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芳经典电影三部曲】北京电影制片厂 - 青春之歌

体娱   2024-12-19 12:02   陕西  



电影《青春之歌》,北京电影制片厂1959年摄制,崔嵬、陈怀皑执导,谢芳、康泰、于洋、秦怡、于是之主演。影片改编自杨沫的同名长篇小说,讲述了知识女性林道静几经周折与磨难最终走上革命道路的故事。


1935年,著名诗人光未然在报纸上发表了诗歌《五月的鲜花》,在北京汇文中学担任数学教师的东北籍作曲家阎述诗被这首小诗深深地感染,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连夜谱曲。在国破家亡的危难时刻,这首歌曲从校园传向四面八方,成为鼓舞抗日士气的战歌。电影《青春之歌》选用了这首歌曲作为影片的插曲。


从小说到电影


《青春之歌:从小说到电影》
作者: 杨沫 / 崔嵬 / 陈怀皑 / 等
出版社: 中国电影出版社
出版年: 1962-7
页数: 449
定价: 2.70
装帧: 精装
统一书号: 8061-994



最早提出把小说《青春之歌》搬到银幕的是上海电影制片厂的导演、杨沫的妹夫蒋君超。在小说单行本出版前,他就表达了改编的愿望并得到了杨沫的同意。蒋于1958年3月完成了剧本初稿,上影厂也将其列入拍摄计划,由沈浮执导,演员也做了安排。但是,由于小说单行本出版后产生巨大影响,改编工作也受到各方面关注。当时文化界的领导周扬希望杨沫亲自来改编剧本,由杨沫所在单位北京电影制片厂来拍摄。杨沫本来不愿意,但经过北影厂及文化部的领导反复劝说,她只好服从组织安排。得知这个消息后,上影厂派蒋君超进京活动,要求维持杨与蒋的原协议。最后,由电影局出面裁决,拒绝了上影厂的要求,《青春之歌》正式确定由北影厂拍摄,崔嵬、陈怀皑执导。

其实,当小说还在报纸上连载时,导演崔嵬就产生过将其搬上银幕的想法。接到任务时,崔正在进行《老兵新传》的后期工作,他一口气读完了整部小说,再次被那些情节和人物所激动,特别是他也参加过北京学生运动,书中情节的历史情况都是他所熟悉的,人物的情感他也完全能够理解。

作为国庆十周年的献礼片,该片得到北京市委支持,只花了五个多月就拍摄完成。但是,在影片送审时,中宣部副部长陈伯达提出了否定意见,指责该片有小资产阶级情调,这让主创人员很紧张。不过,周恩来、陈毅、彭真等领导对该片给予了积极评价,使该片得以顺利上映。

•谢芳原名谢怀复,参加工作后改名叫谢方,因为《青春之歌》制作电影字幕时误把她的名字写成“谢芳”,她就将错就错把名字再度改为“谢芳”。


•该片上映后,很多人通宵达旦排长队买票,有的影院干脆24小时轮转放映该片。


•片中运用了一些抗战前的革命歌曲,如《松花江上》、《救国军歌》、《五月的鲜花》烘托气氛,但这些歌曲写于1935年至1937年之间,晚于电影中表现的年代。对此,主创人员认为这些歌曲反映的是抗战爆发前的整个历史阶段,所以不算违背历史的真实。


•谢芳89大寿(2024.11.1)




黑暗的年代,世道离乱,人的尊严和生命比纸还贱。拥有悲苦人生的中学生林道静(谢芳 饰)一度试图蹈海自杀,关键时刻却被来自北大的余永泽(于是之 饰)救下,从此她的人生有了曙光和转机。因不满校方对学生运动的态度,林愤而辞职,辗转来至北平见到了余永泽。几经周折与磨难,两个有情人终于走到一起。无奈随着局势的风云变幻和长时间近距离的相处,林和余二人的思想分歧越来越大,在一次集会上,林邂逅共产党人卢嘉川(康泰 饰),她从对方手中得到许多进步书籍,共产主义的先进思想也让她恍如大梦初醒一般,渐渐明了存在于世的意义,以及人生奋斗的方向。从此,林道静走上了一条极不平凡且充满危险和考验的革命之路……


电影传奇-青春之歌 五月的鲜花







高清版



音乐365
没有音乐的世界是荒芜的世界,没有音乐的人生是平庸的人生。音乐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生命更丰盈。来吧,我们一起听音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