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教育史上,曾有过这样一个奇迹:
学校没有一座高楼,却大师云集,人才辈出。
明明是“最穷大学”,却被誉为“中国教育史上的珠穆朗玛峰”。与哈佛、剑桥、耶鲁齐名而毫无愧色。
林语堂评价它:物质上,不得了!精神上,了不得!
杨振宁说:它是他中国最好的大学。
后世人赞它:“讲台上,人人是大师,讲台下,则是未来的大师”。
相信不少读者已经猜到了,它就是中国历史上“最群星闪耀”的大学——
西南联大。
在它存在短短8年时间里,诞生了:
2位诺奖得主,4位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8位“两弹一星”元勋,170多位院士……
以及上百位霸占历史、文学、外语的人文大师。
惊人教学成果的背后,离不开它豪华的师资力量。西南联大校长梅贻琦说过,“真正的好大学,不在有大楼,而在有大师”。
翻译泰斗许渊冲老先生回忆说:
那时国文课真是精彩,中国文学系的教授,每人授课两个星期:闻一多讲《诗经》,陈梦家讲《论语》,许骏斋讲《左传》,刘文典讲《文选》,唐兰讲《史通》,罗庸讲唐诗,浦江清讲宋词……
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下,年轻学子们还能津津有味地听课、读书,可见大师们的授课内容有多精彩绝伦、妙语连珠。
如果你也梦想一睹朱自清、闻一多、钱穆、雷海宗等清华北大的教授风采;
亲身感受属于汪曾祺、许渊冲、杨振宁等泰斗级学霸的快乐。
小编建议你,一定不要错过这套能够全面还原西南联大课堂风采的教科书合集。
《西南联大通识课》系列丛书
西南联大成立85周年定制版
出版史上,首次整理编校了陈寅恪、张荫麟、冯友兰、朱自清等15位西南联大著名教授的作品和讲义。
一共7本书,包括文学、国史、哲学、诗词、文化、古文、国学等。
短短一节课的内容,就抵得上普通人读10本书。
《红楼梦》的真实创作动机,究竟是什么? 楚汉之争的始末,到底是怎样的? 魏晋南北朝,为什么多出风流人物?
从蒲松龄的《聊斋志异》讲到明末农民起义和清初闭关政策;
从明朝锦衣卫和东厂的权力高低,讲到自古以来的“君臣距离”。
张荫麟、雷海宗、陈寅恪、吴晗四位教授,把5000年历史拆开了,揉碎了,讲给你听。
朱自清、罗庸、闻一多等六位先生主讲文学课,道出了朝代更替与文学作品之间千丝万缕的关系。对普通人理解古典名著简直不要太友好。
既是绝版教科书,也是难得一见的文学瑰宝。阅读价值、文学价值、收藏价值,都是教科书中的瑰宝之作。
豆瓣评分高达9.5,可见大家对它的喜爱和认可程度。
有人说,书中很多观点是从未想过的,见解新颖、醍醐灌顶。
有人感慨,如获至宝!
对成年人来说,它圆了我们一个关于西南联大的旖旎长梦。
大师们对学问的问真、对研究的务实,教育风格和内容上的自由奔放,都能让你读到心潮澎湃、如痴如醉。
喜欢历史、文学、诗词的读者,直接闭眼入。增添深厚的学识和文化涵养。
对孩子来说,也是一套再合适不过的“通识教育大餐”。
读国史课,可以帮孩子系统地梳理从夏商大事、周朝兴起,一直到大明帝国、清朝盛世。
读诗词课,就如“亲临”朱自清、罗庸的课堂,聆听大师们目光独到地剖析唐诗、宋词。
读哲学课,懂得什么是“知行合一”,对自己的人生也会有新的领悟。
想想看,如果孩子在9~16岁的求学黄金期,就能读到当年2位诺奖得主、8位“两弹一星”元勋大学时才接触的教科书,哪怕每门课只读懂一两篇,都能终身受益。
不到一顿火锅钱,就能近距离“聆听”大师们的精妙讲义,真的很划算。
还将随书附赠精美藏书票1枚、“西南联大校徽”印章1枚、金属校徽1枚、西南联大优秀学生名录1份。。
想要拥有深邃的思想、过人的心智、深厚的艺术品鉴力,这套书真的别错过。
凝聚数十位大师的毕生心血
读一页,而受益一生
七七事变后,战争全面爆发。当时清华、北大、南开三大学府也没能幸免。
为保护文化命脉,三千师生徒步3200多公里,历时68天,终于抵达昆明。
由这三座高等学府共同组成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正式成立了。
硬件条件虽然艰苦,但西南联大的师资水平,却是如今任何一个学校都无法企及的。
据统计,1941年在西南联大任教的教授中,90%以上都有留学经历。
他们既接受过传统文化的教育,又与世界学术前沿接轨。
有集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诗人于一身的陈寅恪这样百年难见的人物;
也有当代哲学家、教育家冯友兰;历史学家吴晗;一代宗师钱穆。
还有我们都很熟悉的:钱钟书、沈从文、朱自清等文坛大家。
这也是为什么8年时间里,西南联大弦歌不辍。
培养的人才比战前的北大、清华、南开三所大学加起来还要多。
这一切的一切,都离不开老师的博古通今、学富五车的学识和底蕴。
大师虽已远去,庆幸的是他们大部分的教课讲义得以保留下来,变成了大家眼前的一本本珍贵的书籍。
打开它,仿佛就能重回到那一排低矮的校舍里。听大师们谈古论今,传道解惑。
“西南联大”就不再是一个遥远的历史名词,而是刻在我们心上的一记旷世绝响,一段不朽传奇。
自由、包容、豁达、浪漫
9~99岁都能读,每个人都能获益
西南联大的课,有多吸引人?
