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如下
专访天津宁河区委书记白凤祥:
在深度融合中探索生态+发展路径
七里海湿地来的新客。李文华摄
中国环境报:宁河区是如何通过环境质量改善推进珍稀物种保护和抵御外来物种侵入?
白凤祥:宁河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境内动植物种类突破600余种,主要集中在七里海湿地周边。“京津绿肺”七里海,是全球三大古海岸湿地之一、中国唯一的国家级古海岸自然保护区。
近年来,我们严格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七里海湿地保护的重要批示精神,先后投入资金140余亿元,统筹实施七里海湿地保护修复“十大工程”,湿地功能完整性、物种多样性、生态安全性明显提升。
一是重现天朗气清。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认真执行与周边地区联防联控机制,PM2.5浓度从2020年的53μg/m³下降到2024年的35μg/m³,四年时间下降了34%,近几年PM2.5浓度稳居全市前三,带动了七里海湿地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负氧离子达到1万个/cm3,是大城市中心区的100倍。
二是重现水净岸绿。结合深化碧水保卫战,强力实施河道“四乱”整治,推进境内河道水系全面贯通,劣V类水体全面清零,地表水水质全部达到V类标准,实现了出境水质优于入境水质。特别是七里海湿地,经过科学修复和精心保护,湿地年补水量超过8000万方、水域覆盖面积增长50%以上,水质已由Ⅴ类变为Ⅳ类,实现出境水质优于入境水质;湿地6.84万亩核心区水面、5.56万亩缓冲区土地均实现了集中保护管理,植被扩面增长3万亩,修复芦苇2.6万亩,湿地生态环境质量指数上升2.74,野生植物增加到162种。在此基础上,常态开展外来入侵水生动物普查,对于美国白蛾、松材线虫病等典型林业有害生物确立专项防治方案,加强地区联防联治,建强生物生态安全屏障,全区外来入侵物种占比控制在1%。
三是重现鸟类天堂。湿地栖息鸟类由182种增加至258种,国家一级、二级保护鸟类总量突破50万只,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东方白鹳经停数量超过全球总量的50%,多年不见的震旦鸦雀、文须雀等全球性濒危物种也重返湿地,更多的鸟儿在宁河驻足,鱼翔浅底、鸟语花香的美丽景象又回到了人们眼前。相关经验入选中央环保督察整改典型案例、全国推广,《七里海湿地生态评价指标体系》作为首创的单个保护地监测指标体系、为全国的湿地监测管理提供样本与参考。
中国环境报: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智能化、数字化方面宁河区取得了哪些成绩,未来又将如何进一步发展?
白凤祥:利用数字化、智能化手段进行生物多样性保护是未来发展的新趋势。近年来,我们坚持“人防+技防”相结合,与时俱进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举措,针对七里海湿地等重点点位,开发了天津市首个“天空地”一体化监测系统,引入动物AI智能识别、物联网技术,整合域内视频、声纹、环境等90余套监测设备,打造“终端传感设备—数据汇总平台—决策智慧超脑”生物多样性监测平台,并结合低空经济发展机遇,增购30余套巡护终端,完成低空通信网络布局,实现湿地44.85平方公里核心区内动植物、人类活动、生态环境等要素全天候、立体化监测。
同时,围绕精细掌握生态“家底”,在天津市率先启动生态产品目录编制,组建专业化核算队伍,形成《宁河区生态产品目录清单》,宁河区生态系统生态产品总值达到466亿元,做到了将无价的生态系统各类功能“有价化”,为进一步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价值转化提供了基础保障。
下一步,我们还将统筹搭建智能综合性平台,系统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在数字化与绿色化的深度融合中,守好生态底色、讲好生态故事、写好生态文章。尤其是用好低空经济产业发展优势,大力开发“低空+湿地巡检”“低空+河道巡检”等应用场景,丰富生态因子、动植物数据采集等监测手段,对水域、河道、苇地等不易监测区域进行智能巡检,动态分析土壤、空气、温度数据,实现对野生动植物高频次、常态化、无缝式值守巡护。同时,还将加快建设七里海国际湿地教育中心,依托AR、VR等数字技术,开发生态科考、科普教育、游憩体验等沉浸式场景,让群众“能感受、不影响,能体验、不破坏,能互动、不伤害”,增强全社会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共建共享美好家园。
七里海湿地的秋雁。李文华摄
中国环境报:宁河区如何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公众参与工作?
