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中国—东盟公共卫生合作论坛“气候变化与健康”分论坛成功举办

文摘   教育   2024-07-05 11:05   北京  


    

    全球气候变化日益加剧,新德里高达50°C的高温、巴西南部的洪水和加勒比海的毁灭性风暴让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气候变化正加速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在6月底举行的世界卫生组织第77届世界卫生大会上,通过了首项关于气候变化与健康的决议。该决议敦促成员国承诺采取“脱碳”和“环境可持续的卫生系统、设施和供应链”;国家卫生部与其他国家当局在环境、经济、卫生、营养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开展多部门合作;有效调动来自多边开发银行、气候基金、卫生基金和“创新来源”的资源。

    在第二届中国—东盟公共卫生合作论坛上,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以“气候变化与健康”为主题举办了分论坛。论坛重点围绕极端气候变化事件的风险评估、构建有韧性的卫生系统、早期预警体系建立等话题,邀请东盟各国公共卫生领域的专家、政府官员、气候变化专家共同探讨气候变化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及应对策略。国内外气候变化相关研究机构和政府部门的代表、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师生等50余人参加了本次论坛,论坛由公共卫生学院刘珏教授主持。

Victor C W Hoe教授发表主旨演讲

    马来亚大学社会与预防医学系主任Victor C W Hoe教授强调了亚洲和大洋洲在应对和适应气候变化所作出的努力。他指出,通过加强科学研究和国际合作,特别是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提高公共卫生政策效力方面,可以有效降低疾病传播风险和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同时,他也强调了区域间合作的重要性,呼吁各国政府和民间社会共同努力,应对日益严峻的气候变化挑战。

黄存瑞教授发表主旨演讲

    清华大学万科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副院长黄存瑞教授在演讲中深入探讨了气候变化对公共卫生的多方面影响。他指出,社会决定因素和环境变化对健康的影响,特别强调了气候变化对人类健康的直接和间接影响,如极端天气事件、传染病扩散及营养不良等。他还提到了全球和中国在气候变化与健康研究方面的进展,包括早产风险、疾病负担和公共卫生系统的韧性建设。黄教授呼吁加强公共卫生教育和政策干预,以有效应对这些全球性挑战,尤其是在教育体系中增加气候变化与健康的课程和教材,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应对能力。

王建教授发表主旨演讲

    王建明教授的演讲探讨了空气污染对结核病的影响。他指出,空气中的PM2.5和有机农药可能通过影响DNA甲基化和细胞因子水平,加剧结核病的发病风险。王教授的研究显示,这些污染物在肺部积累,可能促进结核杆菌的活化,尤其是在健康卫生条件欠佳的地区。这些发现强调了改善空气质量在预防传染病中的重要性,为制定针对性的公共卫生政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陈仁杰教授发表主旨演讲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陈仁杰教授的发言聚焦于发展中国家中高温对妇女和儿童健康的影响。他的研究选择了遭受家庭暴力的妇女和患贫血病的儿童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陈教授指出,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温度上升,这种趋势南亚等地区尤为显著。研究显示,高温不仅增加了家庭暴力发生的风险,还加剧了儿童贫血的发病率,而这些影响在贫困地区尤为突出。他的团队利用大数据分析和模型预测,揭示了温度升高对这些健康问题的直接关联,呼吁进一步的干预措施和政策制定,以减少这些负面影响。

蔡闻佳教授发表主旨演讲

    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蔡闻佳教授在会议上分享了柳叶刀倒计时报告的重要内容。报告从2016年起追踪气候变化对全球和亚洲健康的影响,强调了高温、极端天气传染病和健康的直接影响。蔡教授还特别关注了亚洲在全球气候变化影响中的显著角色,指出了地区内不同省份在应对气候变化和健康适应性方面的差异提出了包括城市绿地扩展和能源结构转型在内的应对措施,并呼吁政策制定者更多关注健康因素,推动健康为核心的气候行动。    

