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见史延涛时,他友善亲和的笑容和东北人自带的幽默感令人印象深刻。当记者问及研发的相关产品时,他脸上的表情逐渐变得认真严肃,滔滔不绝地介绍着自己研发的阀类产品,展现出专业人员的专注与自信。
今年是史延涛入职瑞立集团的第25个年头,也是他离开家乡来到瑞安工作的第25年。2000年,史延涛大学毕业后通过校招踏入瑞安这座沿海城市,并在瑞立集团开启了自己的职业生涯。他从一个默默无闻的车间学徒起步,在车间里磨砺,仅用一年时间就迅速掌握了产品知识。凭借出色的表现,他很快就被调入技术部门。史延涛回忆道:“刚做技术员的时候,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算完成,自己都没有什么概念,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但我没有放弃,而是坚持不懈地学习。”他每天认真总结工作中的点滴经验,最终熟悉了产品开发的流程。从最初在项目中担任配角,到逐渐成长为能够独立承担全新项目开发的核心力量,史延涛用了20多年的时间。
史延涛主要研究商用车制动系统方向,包括行车制动系统和驻车制动系统,参与研发EBS单通道模块、EBS双通道模块、EBS挂车阀等电子产品。据了解,每开发一款产品,都有一套完整的流程。在前期策划阶11段,他不仅要在办公室画设计图,还要与车间紧密协作,确保生产环节能够准确理解设计意图。
零部件制作完成后,他还要迅速将其与图纸进行设计符合性校对,并转移到实验室开展严格的验证工作,这一步骤至关重要。在实验室的过程中,虽然说是以实验人员为主,但是因为是产品第一次实验,史延涛每天至少两次前往实验室观察产品性能,一旦发现异常,他便会迅速展开分析,从多个角度排查问题根源。
在产品研发过程中,史延涛也经常会遇到棘手的难题,方案迟迟出不来的时候,加班到凌晨是常事。作为技术人员,他深知时间就是效益,不想让产品研发周期在设计阶段耽误太久,“新产品早一点投放市场,就能早一点创造收益。”
史延涛告诉记者,每当看到路上或停车场里的汽车安装着自己研发的产品,并且能够安全平稳地行驶时,自豪感都会油然而生。为了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他始终保持着不服输的倔劲,除了每年参加杭州和上海的展销会,还时常在线上钻研国内外文献,时时刻刻心心念念的都是技术。这种“闲不下来了”的工作模式已经深深印刻在史延涛的大脑里。
多年来,史延涛累计完成市级以上产品项目10余项,凭借出色的专业能力,成功申请获得专利42项,其中发明专利多达9项。此外,他还发表了14篇高质量学术论文。
在技能传承与人才培养方面,他主动投身“传、帮、带”工作,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传授给年轻一代,为行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技术骨干。史延涛说:“平时我就经常鼓励年轻人去积极参加各类项目,要知道,每一个大项目都是由无数个小项目的经验积累而成的,他们终究会成为一名合格的产品开发人员。年轻人不要害怕犯错误,作为师傅我始终会在后面把关,帮他们解决问题,使他们尽快成长。”
跨越2000多公里,从沈阳到瑞安,,史延涛一步一个脚印在产品研发领域崭露头角,他勤于思考、勇于实践、敢于创新,让工匠精神在时代进步中焕发出绚丽的色彩。
励志!
你身边有这样的新瑞安人吗?
欢迎评论区留言
今日编辑:徐彬彬 今日责编:李雅
点个和
让更多人看到!
推送及时收到 先关注后星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