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主流·高端
刘海莹
原全国会展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
刘海莹先生历任北京五洲大酒店总经理、北京五洲皇冠假日酒店副总经理、北京国际会议中心总经理和国家会议中心总经理。刘海莹先生在酒店和大型会议中心工作时间超过30年,在国际会议和展览业领域拥有骄人的工作经验和理论水平。受全国会展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委托,刘先生牵头研制的《会议分类与术语》国家标准于2014年8月1日正式实施,这是国内会议业的第一个国家标准。著有《会议中心的设计、运营与管理》(2012年1月出版,合著)、《海观会展》(2016年7月出版)。
新质引领智慧场馆数字化
文|刘海莹
本月举办的第四十四届中东海湾信息技术展(GITEX Global 2024)华为推出了全新智慧场馆园区解决方案,利用AI技术推动建筑和园区加速进入智能时代,驱动智慧园区的管理运营模式转型升级。
回顾十余年前,智慧场馆尚存在于概念探索阶段。笔者在同各互联网及技术大厂沟通智慧场馆时,最大痛点是场馆管理人员不懂互联网技术,互联网技术人员不懂会展业务,各自觉得与对方沟通是对牛弹琴。时至今日,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已由2010年的4%上升至2023年末的13.5%,据国家信息中心估算,2025年有望超过17%。伴随战略性新兴产业迅速发展,数智赋能社会千行百业,华为、中通服、商汤、京东、腾讯等一众企业均涉足会展产业链中,助力相关领域进行智慧化、数字化升级,智慧场馆成为会展业融入国家数字经济发展浪潮的必要环节。
智慧场馆数字化是一项长期战略而非短期投资。智慧场馆数字化升级转型,不同于主办方针对会展活动的数字化。场馆涉及到建筑硬件智能化和管理服务软件数字化两大方面,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及财力。考量数字化投入成本与未来业务收益匹配的前提下,会展场馆数字化建设是一项长期发展战略,会展场馆需要立足长周期及全视角,结合城市宏观环境、会展业发展情况及自身定位目标进行顶层设计、分阶段持续演进。尽可能避免资金投入后,业务收益无法支持运维成本导致”被动闲置”,目前技术更迭速度如此之快,闲置就意味着落后。今天的“超前闲置”就意味明天“落后淘汰”!
智慧场馆数字化是一项管理课题而非技术课题。很多场馆在考虑数字化时,先从主办方视角或者会展活动视角出发。笔者认为,场馆数字化应立足场馆自身发展定位、管理现状及目标,通过场馆内设备、物资、人员、事务数字化全联接,切实从管理降本增效、服务体验提升、业务增值创新去规划数字化转型战略。场馆数字化需从提升组织能力着眼,让数字化融入组织文化,激发全员创造创新力,提升内部管理效率。内部效率提升必然会简化与外部主办方及参展参会者沟通流程,进而带来服务体验的提升。例如,有些场馆设计的垃圾分类智能化系统,可对各区域产生的垃圾量进行实时统计、分析,对垃圾分拣、清运行为进行全面监管。这一智能化系统的应用,间接助力了主办方打造零碳展会的目标。
在此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人才是场馆数字化升级的关键所在,数字化实践需要具有数字思维的团队去推进。2021年,国务院印发《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提出,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到2025年要超过15%;到2035年要达到25%。2022年,党的二十大首次把教育、科技、人才一体部署,教育系统积极,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也就是说,未来十年是科技应用加速普及、全民科学素质加速提升的十年。如果会展场馆错过当下数字化赋能和转型阶段,错过打造数字思维团队的黄金时期,十年之后可能无法跟上社会、科技和人才发展步伐,成为数字化“真空地带”,不再具有经济价值和社会就业吸引力。
智慧场馆数字化是一个基于组织内部又打破组织边界的过程。会展场馆在开展业务同时,可以有效联动周边产业资源、链接会展业上下游资源,借园区或商圈之势进行内容传播、话题管理及精准推广,扩大会展业溢出效应,甚至可以说,智慧场馆是链接智慧城市的“应用端”,这也是华为突破场馆范畴推出智慧场馆园区解决方案的原因之一。
智慧场馆走向数字化实践深入阶段,以新质生产力提升管理效能,向新而行,未来会展业必将往高而攀。
中国会展综合报道
编辑 | 焦圣媛
更多精彩请关注 中国会展 视频号
杂志订阅垂询
李阳 15911105717 (同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