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2025年哪套邮票发行?

乐活   文化   2025-01-16 22:50   辽宁  

随着时间的脚步,2025年纪特邮票已经发行两套,许多人表示已经没有期待了。但是绝望之中,还是可以有点希望。

熟悉我们团伙作案经历的小伙伴都清楚,往年都会写一些对于新一年邮票发行计划的解读,但是因为身体原因和个人经历,所以对于2025年就没有进行解读。

但2025年纪特邮票发行两套之后,“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在不用考虑价值的情况下(反正也没有),小编团伙抛砖引玉主观,主观,十分主观的对以下几套邮票,有些许兴趣。



《楚辞》



按照目前的消息,《楚辞》这套邮票应该会延续《唐诗三百首》《宋词》《元曲》和《诗经》的发行模式进行发行。

本来这套邮票应该按部就班设计,我们团伙不会对其有这么高的关注。但有两点需要提及,首先《楚辞》作为开创中国浪漫主义先河的作品,其每一篇辞赋中都包含了大量文字,如何筛选这些代表作?如何处理这些文字,其与邮票画面相契合,这就很考验设计功力;另外一点就是安徽武王墩楚墓的考古发掘:

过往展现荆楚文化,其中多会选择以楚墓帛画、五大夫遂墓出土的丝织品为主,但这些文物有一个重要问题,作为武王墩墓主人的楚考烈王,其生活时间与屈原的生活时间是有重合,两人甚至都有可能有见过面。那么这套将发行的邮票,是否会出现武王墩出土文物?是否会采用其纹饰作为版张配饰?





“挂像英模”



作为人民军队成立近百年历史上,产生无数英烈的代表形象,从1996年开始悬挂英模画像,到2018年为止,共评选出了十位挂像英模:

这对于中国邮票来说绝对具有划时代的一套邮票,过往以人物为主的邮票多是展现解放前就有功勋的英烈人物。改开之后发行的邮票,仅有雷锋为建国后的英模形象(焦裕禄解放前就有领导劳工暴动和支前)。而这套邮票所展现的不仅有朝鲜战场上的黄继光、邱少云;对于80后 90后印象深刻的还有“98抗洪”的李向群;“感动中国”的林俊德等等。

很多人会联想到二十年前发行的“大将”邮票,一身戎装,整齐划一的让人印象深刻。两套同为军旅选题,枚数相同的情况下,是否会产生借鉴。其是会采用原本画像?还是会重新绘制?



《数学之美》



过往中国对于表现数学这门基础学科,基本都是以数学家作为表现,各位应该都知道最近的“赛博对账”,数学好已经成为“会种菜”之后的种族天赋了,民间沟通中美两国民族的桥梁。


那么这套邮票选择在3月14日“π日”发行,势必会侧重以公式、模型为表现主体,就标志这套邮票会贴近广大青少年生活日常。

鉴于这类邮票设计都比较抽象,所以这套邮票只要不是那么抽象或者公式后面放算筹、算盘、算经就可以,加之这套邮票面值为三种,其能否成为新一代PC神票,很值得期待...



《世界文化遗产——北京中轴线》



“北京中轴线”纵贯北京老城南北,始建于13世纪,是世界上最长的城市轴线。“北京中轴线”由古代皇家宫苑建筑、古代皇家祭祀建筑、古代城市管理设施、国家礼仪和公共建筑以及居中道路遗存等五大类遗存共同组成,其选址、格局、城市形态和设计体现了《周礼·考工记》所记载的理想都城范式,展现了中国古代王朝制度和城市规划传统,见证了北京城市的发展演变。

这次在“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周年发行邮票,可见对其的重视程度。因为“中轴线”包含15个遗产点,这次仅仅发行五枚邮票,单独表现基本不可能。其会如何展现这个贯穿古今的中轴线?其是会单纯展现古建?还是展现人与建筑的和谐共生?



《故宫博物院建院一百周年》



假如说按照“故宫博物院”系列邮票发行模式发行,以建筑物作为表现主体还好猜测,但是这次以《故宫博物院建院一百周年》为题发行邮票,并且这套邮票就2枚,如何表现这一百年从帝王衰败的权利中心,饱受殖民者的贪婪,再到新时代属于人民的博物院历程,这种涅槃重生确实相当考验设计能力。不知道其是否会采用古今对照来表现新旧交替?是否会出现国宝文物的身影?之前发行的“丝路文物(三)”“篆书(二)”会其是否会选择收藏在故宫的文物进行选题预热?


各位小伙伴,你们期待哪一套邮票的发行呢?下方评论区见!


8090集邮

来源|中国邮政

排版|8090集邮

欢迎转载 注明出处



8090集邮
欢迎各位集邮的小伙伴关注我们,特别是80后90后及00后青年集邮爱好者。本平台为公益平台,指在扩大中国青少年集邮,交流集邮心得,传承中国集藏文化。希望各位多多活跃,为中国集邮的未来尽自己的一份力。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