白凤祥:近年来,我们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围绕人人参与生态保护、共享共建美丽宁河,积极推进宣传阵地、志愿服务队伍等建设,逐步构建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企业实施、社会参与、多元共治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格局。
一是宣传宣讲全覆盖。聚焦基层农村受众特点,组建成立区、镇、村三级宣讲团,充分用好“区融媒体中心+区镇网信办+各类微信公众号+农村大喇叭”宣传矩阵,结合“4·22世界地球日”“5·22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等节点,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宣传活动,整理出版《天津七里海志》,着力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知识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受众超10万人次。特别是结合农村集市特点,在有350年历史的芦台大集,开设生态环保宣传点位,为群众发放环保购物袋、明信片等文创产品,通过泥土味、具象化的宣传形式,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走进大街小巷。
二是志愿服务全覆盖。深入开展树立文明新风三年行动,制定出台《关于健全宁河区新时代志愿服务体系的若干措施》,支持引导群众广泛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在册志愿服务队伍达到611支、志愿者人数达到10万余人,占全区人口四分之一以上。其中,创新成立的宁河区七里海生态保护志愿者联合会,是天津市唯一一家生态保护类志愿服务组织,联合会成员300余人,常态化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70余场次,受众1.5万余人次,已经逐步成长为七里海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坚力量。
日落七里海。戴宝光摄
中国环境报: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是做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经济基础,请问宁河区在这方面有哪些创新之举?
白凤祥:绿色生态是宁河的“金字招牌”,我们不能为了过“富日子”而毁了“金饭碗”,更不能守着“金饭碗”过“穷日子”。
近年来,我们突出“生态+”理念,实施了天津市首个生态资源综合利用项目、综合收益34.5亿元,逐步探索出了“生态+科创”“生态+文旅”“生态+农业”“生态+赛事”四条发展路径。
一是走好“生态+科创”之路。我们依托全国四大未来科技城之一的天津未来科技城,立足“北京研发、天津转化”智能制造产业基地定位,主动融入京津冀、服务京津冀,先后与北京大学、北京市通州区、中国民航大学等,达成了人才引育、成果转化、产业协同、园区共建等24项合作,大力发展新经济、新能源、新部件、新食品、新材料“五新”产业集群,2023年“链上”企业产值突破600亿元,今年以来落地新质生产力项目95个,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正泰集团、全球第五大风机企业远景集团落户宁河,形成了新能源风电机组、光伏组件、氢能存储等核心装备集群。最具代表性的是低空经济创新产业园,与中国民航大学合作盘活500亩闲置土地,吸引信天智行、交控科技、联合飞机等15家企业入驻,举办了2024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同期活动——低空经济应用场景发布会,湿地巡检、农业植保、园区物流等应用场景初步形成,应邀在深圳第八届世界无人机大会上作专题推介。目前正在与中央党校下属的大有数字科技合作,投资50亿元盘活2.6万平米的闲置方舱医院,打造低空经济产业算力中心,进一步丰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要素保障。
二是走好“生态+文旅”之路。宁河自古以来就是文化之乡,近300年建城史,涌现了“氢弹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于敏为代表的一大批历史文化名人。我们深入发掘文化资源潜力,围绕“生态+文旅”发展路径,挖掘包装了以运河文化、湿地文化为代表的10余种特色文化,高标准建设“市级乡村旅游示范片区”,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3D立体稻田画、获得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打造了“重走方舟路”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贝贝生态农场等20余处生态文旅点位,生态文旅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05%。今年中秋、国庆假期,还联动举办了香蟹节、马拉松、音乐节等万人规模的文旅活动,接待游客100余万人次、综合收入突破1亿元,创历史新高。
三是走好“生态+农业”之路。宁河是传统农业区,也是天津的“涉农涉生态区”,生态与农业是宁河的最大优势。我们聚焦高端生态农业方向,全面实施“米上牌、蟹上环、猪上市、果上贴”高质单品战略,变“论斤卖”为“论个卖”,变“土货”为“潮货”,有力带动了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增收致富。2023年农业总产值达到82亿元,成功入围“国家级乡村振兴示范区”创建名单,建成了天津市首个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首个新时代共同富裕示范基地,启动了天津市唯一的“种业强区”创建工作,培育了天津市面积最大的“稻蟹混养”基地,规划了天津市首个预制食品产业园,打造了全国规模最大的红瑶甘薯种植基地,带动形成了种稻、种蟹、种鱼、种猪、种苗等“5+N”优势种业,“津沽七里海”品牌享誉全国、销售收入突破2.5亿元。其中,红瑶甘薯种植面积占全国的1/4,荣获中国甘薯大会一等奖;小罐番茄酱直供“一带一路”国家,上半年出口额0.74亿美元、名列全国第一,宁河成为京津冀地区的精品“米袋子”“菜篮子”“蟹篓子”“肉铺子”。
四是走好“生态+赛事”之路。宁河是远近闻名的“体育之乡”“冠军摇篮”,体育人口占比达到45%,体育氛围热烈浓厚。我们坚持市场化筹备、专业化运营、精细化服务,按照“季季有赛事、月月有活动、周周人气旺”的目标,扎实做好赛事经济文章,在七里海湿地周边举办了12场国家级赛事活动,建成了全国第二座、亚洲第三座国家级竞赛标准的轮滑场地,形成了“六个一”赛事品牌,七里海半程马拉松8000个参赛名额、9分钟内全部抢光,环七里海自行车赛拉动客流超2万人次,5场国家级轮滑类赛事活动吸引来自韩国、澳大利亚等国家3000余人参赛,JCK觉城之夜线上平台观看人数超1000万人次,现场同步设置了农产品展销、文创售卖等业态,带动综合效益6000万元。
为宁河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