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作品说话|石柱“砫侃未闻”,陪你“侃侃而谈”

文摘   2025-01-10 17:05   重庆  

★ ★ ★

石柱县是巴国腹地,几千年来,巴人及其后裔在这片土地上创造了灿烂的文明,也留下了深深的历史足迹,大寨坎就是其中一个保存相对完整的历史遗存。


《这里是数千年大寨坎》记录了当地的文化人在大寨坎上抚今追昔、谈古论今的瞬间。没有刻意的导演、没有华丽的镜头语言,只是真实地表达了对家乡深深的爱!这是主创团队创作上的一次创新尝试,在选题上注重话题性,在拍摄时注重故事性、趣味性和知识性,在作品效果上追求可传播性。


今天,让我们一起关注石柱县融媒体中心的轻骑兵账号“砫侃未闻”,听他们侃侃而谈石柱大寨坎的故事……





石柱县融媒体中心《这里是数千年大寨坎》


作者手记


也许很土,但我们在用心记录


主创成员:秦险峰




因为热爱,从今年10月起,我们几个历史文化爱好者开始游走在土家山寨,随手以短视频的方式记录了石柱的历史文化,《这里是数千年大寨坎》正是其中之一,短视频播出以来,好评颇多,也让更多的人知道石柱,开始了解石柱,这对于我们来说,已然足矣。


巴国腹地多胜迹,深藏大山人罕识。石柱县曾是古巴国腹地,几千年来,巴人及其后裔在这片土地上渔猎生产、生息繁衍,创造了灿烂的文明,也留下了深深的历史足迹。巴盐古道、土家吊脚楼、龙河岩棺等珍贵的历史文化遗存早已为世人所熟息,但桥头镇马鹿山边的连接巴楚的重要古道——大寨坎却还深藏大山,罕为人知。10月中旬,应朋友邀约,记者一行数人来到桥头镇马鹿村,拜谒了慕名已久的大寨坎,并以短视频的方式记录了这一时刻。


刘伟阳老师世居桥头,又在桥头中学执教数十年,对桥头的历史文化也颇有研究,据刘老师介绍,大寨坎的这条古道是土家族的先民—巴人开凿的连通巴楚的一条大通道,自古以来巴地的盐巴、特产,由此运往楚地,楚地的粮食布匹运到巴地,促进商贸流通、文化交流、民族融合,是武陵山民族走廊的一条重要路径。


作为土家人的我身为记者行走田坎30多年,也研究巴历史文化多年,与同行民委民族文化研究所所长刘建平一样,对古迹有浓厚的兴趣,从中我们可以解读巴国的历史文化。


正是这样的组合,我们在大寨坎谈古论今。刘伟阳老师不愧是语文老师,可谓出口成章,把大寨坎的四季奇景描述得如诗如画,把当年这里的热闹讲得让人如身临其境。我们也在这里抚今追昔,并用镜头记录历史。


从山脚下到寨顶,大寨坎古道长约6公里,共有石梯9000多步。沿途的崖壁上,有自宋、元时期至今800多年整修古道的记录,以及古人留下的石刻题记20多处,石雕画像24处。沿途峭壁千仞、危崖百丈,自然风景也是美不胜收。古道的顶部,建有一道寨门,扼守住了古道的咽喉。


因为公路修建,大寨坎的入口已从以前山脚水边移到了桥头到中益的公路边,走在老路上,顿感古道分外陡峭,而且一边是绝壁,一边是悬崖,险峻异常,行走时必须步步小心。


大寨非常险峻,建在巴楚古道的悬崖绝壁之上,是扼守巴楚古道的一个咽喉,也是兵家驻守的一个军事要塞 。石柱古时候有很多寨子,大寨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关寨,被称为蜀中第二剑阁。


萋萋荒草掩古道,沧海桑田话今夕。千年桥头,桥头千年,在这片土地上,不论出现过多少风流人物,上演过多少荡气回肠的故事,都已逐渐被时光淹没,但大寨坎古道,却存留至今,用满身的岁月记忆,默默地诉说着悠远的历史。


没有精美的画面,没有华丽的技巧,只是几个土家人,用最朴实的语言讲述这里的历史,短视频也许很“土”,但我们对先人的追忆,我们对家乡的深厚感情确实很真,我们用心记录历史文化。

来源:重庆记协

监制:向阳

总编辑:刘小平

副总编辑:谭华英

执行主编:张俊杰

责任编辑:曾意欣
声明: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之外,推送稿件文字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凡石柱县融媒体中心所属平台作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更多精彩内容(点击即可读)

手机、平板购新补贴标准来了!还有更多福利→

政策加码 未来5年数字经济规模或达80万亿元

来“中国高速第一自驾营地” 解锁冬日浪漫

石柱发布
权威发布、最新资讯、便民服务,我们和您一起见证石柱的发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