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属于中国人的浪漫又火了!
11月29日,耗时四十多年的大工程,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也是中国第一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空白区锁边“合龙”,最后的点位在新疆和田地区的于田县,当地很多老乡都积极参与到了最后的工作中,把近3万株的植物种下,种的是什么呢?玫瑰!
据报道,塔克拉玛干附近的村民们一共种下了10万棵玫瑰,有网友动情评论:“锁住3046公里沙漠边,‘死亡之海’的最后一公里,我们走花路。”
官方数据显示,至今我国已经累计完成造林保存面积4.8亿亩、治理沙化土地5亿亩、治理退化草原12.8亿亩,工程区内森林覆盖率增幅由5.05%提高到13.84%。森林覆盖率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8.6%,跃升至24.02%,难怪民间有说法是“巴西砍多少,我们种多少”。
玩笑话是这样说,但其实挑战治沙并不简单,尤其是流动沙漠。据悉,“流动沙漠”是指在定向风的作用下,沙漠的移动趋势倾向于风吹的方向,不断迁移的沙漠。以新疆巴州且末县为例,作为一个四周被沙漠包围的小城,人口只有7万多,沙漠以每年3~5米的速度向该地逼近。历史数据显示,且末县旁边的车尔臣河就曾经因为风沙逼迫三次改道。
除了流动性大以外,塔克拉玛干沙漠最大的特点还有大——沙漠面积相当于江苏、浙江、福建三省面积之和。而沙漠边缘地带往往是沙化程度更重、立地条件更差的沙化土地。
为了啃下这块“硬骨头”中的“硬骨头”,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以锁边为重点,通过生物治沙、工程固沙、光伏治沙对沙漠南缘空白区锁边。
策勒、叶城、皮山、且末、民丰、于田,每个沙漠锁边重点地区,都有光伏项目。(以下整理引自智汇光伏)7月12日,和田地区沙漠锁边光伏治沙项目集中开工仪式举行,于田民丰沙漠锁边350万千瓦、皮山沙漠锁边80万千瓦光伏治沙项目开工建设,标志着和田绿色能源与生态治理领域迈出坚实步伐,吹响了沙漠锁边光伏治沙行动的冲锋号。预计投资144亿元,建成后每年可为电网提供清洁电能约71亿千瓦时。新疆新华和田地区皮山县80万千瓦光伏治沙项目预计投资29亿元,建成后每年可为电网提供清洁电能约14亿千瓦时。2024年7月19日,由中广核集团有限公司承担的和田地区策勒县80万千瓦防沙治沙锁边项目工程正式开工,该项目是策勒县沙漠边缘阻击战锁边固沙工程重要组成部分。为打好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策勒县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全力推进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锁边固沙项目,有效遏制境内土地沙化荒漠化趋势,坚决筑牢绿色生态屏障。今年,策勒县防沙治沙治理面积33.85万亩,其中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实施锁边工程生物治沙28.45万亩,光伏治沙2.4万亩,工程固沙3万亩。7月12日,新疆新华和田地区皮山沙漠锁边80万千瓦光伏治沙项目开工仪式在皮山县举行。和田地委副书记、行署专员马合木提·吾买尔江出席仪式并宣布项目正式开工,副专员杨关勇参加仪式。项目位于和田地区皮山县科克铁热克镇境内,规划建设装机容量为80万千瓦的光伏电站,场址区域太阳能总辐射年辐照量5494.212MJ/m2,光资源丰富。光伏场站配套建设1座220kV升压站,平均年设计发电量14.28亿度,年均发电时数1296小时。9月29日,叶城县130万千瓦光伏治沙工程开工。该项目由塔里木油田塔西南勘探开发公司、农发投资(长春)有限公司两家公司共同建设,总投资约54.34亿元,占地面积3.9万亩。其中:农发投资(长春)有限公司治沙任务2.1万亩,装机规模70万千瓦;塔里木油田塔西南勘探开发公司治沙任务1.8万亩,装机规模60万千瓦,建设工期8个月,项目建成后,预计年均生产绿电20.5亿千瓦时。该项目位于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这是中国第一大沙漠、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中心建成的首个大型集中式光伏电站项目,属光伏治沙生态项目。因项目地处流动沙漠中心,为确保光伏发电设备安全和沙漠环境治理,本项目将种植140余万平方米草方格,面积达2103亩,实现板上发电,板下治沙改土,减缓沙丘流动,减少水分蒸发,以利于固沙植物存活,切实为光伏电站保驾护航。项目占地3916亩,装机容量10万千瓦,共有32个光伏方阵,配有储能装置。年发电量约2.1亿千瓦时,每年节约标煤约6.03万吨,年减排二氧化碳约13.21万吨,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也为我国在流动沙漠中心建设光伏清洁能源提供有益参考,积累了宝贵经验。
光伏治沙,又被亲切地称为在沙漠里“种太阳”。用一句话来概括“光伏治沙”的基本原理其实很简单,就是:板上发电、板下修复、板间种植。
巨大的光伏板不仅可以发电,还可以降低地表风速、减少风蚀作用,起到稳定沙土的作用。光伏板下的土地还可以通过种植耐旱植物或作物,用根系将沙土固定在地表,实现了发电、农业增收、治沙三合一。
具体来说,首先,光伏组件吸收了沙漠地区得天独厚的太阳光线并将其转化为电能。同时这些组件在沙漠中起到了遮挡日照的作用。这种遮挡降低了沙漠地面的温度,减少了水分的蒸发和晚上结露。
其次,光伏板下的空间也为规模化种植提供了可能。有新能源企业便亲身实践成功,其利用光伏板下空间构建双层生态,种植出了西红柿、马铃薯、西瓜等有机蔬菜瓜果。
最后,光伏电站的建设方式有助于固结沙漠。通过螺旋打孔机灌注柱桩或直接采用金属螺旋桩制造桩基,光伏电站能够稳固地扎根于沙漠之中,有效防止了沙丘的移动和侵蚀。
如新疆洛浦县的万亩“光伏+农业”综合治沙项目基地,就能看到成片的太阳能光伏板。
就在12月12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会议中还提到,要加快“沙戈荒”新能源基地建设。
5月17日,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办公室发布《关于有序推进光伏治沙项目开发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其中指出,在保护好生态的前提下,将光伏开发与传统治沙相结合,开展光伏治沙项目建设,对于推进生态治理和实现双碳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要高度重视,按照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协同推进的总体思路,共同做好规划布局,因地制宜、科学有序实施光伏治沙项目,有效支撑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全力推进防沙治沙高质量发展。其中还提到,鼓励推广扦插式钢架桩基或螺纹钢制桩基,以及大跨度柔性光伏支架,合理设置光伏阵列间距和下沿高度。据不完全统计,光伏治沙每年减碳已远超800万吨!可见,光伏治沙带来的是经济与环境保护的双重意义,尤其在节能减排上成效卓越。
同时,对于曾经饱受风沙肆虐之苦的各族人民来说,也终于不用再担心家园被沙漠侵袭了。
↓点击阅读原文,报名加入【光伏盒子年度VIP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