陈寅恪讲国史,就连其他教授都会来蹭课。国学大师吴宓风雨无阻,堂堂必到。
同行的还有朱自清、季羡林……学生都管陈寅恪叫“太老师”、“教授的教授”。
拿到这套书,我第一时间就读了他讲的国史课,用八个字形容: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他讲李唐先祖的来源、安禄山集团的民族构成都有新颖、独到的认识和见解。
季羡林曾回忆说:寅恪师讲课,如他写文章一样,先把必要的资料写到黑板上,然后再根据材料进行解释,考证、分析、综合。对地名和人名更是特别注意。
他的分析细如毫发,如剥蕉叶,愈剥愈细,愈剥愈深,然而一本实事求是的精神,不武断,不夸大,不扭曲,不断章取义。 他讲课仿佛引导我们走在山阴道上,盘旋曲折,山重水复,柳暗花明,最终豁然开朗,把我们引上阳关大道。 读他的文章,听他的课,简直是一种享受,无法比拟的享受。
汪曾祺专门写过一篇文章,回忆闻一多老师的课。
他说,闻先生能把相当枯燥的课题,讲得让人感受到一种美,思想的美、逻辑的美,才华的美。
读到《文学课》上闻一多讲杜甫的句子,读得我热泪盈眶。他说:
在书斋里,杜甫自有他的世界。他的世界是时间构成的;沿着时间的航线,上下三四千年,来往地飞翔。 他沿路看到的都是圣贤、豪杰、忠臣、孝子、骚人、逸士——都是魁梧奇伟、温馨凄艳的灵魂。 久而久之,他定觉得那些庄严灿烂的性命,和生人一般实在,而且渐渐活现起来了,于是他看得见古人行动的姿态,听见古人歌哭的声音…… 你便能够理解他当时不可一世的气概: 性豪业嗜酒,嫉恶怀刚肠。脱略小时辈,结交皆老苍。饮酣视八极,俗物皆茫茫。
诗一般的语言,写透了“诗圣”杜甫内心的气概和风骨。读起来实在酣畅淋漓,回味无穷。
难怪汪曾祺都说,听这样的课,徒步穿过一座城,也值得。
自由、包容、豁达、浪漫。阅读这套书,你会知道什么是教授的教授,大师的大师。
它让孩子知道:读一首诗,不只是弄懂它的意思,而是读懂诗人的本心;
学一段历史,不止是记住时间、地点、事件,而是通晓当时朝代背景下的来龙去脉。
读书,不止是读书。更是读人、读事、读时代的磅礴。
选篇范围广、知识含量宏深
它是中国文化命脉的“定海神针”
咱们这套书,选篇范围非常广。
从罗庸讲隋唐五代文学、雷海宗讲中国古代外交,陈寅恪讲唐代政治制度,朱自清讲唐诗宋词,到冯友兰讲汉代儒学、清代思想……
文化+国史+诗词+古文+文学+哲学+国学,7门课。
横跨中文系、历史系、哲学系,三大领域。
知识含量如高山深海,难以用数字来衡量。
从这套书里,你可以看到别处读不到的学术见解、历史剖析,可以看到前无来者的自由独立学术精神。感受大师静坐听雨、刻苦求学的风骨和榜样。
筛选100多种底本,精心编校3年,勘误500余处,保证内容的纯粹、完整。
“爱马仕橙”礼盒装,简约、时尚,兼具怀旧质感。
书中还插入了多幅西南联大老照片+大师照片,带你走进那个魂牵梦绕的大学。
▲开头插入西南联大纪念碑文,记载了西南联大的建校始末。
其中“违千夫之诺诺,作一士之谔谔”意思是:不做唯唯诺诺的人,做诤谏之士。
仅凭这句诫训,就值得把这整套书都搬回家读十遍!
有人说:国之不灭,源于国魂之不灭;国魂之不灭,源于教育之兴盛;教育之兴盛,源于教师之修养;教师之修养,源于风骨之长存;风骨之长存,源于文章之长存。
要想国魂不灭、风骨长存,最好的方式就是多多阅读这样,凝结着先辈们智慧结晶、不废江河的论著。
库存每分钟都在减少,时间一到恢复原价,喜欢一定趁早入手。
原价406元,现在限时特惠价仅需199元。就能让你穿越时空,重回联大课堂,感受大师风采。
西南联大通识课套装 (套装7册)
还将随书附赠精美藏书票1枚、“西南联大校徽”印章1枚、金属校徽1枚、
怎么买!买!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