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啦!“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快来查收2025年全国大学生“三下乡·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邀约!

职场   2025-01-07 19:58   江苏  

故乡遥,何日归?

回肠一似桑乾水,万转千盘绕故乡。

山悠悠,水悠悠,心中不尽是乡愁。
回家的路,是心中最温暖的期待。

回家,我们可以做什么?

这一次,我们诚挚邀约

2025年全国大学生
“三下乡·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
就在你的家乡!

在你记忆中最熟稔的地方

一大批政务实践、企业实习、兼职锻炼岗位

以及特色实践活动已经就位

归来吧!少年!

来一场与家乡的“实践”重逢

用一次生动的社会实践

留下最珍贵的青春纪念!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将习近平总书记五四青年节对全国广大青年寄语精神、《论党的青年工作》、《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第一、二卷)作为实践育人的重要指引和生动教材,进一步动员引领青年学生在投身基层建设、服务家乡发展中坚定信念、增长本领、作出贡献,现面向全国高校学生开展2025年“三下乡·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有关事项如下。


一、活动主题

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

二、活动安排

以2025年寒暑假为集中活动时间且兼顾日常

三、活动目标


充分发挥市县区级团委“生源地”作用,通过争取政策、建立机制、完善保障、扩大覆盖等,构建县区级团委组织实施、高校团委宣传发动、校地各方密切协作的工作格局,帮助推动共青团实践育人工作成效持续增强。

四、活动原则

1. 坚持为党育人。把握思想政治引领这一首要任务,注重帮助和引导学生树牢理想信念、提高社会化能力,激发投身基层、服务家乡的深厚情怀,推动共青团实践育人工作深度融入高校“大思政课”建设。

2. 把准工作定位。把握基层所需、青年学生所能,主动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大局,帮助和引导学生立足专业专长参与实践、服务基层,并树立和强化正确就业观。

3. 强化协同联动。与学校思政课建设有机衔接,加强与“大学生就业实习计划”、“青年实干家”计划以及各地招才引智等工作的协同联动,推动高校与地方实现人才共育、平台共建、成果共享。

4. 实现双向奔赴。通过活动开展,健全县区团组织与本地大学生常态化联系、与有关部门单位长期合作等机制,为学生了解基层民情、运用所学所长创造条件和平台,促进大学生在外求学成才与服务家乡发展的双向奔赴。

五、活动内容


主要从3方面开展:
1. 岗位实习实践。开展政务实践,组织学生深入机关单位、群团组织、乡镇街道等政务一线,从事民情调研、公共服务等日常事务,增进对国家治理体系运转方式的了解。开展企业实践,匹配学生专业与岗位需求,组织学生深度参与企业日常运营管理。开展兼职锻炼,组织学生到乡镇街道、村(社区)等基层团组织兼任团干部、参与实岗锻炼。
2. 乡情民情考察。开展家乡发展观察,组织学生深入开发园区、农业科技园区、特色产业基地等,了解家乡产业布局和发展规划,感悟家乡发展变化。组织学生深入田间地头、村屯农家,密切联系群众,了解国情民情,加深对家乡的真挚情感。倡导文化宣传交流,组织学生运用网络新媒体,宣传家乡文化,推广家乡物产,讲好家乡生动故事。
3. 服务家乡建设。助力乡村振兴,组织学生开展生态保护、文明倡导等,助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服务基层治理,聚焦温暖社区、活力社区、美丽社区、和谐社区建设,力所能及地参与基层治理日常工作。组织学生立足所学专业,为乡村规划、艺术设计、文化传承等家乡事业发展建言献策。开展公益服务,组织学生在村、社区活动中心和青年之家等场所,开展科学普及、扶弱助残、课业辅导、自护教育等服务工作,在春节和寒假期间侧重开展关心关爱青少年活动,用心用情解决青年急难愁盼问题。

六、工作要求

1. 加强组织宣传。各地各高校有关团组织依托新媒体平台开展宣传、发布信息,提高学生及家长的知晓度。各高校要推动“返家乡”“三下乡”同部署同动员同总结,鼓励通过主题团日、社团活动、总结分享会等形式,同步做好宣传动员、政策解读、培训指导、经验总结。
2. 争取支持保障。各省级、地市级团委加强指导协调,力争出台有关政策措施,为县区团委开展工作提供支持支撑。各县区团委主动向同级党委政府及组织人社部门汇报,争取政策支持,积极开发岗位,有条件的地方为学生适当提供公共交通补贴、餐补、保险等工作保障。
3. 强化过程管理。各县区团委在活动前加强宣讲培训和安全教育,在活动中坚守意识形态和安全稳定底线,做好安全应急预案,在活动后做好考核评价、跟踪联系工作,形成有效工作链条。鼓励各高校团委与相关县区团委建立日常联系机制,形成育人工作合力。

