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人生有三苦”。
一苦是你汲汲营营,却始终求不得;
二苦是你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得偿所愿,却发现不过如此;
三苦是你轻言放弃,历尽千帆后,回首发现原来它那么美。
得不到,不满足,不甘心,所以人生才会那般痛苦。其实归根究底不过是“贪欲”二字罢了。
钱多了还想更多,官大了还想更大,出了名了还想更出名。人的欲望,就像一个无底洞,怎么也填不满。
烦恼由心起,凡境皆心造。
这一生,若我们一直困在这两个字里,那么注定是无法快乐的。
大千世界,红尘万丈,人是何其的渺小。这世上总有一些人,一些事,是我们永远也无法得到的。
看淡,放下,人生才会快乐。
就像李商隐所言“世界微尘里,吾宁爱与憎”,这两句出自他的《北青萝》。
夕阳落入崦嵫山中,我去探访一位独自住在茅屋中的僧人。树林落叶纷纷,不知僧人住在何处?沿着寒云缭绕的山路,盘曲而上,不知走了几重。夜幕降临,僧人在茅屋中独自敲磐诵经,闲适的靠着一枝青藤与他交谈。
这是他在入山拜访名僧,顿悟人生后所写的一首诗,应该算是他最有哲理的一首诗了,你可以不会背,但至少要读一遍。
夕阳西下,诗人独自一人进入山中,去拜访一位住在茅草屋的高僧。
“茅屋”二字突出了僧人生活的简朴,而“孤”不是为了突出僧人的“孤独”,而是为了渲染其住地环境的清幽,以及僧人甘于“孤独”、超脱世俗的精神。
虽然还未见到僧人,但从作者笔下不难看出,这定是一位清修苦行的得道高僧。
诗人沿着寒云缭绕的山路盘曲而上,随风飘落的黄叶铺满了山路,在这幽深的密林中,诗人四处张望,却始终找不到僧人的住处,那曲折的盘山路都不知走了几重。
这里连用两个问句“人何在”、“路几何”,突出了僧人住处的偏僻幽静,与开头的“孤僧”相对应,进一步表明僧人远避红尘的清高形象。
而山路如此崎岖,诗人却迎难而上,也表现了诗人求佛问道之决心。
接下来的颈联写的是他历尽千辛万苦,见到僧人的情景。
夜幕降临,终于到达僧人的茅屋前,宁静的夜里传来他独自敲磬诵经的声音。
等他诵经完毕,诗人才进屋与之交谈,只见他倚着一枝藤,闲适而安然。
“初夜”一词点明诗人到达茅屋的时间,他是黄昏进山,而此时已是夜里,再一次强调了高僧住处之幽深。
在这荒山野岭,高僧独自居住,却仍不忘诵经,他对佛的虔诚可见一斑。
两人交谈了什么,诗人没有说,只是以“闲”和“藤”来突出高僧的那份淡然情态。
“藤”是指藤条做的手杖,僧人的清苦不言而喻,可是这样清苦孤独的生活,他却能安之若素,怡然自得,高僧的形象就此跃然纸上。
也许是和僧人交谈后,豁然开朗,也许是为高僧的闲适淡然所折服,诗人最后顿悟人生:大千世界都在微尘里,人又何尝不是呢?
这是高僧给李商隐的启发,而李商隐又以诗的形式,启迪了后世无数人,这便是诗词的魅力。虽然李商隐在这次访友中,顿悟人生,写下一首诗道破人生真谛,但其实他这一生其实都没有真正的放下。无论是仕途,还是爱情,他一直看不透,放不下,所以才会那般痛苦。“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朝来灞水桥边问,未抵青袍送玉珂”……
这世上很多事情都是说来容易,做来难。但即使再难,我们也该学会看淡,放下。人生无需过于执着,选择了,努力了,坚持了,便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