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非虚构|理科生+舞台剧=?走进物理学院原创舞台剧《邓稼先》创作背后的故事

教育   2025-01-10 08:52   天津  

      理科生+舞台剧?这一看似毫不相关的组合,在天津师范大学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却成为了现实。近日,舞台剧《邓稼先》在第二届天津大学生戏剧节的舞台上圆满落幕,并荣获精品原创单元三等奖。师大物理学院学生用他们的热情和才华,为观众呈现了一场视觉与心灵的盛宴,以一场精心编排的原创舞台剧向科学家致以崇高的敬意,弘扬科学家精神,通过美育与德育深度融合,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大思政课”。从筹备到现在,8个月的时间,参演学生们从最初的放不开、不好意思,到最后的真情投入、成功演出,展现了天津师范大学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以文化人、创新“科学教育+”的育人理念。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团队创作背后的故事。

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

2021级本科生

施芷妍

《邓稼先》原创舞台剧编剧之一

非常荣幸能够在邓稼先先生诞辰100周年之际,作为编剧参与创作舞台剧《邓稼先》来致敬为我国核事业作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剧本以邓稼先的妻子许鹿希撰写《邓稼先传》为线索,以邓稼先一生的讲述者、旁观者和亲历者的身份,从爱国情、友情、爱情等多维角度去刻画一个真实可感的科学家邓稼先的形象,希望能够在这部舞台剧中充分展现科学家精神的时代化、中国化,助力培育青年科技责任感。

我平时也喜欢看舞台剧,所以我对这一门艺术形式其实并不算陌生,但是亲自参与创作的过程中还是遇到了许多困难。我希望通过这个作品能够把邓稼先“人化”,而不是“神化”,我们进行了大量的资料搜集与深入研究,力求每一个场景、每一句台词都能贴近历史,同时又不失艺术感染力。最终决定进行多维角度塑造,通过赴美深造、毅然回国、接受任务、投身研发、患癌离世等场景塑造一个真实可感的科学家邓稼先形象,揭开我国核事业背后的科学家的动人故事。

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

2022级本科生

李爽

青年邓稼先扮演者

与在大屏幕前观看影视作品不同,亲身演绎、身临其境,方知当初邓稼先先生处境之危机、抉择之不易,也被他隐姓埋名、无私奉献的精神深深触动。其实在最初老师找到我并建议我扮演青年邓稼先的时候,我内心是充满了犹豫与不安的。演戏对我而言,似乎很遥远,我担心自己的演技不足以还原这位伟大科学家的风采,更怕自己在镜头前的表现会是对邓稼先先生的一种亵渎。但是老师和同学一直在鼓励我勇敢尝试,我也试着翻阅了很多邓稼先先生的资料,深深的被邓老师的精神折服,所以我决定勇敢尝试一次。

事实证明,这次尝试我毫不后悔,这会是我一生都难以忘怀的尝试。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不再只是单纯地模仿,而是用心去体会邓稼先先生在每一个关键时刻的心境变化。从最初面对科研难题时的冥思苦想,到决定隐姓埋名、投身国家核事业时的毅然决然,再到成功研制出原子弹后的淡然与自豪,每一个场景都让我深刻感受到了科学家那份深沉的家国情怀。在演绎的最后一刻,我内心充满不舍,也更明白了坚持与担当的意义。作为物理师范生,科普实践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未来我将继续以科学家精神为指引,创作更多喜闻乐见的作品宣传科学,让更多人热爱科学、崇尚科学。

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

2022级本科生

孙铭延

许鹿希扮演者

在塑造许鹿希这一角色的深度探索中,我仿佛穿越了时空的界限,亲身经历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许鹿希,这位伟大的女性,她不仅是邓稼先先生的伴侣,更是他背后坚实的支柱。在塑造她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邓稼先先生为了国家的物理事业,甘愿隐姓埋名、无私奉献的伟大情怀。与此同时,许鹿希默默承担起家庭的重担,用她无尽的温柔与坚韧,全力支持着丈夫的家国大义,这份深情与牺牲,让我动容不已。” “我深刻地认识到物理不仅是知识的探索,更是一种使命的担当。

作为物理师范生,我们肩负着培养下一代物理人才的重任。这次参演让我更加坚定了在物理教育道路上前行的信念。我会将邓稼先先生及其家人所展现出的精神融入到未来的教学中,激发学生对物理的热爱,培养他们的科学精神和家国情怀,让更多的学生了解物理之美,投身物理事业,为我国的物理教育事业添砖加瓦,不辜负这份荣誉,努力传承先辈的精神火炬。

本期编辑:校学生会宣传部

继之青年
让思考成为习惯 领读师大新生活 ——共青团天津师范大学委员会官方微信订阅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