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止焦虑最好的方法:提高容错率

创业   2025-01-25 20:27   河南  

在生活中,许多人都希望不犯任何错误。


但在管理学中,有一种概念认为:当犯错难以避免时,可以思考如何将犯错的后果降到最低。这就是所谓的“容错率”。


很多时候,困扰我们的并不是生活本身,而是一味追求完美。


不要过于苛求自己,学会提高容错率,生活才会有更多可能性。


01
“容错率”低的人,活成了易碎品


《反脆弱》一书中写道:“很多人遇到一些不如意的事,就变得像玻璃球。一旦掉到地上,就会摔碎成一地。”


在人的一生中,总会遇到一些挑战,面临一些压力。


容错率低的人,在遭遇变故的时候,往往无法适应或接受,而最终使自己落入深渊。


英国诗人哥尔德斯密斯说过:“人生最大的光荣,不在于从不失败,而在于能屡仆屡起。”


高容错率的人,大多是“摸着石头过河”的人,一路探索,一路成长。


要想成为一个真正强大的人,就要看清自己的能力边界。


降低期待值,允许自己出错,才不会产生过多的焦虑。


大量心理学研究已证实,完美主义心态容易导致抑郁和焦虑,降低生活质量。


一个人对结果的期待越高,一旦发展偏离预期,便会唤醒心底的焦虑与恐惧。


人生本就充满了起伏,失败才是生活的常态。


我们虽然无法掌控结果,但可以掌控自己回应结果的态度。


提高人生的容错率,就是选择怀抱一颗平常心,应对天下无常之事。



02
停止焦虑的良药:允许自己出错


哈佛大学积极心理学家艾伦·兰格曾进行一项研究,探索开放态度对公众演讲焦虑的影响。


实验将参与者随机分成三组,并要求他们进行演讲:


A组的参与者被告知“出错是不可接受的”(完美主义);

B组的参与者被告知“出错是难以避免的”(自我原谅);

C组的参与者被告知“演讲中可能会出现错误,甚至可以尝试更多意外错误”(好奇开放)。


结果,C组的参与者在演讲中感到最舒服,最不焦虑,并且得到了观众们的高评分。


之所以是这样,是因为这组参与者已经把完美主义抛在了脑后,只是专注于他们的表达,这样才能好奇地去探索其经历本身。


这个实验很好地说明了:


出错并非是我们避之不及的丑事,一旦错误发生,我们也不应只以自我安慰来应对。


出错还可以是值得鼓励和庆祝的,它甚至能让人表现得更加出色。


智者最珍视的,永远不是结果本身,学会探寻结果背后的价值,才更能够帮助自己越走越宽。


从某种角度来看,失败亦是一种成功。


能够定义结果价值的,永远不是外界的标准,而是自己的内心。



03
人生的乐趣,在于“体验”本身


正如梭罗在《瓦尔登湖》中所说:“生活不在于拥有,而在于体验。”


一个优秀的“生活家”会享受生活中的一切,而不是执意要成为“梦想家”。


对于任何事情来说,体验过程远比得到一个满意的结果更值得重视。


高容错率的人往往更懂得充分享受事情本身,活在当下。


许多事情,在做的过程中就已经实现了它们的意义。


生命这趟列车,所有人的终点都一样。因此,让过程尽可能多彩一些,才不枉此生。


不要给自己设定那么多理想中的结果,只要认真地朝前走,路上的每一步都是收获。


有时候,在尝试的过程中就已经获得了足够多的灵感与经验。即便事情的结果不如预期,同样也能让人受益匪浅。


因为胜算机率小而拒绝开始也等于放弃了与“奇迹”不期而遇的机会。


给自己多一点耐心去感受体验本身的乐趣也是为了让更多可能性流进自己的世界。


与其止步不前、陷入焦虑,倒不如学会放松、顺势看看沿路风景、寻找柳暗花明。


拥有松弛感、提高容错率即是抵抗焦虑最好的办法。

商道思维
一个聚百万人脉的老板圈子,每天为中小老板提供企业管理,营销,创业案例分析,商业最新资讯,亲子教育,家庭幸福和谐,正能量等文章,欢迎订阅,每天免费学习!已有36万商界精英阅读关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