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测算,春节假日8天期间,宿州市共接待游客481.83万人次,同比(2024年)增长18.94%;实现旅游收入302089万元,同比(2024年)增长21.34%;游客人均消费达630元/天,旅游餐饮、节日购物、非遗民俗、近郊游览、返乡交通、电影及KTV等文化娱乐消费贡献较大,其中文化领域观影消费较2024年增长25.78%。
具体来看,结合移动、联通手机大数据监测情况分析,本次春节假期,游客、旅客到访宿州市较多的省份(前5)为江苏省、河南省、山东省、浙江省、广东省;较多的省内地市(前5)为淮北、合肥、淮南、蚌埠、亳州;相关手机监测数据,均为在宿州境内停留超过6小时的人员。热门景区,宿州新汴河景区接待游客15.1万人次,萧县皇藏峪国家森林公园接待游客4.1万人次、门票收入157万元,宿州野生动物园接待游客3.3万人次、门票收入201万元,宿州市植物园接待游客5.4万人次,埇桥西山花海接待游客2.7万人次,埇桥五柳景区接待游客2万人次,灵璧农博、奇石、虞姬、钟馗等景区累计接待游客3万人次;宿州南翔云集、宿州吾悦广场、宿马绿地衢坊街、砀山古城等特色街区,年俗氛围浓厚,累计接待游客近50万人次。
春节期间,市文旅局围绕“欢欢喜喜过大年”主题,聚焦群众多元化消费需求,推出“文化+旅游”主题产品,不断丰富新春文旅产品供给,涵盖文艺演出、文博展览、非遗展演、民俗踩街、年货庙会、主题公园演出等,受到了群众的欢迎。举办“文旅惠民促消费 欢欢喜喜过大年”宿州市2025年春节主题文化和旅游活动启动仪式暨非遗年货节活动,指导各县区全面开展春节主题文旅活动。新汴河景区举办2025年新春非遗灯会,活动从1月23日—2月12日,持续21天,场地面积约20万平方米,可游览面积约6万平方米。配套非遗民俗表演、汉服花灯巡游、亲子手工坊等活动,此次活动共招商160家,商户人员300人,演出及后勤工作人员约300人,直接带动就业人数约600人,截至2月4日,灯会已接待游客量约10万人次,营业收入190万元。灵璧县举办“2025中国·灵璧农文旅电商嘉年华”系列活动,组织非遗产品展销等,活动现场近3万人,带动消费300余万元,虞姬文化园、奇石文化园、钟馗文化园举办“蛇来运转 共赴新程”等各类新春主题文化活动,渔沟镇、朱集镇、下楼镇等乡镇举办民俗庙会,带动周边乡村游;砀山梨小萌欢乐果园开展“梨园•浅雪逸韵”冬日“雪”景主题活动,举办各类活动44场,拉动消费56万元,吸引游客量达1.35万人,举办“年货大集”、民俗年货节等促消费活动,组织砀山唢呐、四平调戏曲、年画剪纸等非遗项目展演;泗县举办“万像奥莱街区非遗民俗展演”,“蟠龙山首届新春国潮文化节”,春节期间接待游客约2万人次;皇藏峪景区举办多场抛绣球活动,并设置春节打卡点,岱湖旅游区举办冰雪节等活动。砀山县组织文旅企业、餐饮行业、商超发放消费券1.6万张,推出景区门票优惠、酒店住宿补贴等政策惠及游客0.8万人次,带动消费42万元。
据不完全统计,春节期间全市共举办各类文旅促消费活动180场次,吸引消费者超60万人,直接拉动消费近4800万元。
春节期间,全市共开展各类群众文化活动230余场,惠民人次超过20万。其中,开展“村晚”活动68场,惠民人次达6.39万;开展“送戏进万村”活动36场,惠民人次约2万;开展“赏年画过大年”活动34场,惠民人次达0.5万;开展图书阅读活动62场,惠民人次达6.6万;开展“百场黄梅唱响百家景区”活动2场,线上线下观看人次达0.5万;市文化馆组织开展了2025年宿州市民春晚、宿州市少儿春晚等群众文化品牌活动,市图书馆举办了乙巳年蛇文化主题展等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线上线下活动。
推出“非遗贺新春 赶个年味集”宿州市2025年非遗年货节活动。指导县区依托本地丰富的非遗资源,开展“欢欢喜喜过大年”“非遗贺新春”等2025年春节系列活动12场次,如,灵璧县“非遗”亮相2025中国·灵璧农文旅电商嘉年华;泗县举办2025年“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民俗展演系列活动;萧县举办“非遗贺新春——赶个年味集”新春非遗系列活动;砀山县和埇桥区先后开展“书香里的年味”“体验拓印之美 传承非遗文化”“瑞蛇启新 印刻美好”春节非遗拓印活动,让人民群众在浓浓年味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扫码关注
带你发现更多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