兵的爷爷和外公,他们每每回忆起自己在部队里的故事总是记忆犹新。我想,不妨试着用一种“孙女”的视角去陪伴、了解、倾听。于是,带着青涩和紧张,我开启了这次采访之旅,翁奶奶就是其中一位。
在采访过程中,翁奶奶向我讲述了当时自己在抗美援朝战场上抢救伤员,一次又一次把战士们从死神的手中救回来的故事。翁奶奶说,当时心里只想着能多救一个战士,就是多挽救一个家庭,生死早已经置之度外了。翁奶奶把自己珍藏的奖章和照片小心翼翼地从抽屉中拿出来,那些年轻战士们不畏艰险、奋勇抗击、保家卫国的故事也逐渐地展现在了我的眼前。
新时代的瓷都网络达人
在多次的聊天和采访当中,我发现翁奶奶身上的闪光点远远不止如此,从工作岗位退休后,翁奶奶退休不退岗,成为了珠山区小巷讲堂的一名宣讲员,进小区、进校园、进机关单位,义务宣讲800多场,她将抗美援朝战场上的红色故事和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通过宣讲传递给了更多的人。
翁奶奶经常笑称自己是一个时髦的“80后”,退休后的生活丰富多彩。她喜爱看书,自己小小的工作室中,摆满了书籍,她热爱摄影,成为了景德镇市摄影家协会年龄最大的新会员,自学拍照摄影技巧,在各种活动上都能看到她拿着相机,穿梭在人群中的身影。最令人惊讶的是,翁奶奶还会经常上网,熟练地掌握各种软件。她把自己拍摄的照片和视频通过网络传到了自己的论坛主页。“程成你看,我的粉丝已经有8000多个了,好多人在下面给我点赞留言。”翁奶奶熟练地打开电脑向我介绍着自己的社交论坛。我很惊讶,或许对于年轻的新闻工作者来说,拍照摄影、网络冲浪似乎看起来并没有什么难度,但对于一位耄耋之年的老人来说,却是需要无与伦比的热爱和日复一日地坚持才能做到的。
太平盛世新时代 神州曼舞映山红
翁奶奶的网名叫“映山红”,寓意着坚定信心、永不言弃,也寓意着对祖国繁荣昌盛的美好的祝福。翁奶奶说“我最喜欢和你们这些年轻人做朋友,和你们待在一起,我感觉,我这个老太婆还不老!”翁奶奶与时俱进的学习精神不也正是我们新闻人所需要的嘛!
我们常说,“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作为地方县级融媒体中心的新闻工作者,我们也许没办法像中央主流媒体的记者们一样,能够有机会,在国家重要决策和重大事件的报道中体现自己的价值。我们身在基层,经常会面临许多烦琐、枯燥而又细碎的新闻事件,如何在点滴生活中发现普通人的闪光点,挖掘镜头背后的故事,我想,那便是要掌握新闻采访的真功夫,扎实锤炼本领,践行脑力、笔力、脚力和眼力,不断学习和积累真才实干,通过平凡普通人的视角,记录家乡的变化,祖国的发展,时代的进步。
2023年,是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但遗憾的是,翁奶奶在这个春天因为突发疾病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人生中有很多遗憾是再也无法弥补的,我们为翁奶奶拍摄的影片,也成为了她最后的一段影像。而对于我来说,至今也没能和翁奶奶留下一张合影,成为了我最大的遗憾。
在2022年第四季度江西好人发布会仪式上,给她的致辞是这样写道:年少立志报效伟大祖国,耄耋之年传承红色基因,太平盛世新时代,神州曼舞映山红。翁奶奶,您在我心中,就是那朵永远盛开的映山红。翁奶奶,我将带着您对我的祝福,坚守心中的新闻理想,用镜头捕捉社会光影,用笔尖记录耀眼瞬间,用话筒去传播友善,在讲好珠山故事,成为一名“好记者”的路上不断前行。
我们的滚烫人生
二等奖获得者:乐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汪嘉琪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来自乐平市融媒体中心的记者汪嘉琪,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我们的滚烫人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