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有网友晒出田亮和叶一茜女儿森碟的照片
称其疑似下巴后缩
建议田亮夫妇及早进行矫正治疗
对此,田亮回复了网友们的关心
并表示
“最好的矫正正在进行中,需要些时间”
目前
田亮还发帖晒出了新年全家福
写道“相信我的小棉袄未来会越来越漂亮”
据悉
像森碟这样出现下巴后缩的患儿
在日常门诊中常见
下巴后缩即下颌后缩,是一种常见的颌面部发育问题,它不仅影响颜值,还可能对口腔功能和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下颌后缩,顾名思义,就是下巴相对于正常位置向后退了一步。从侧面观察可见明显的凸面形态,给人一种“下巴短小”或“没有下巴”的印象。如果颈部脂肪堆积,就可能出现我们常说的“双下巴”外观。这种情况,通常还伴随着嘴凸、牙齿前突、“龅牙”、唇闭合不全、“嘴包不住牙”之类的情况。
对于下颌极度后缩的人来说,气道可能也会变得狭窄,进而在睡觉时出现打鼾、呼吸暂停的情况,影响全身健康,需要引起重视。
一、照镜子时,观察侧面线条,如果鼻尖、嘴唇、下巴不在一条直线上,可能就是下颌后缩。自然状态下,嘴巴闭合时,上牙覆盖下牙过多,或者下牙明显向后退,也是下颌后缩的信号。
二、通过专业的头影测量分析,可以更准确地评估下颌与颅骨的关系,确定下颌后缩的程度。
导致下颌后缩的原因有哪些?
除了遗传性因素
后天因素不可忽视
据呼和浩特市口腔医院
正畸科主任医师咏梅表示
在婴儿时期
长期压着脸睡觉、嘬手等不良情况
可能导致下颌后缩❗❗
在儿童时期需注意口呼吸,长期口呼吸会导致下巴后缩。
还需注意儿童换牙时期。
在儿童换牙阶段,部分孩子会出现门牙过度前突的现象,即两颗门牙显著地向外突出。这种异常的牙齿排列会导致孩子在咬合过程中,牙齿极易咬到下嘴唇。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便容易逐渐养成吸下唇的不良习惯。当下唇长期承受这种异常的力量作用时,下唇的肌张力会明显增大,这将严重制约下颌的正常生长发育,最终极有可能发展为小下颌,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下颌后缩。
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下颌后缩?
早发现早干预。
据主任医师咏梅表示,家长需要细心观察孩子有无不良习惯,3岁多可到正规专业医院检查。
腺样体肥大导致的口呼吸等情况需要及时到医院治疗去掉病因。若存在咬合干扰,或者颌骨发育本身存在问题,比如闭锁颌等情况,就需要专业医生及时发现,并尽早进行矫治干预。
口呼吸贴、牙套、手术
各种矫正方法,怎么选择呢?
为了防止睡觉时不自觉地出现口呼吸
不少人会使用“口呼吸贴”
利用胶带将上下嘴唇强行黏贴上
对此,咏梅表示
它属于被动干预手段
用封口贴将嘴唇贴住,此时嘴唇并非主动收缩闭合。这就好比只是把两个物体简单粘贴在一起,而嘴唇周围的肌肉实际上依然处于放松状态。
所以,从本质上来说,封口贴对口呼吸问题的改善效果较为有限。
相比之下,唇肌训练才是更为有效的方式,它能主动锻炼唇肌力量,从而更积极地改善张嘴呼吸的状况。
一般情况下,下颌发育的早期矫正适宜在孩子13岁左右前开展。
一旦孩子年满14岁,生长发育高峰期逐渐过去,此时再进行早期矫正,效果往往难以达到预期。
13岁之后,通常只能采用固定矫治的方式进行掩饰性矫正。例如,当孩子存在牙齿前突的问题时,可以通过牙齿矫正技术将突出的牙齿往回收,或者对下颌位置进行适当调整。这种掩饰性矫正方法,主要是为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骨骼不协调的状况,从外观上起到掩饰的效果。
此外,如果孩子下颌后缩是因为下颌骨位置靠后,但发育基本正常,那么通过后期的矫正手段,仍然可以获得一定程度的改善。这就需要实施综合性矫治方案,即首先要明确下颌后缩的病因机制,然后依据不同的病因机制,精准制定并采取相应的矫治方法。
最后,给大家一个温馨小提示:下巴后缩患儿还不知看哪科的请注意,是正畸科哦!
丨来源:青橙融媒记者 杜拉罕
丨编辑:尚延蓉
声明:转载请注明来源于青橙融媒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