高校学生参与流程


1. 信息获取请关注“创青春”微信公众号和家乡所在地的省、地市、县区团组织微信公众号,了解“三下乡·返家乡”更多相关实践项目。
2. 报名申请。在“创青春”微信公众号的“社会实践”栏目入口登录“官方网站”—“社会实践活动报名入口”—“返家乡项目”按分类、区域搜索岗位信息,确认选择合适的岗位后,填报并提交报名信息,等待审核和系统提示信息,按信息指示开展后续操作。通过双向选择方式录取。(报名详细流程见附件)
3. 参加实践。返乡后按照当地团组织和用人单位要求,及时了解岗位、认知熟悉岗位、适应岗位,加强学习,高质量完成岗位任务;要遵纪守法、诚实守信、保守秘密,积极主动参与具体工作,彰显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的精神面貌和责任担当。
4. 记录成长。关注“创青春”微信公众号,将实践日记、体会制作成文案和短视频,通过后台留言方式参与投稿;及时与校院团委、指导教师、朋辈同学等分享交流,向更多的同学老师宣传展示自己的家乡。
5. 总结分享。做好实践总结思考,对返乡实践中形成的优秀成果可以邀请指导教师做进一步提升挖掘,转化成学术型实践成果或活动型实践成果。积极参加各级团组织开展的总结交流活动以及全国“返家乡”社会实践个人和团队典型事迹宣传活动。



地市级、县级团委发布岗位步骤


在“创青春”微信公众号的“社会实践”栏目入口登录“官方网站”—“社会实践活动报名入口”—“返家乡项目”,完成申请入驻、设置岗位信息、招募选拔学生、生成鉴定等。多渠道发布招募通知,通过与学生双向选择方式录取。(操作详细流程见附件)
鼓励地市级、县级团委聚焦地方发展需要、群众服务需求等具体任务,依托“全国社会实践管理系统”面向青年学生广发“任务榜单”,吸引学生个人或实践团队通过科技支农活动、开展志愿服务、制作文创产品、带动文旅推介、撰写咨政报告等方式,发挥大学生专业优势“揭榜攻关”,“地方发榜、学生揭榜”提升实践活动针对性和实效性。



投稿方式

1

编辑器推送

可通过秀米编辑器推送分享。

账号名称:

青年志愿者协会秀米账号:19941627076

秀米编辑器分享要求:

步骤一:推送编辑完成进行保存后,点击图片中的位置进行分享。

步骤二:完成步骤一后弹出下图页面,在相应位置输入秀米账号即可分享。

2

邮箱推送

可通过青年志愿者协会邮箱投稿。

邮箱地址:3444622730@qq.com

邮件名称:

发送邮件的日期+实践主题/专项+所属学院+团队名称。

邮件内容:

1.团队基本信息:团队名称、实践时间、实践地点、实践内容概述(300字左右)、负责人及联系方式(手机、微信、QQ等)。

2.推送图文原材料:Word形式的推送原文,并将推送封面、图片原图、视频成品及视频素材一同打包投稿,要求图片8-10张,画质清晰,不大于10mb,视频格式16:9,清晰度1080p。

点击下方
解锁各地实践详情

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

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

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

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

浙江省衢州市龙游县

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

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

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

浙江省嘉兴市海宁市

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

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

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市

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

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

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

浙江省金华市永康市

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

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

安徽省宿州市泗县

安徽省宿州市砀山县

安徽省安庆市迎江区

安徽省安庆市太湖县

安徽省芜湖市南陵县



若渴望知悉更多家乡

及其他地域的实践资讯,

速来关注 “创青春” 微信公众号,

一键尽览!

要是暂未觅得心仪岗位的同学,

莫要心慌,

全国岗位集成情报实时更新!

务必紧盯【创青春】微信公众号

后续动态推送哟~

激励政策

在2025年寒假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中,将依据活动内容的丰富程度、参与实践的深度以及投稿质量,选树个人与集体先进典型,激励大家在实践过程中,以实际行动不断创造青春价值,为家乡发展添砖加瓦,让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

以青春之名,赴家乡之约

愿经贸学子们踊跃投身寒假社会实践

在奋进新征程的道路上

凝聚青春力量,展现青年担当

期待大家在实践中不断成长

为家乡发展添砖加瓦

用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青年的使命与担当

往期·推荐

青马学院 | 校党委书记缪昌武为青马班学员上“开班第一课”

JVICer赏节气丨小寒已临,霜华渐凝

期末周“拍了拍”你,看完这篇就快去复习


来源丨创青春

责任编辑丨景佳辉、昝皓文、施梦乐

审核 | 徐燕、解文峰

经贸青年
共青团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委员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