张振宇助理教授发表主旨演讲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张振宇副研究员讨论了中国医疗行业的碳排放问题,指出医疗行业在全球排放中的显著地位。他通过百余家医院的能耗数据构建数学模型,估算了全国医疗卫生行业运行阶段的碳排放总量,并指出我国医院在运行阶段产生的碳排放中存在医院等级、医院类型和地域性的显著差异。张教授提出了建立零碳医院标准的倡议,呼吁加快采取行动减少医疗行业的碳足迹、提高医疗行业气候韧性,并强调国际合作在此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Oulavanh Sinsamphanh教授发表主旨演讲

    老挝国立大学环境学院助理教授Oulavanh Sinsamphanh在演讲中介绍了老挝所面临的气候变化挑战。老挝地处东南亚,地形多样,气候变化带来的干旱、洪涝和滑坡等灾害频发,对农业生产和人民健康造成严重影响。老挝政府高度重视气候变化的适应和应对措施,特别是在灾害风险管理和早期预警机制方面,致力于提高水资源的可及性和卫生条件。Sinsamphanh教授呼吁国际社会加强合作,支持老挝在应对气候变化、减少碳排放、增强气候适应能力方面的努力,以保护老挝人民的健康和生活环境。    

Arthit Phosri教授发表主旨演讲

    泰国玛希隆大学环境健康学系助理教授Arthit Phosri在演讲中指出,气候变化影响水资源、疾病和心理健康。提升适应能力和卫生体系韧性可以减缓这些影响。他强调,居民绿色空间通过改善空气质量、管理水资源和促进社交互动,显著提高环境、社会和经济韧性。绿色空间还能增加房地产价值和降低能源成本例如在泰国城市绿地如公园可显著提升居民的精神健康和工作满意度。 因此Phosri教授呼吁将绿地纳入城市规划,以增强社区健康和气候适应能力。

孙庆华副研究员发表主旨演讲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环境健康风险评估系孙庆华副研究员的演讲聚焦于极端天气如热浪、寒潮对健康的影响及应对措施。指出,全球气候变暖导致这些事件频率和强度增加,对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等疾病造成显著影响。孙庆华所在团队开发了基于温度阈值的早期预警系统,实地应用效果显示潜力巨大。未来,他们计划扩展研究覆盖更多复合极端天气情境,同时提升对脆弱群体的保护措施,以应对全球变暖带来的健康挑战。

黄薇教授主持“气候健康和卫生体系韧性”圆桌讨论

    论坛的第二环节为圆桌讨论,北京大学环境研究所所长黄薇教授主持,讨论嘉宾包括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处项目官员姜晓朋博士,首都医科大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副主任孙生志教授,以及广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苏莉教授等。专家们围绕“气候健康和卫生体系韧性”展开了深入讨论,分享了各自的看法与见解。

“气候健康和卫生体系韧性”圆桌讨论,顺时针方向分别为姜晓朋博士,苏莉院长,孙生志教授

    黄薇教授强调了近年来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对各国的挑战。她指出,今天的讨论不仅强调了国际社会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共识,还突出了东盟地区和中国在相关研究上的重要成果和挑战。

    姜晓朋博士代表世界卫生组织中国办公室分享了世卫组织在全球环境健康行动计划中的角色。他强调了世卫组织近期提出的气候变化与健康行动计划的重要性,并呼吁各国在政策转化和领导力建设上加强合作。

    苏莉院长从广西的实地案例出发,介绍了气候变化对慢性病和急性病的影响。她的研究显示高温天气对精神病和脑卒中患者入院率有显著影响,提出改善弱势群体居住条件的紧迫性。

    孙生志教授则重点讨论了全球多中心研究的重要性,特别是在评估气候变化对健康影响时的方法学挑战和策略。他强调了跨学科合作和全球证据的强化对于制定有效政策的必要性。

圆桌论坛环节

    讨论的最后阶段,与会专家们一致认为,未来需要提高全球卫生系统的韧性,建立极端气候的预警体系及气候变化事件的风险评估,重视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心理健康问题,同时加强对健康系统领导力的培养和投入。他们还提出了加强数据收集和标准化处理的需求,以支持未来更深入的研究和政策制定。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全球卫生系
宣介学系的最新工作与成果、展示师生的精神风貌与形象、分享领域的前沿资讯及发展,促进公众的积极关注和了解,加强学界的互相交流与合作。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