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救援基层行|从成长到成就,这支力量不一般!

文摘   2024-09-02 15:30   内蒙古  

在“应急救援基层行”网上主题宣传活动启动首日

记者来到了位于北京西郊的
国家地震紧急救援训练基地

该基地建成于2008年,建有建筑坍塌、狭小空间、隧道、管道等训练设施,为救援指挥员、搜救人员、社会力量等提供培训,同时也为社会公众、中小学生等提供沉浸式灾害体验。

打造这一基地的是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以下简称“搜救中心”)。这个名字听起来可能有点陌生,但你一定听说过2023年万里驰援土耳其地震灾区的中国救援队,以及中国第一支获得国际认可的国际重型救援队——中国国际救援队(对内称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

2023年,中国救援队驰援土耳其地震灾区

搜救中心,正是这两支专业队伍的重要组成和技术支撑单位。在多次救援行动中,搜救中心都承担着现场搜救、技术支撑和通信、装备、后勤保障工作,为救援队圆满完成救援任务贡献重要力量。2004年成立以来,搜救中心先后派人执行了四川汶川地震、甘肃舟曲泥石流、青海雪崩等11批次国内救援和印度洋大海啸、巴基斯坦洪灾、莫桑比克热带气旋、土耳其地震等15批次国际人道主义救援。

2023年,李立在土耳其地震救援行动中执行国际救援协调任务

除了积极参与应急救援工作,搜救中心还在“向外辐射”。

2023年10月,国家地震紧急救援训练基地正式挂牌“一带一路”地震救援培训基地,在此之前,每年也有多个国家前来搜救中心训练交流。

“但这有一个发展过程”,搜救中心国际救援与合作部部门负责人李立介绍,在队伍建设前期更多是学习国外的技术,经过经验积累以及自我能力的提升,大约在2010年后,搜救中心开始向国外辐射,提供国际应急救援能力培训服务。

同时,搜救中心也在“向下延伸”,面向基层开展“应急救援第一响应人”培训。

搜救中心应急搜救部工程师高博伟谈道,“对于很多灾害来说,基层的自救互救是非常重要的”。“以地震为例,在地震发生后的24小时内,大约80%到90%的人是由当地人自己救出来的。”李立介绍。

“应急救援第一响应人”课程涉及灾害形势评估、灾害现场危险识别与管理、简单的搜救技术、基本的生命救助方法等方面,从2010年开始在国内推广,已累计培训人数近万人次,力求提高基层防灾减灾能力

推荐阅读



点击查看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栏



点击查看党纪教育专栏


点击查看防汛抗旱专栏


点击查看安全宣传“五进”专栏

来源:应急管理部

内蒙古自治区应急管理厅
内蒙古自治区应急管理厅官方公众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