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6日上午,中共吕梁市委宣传部、吕梁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组织召开“推动高质量发展 建设美丽幸福吕梁”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县市区专场第九场),柳林县有关负责同志介绍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市委宣传部主持日常工作的副部长 张建明:
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由中共吕梁市委宣传部、吕梁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组织召开的“推动高质量发展 建设美丽幸福吕梁”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今天是县市区专场第九场。我们非常高兴邀请到柳林县委副书记、政府县长燕明星,柳林县委常委、政府常务副县长李利民,柳林县委常委、政府副县长曹俊芳,柳林县政府副县长张耀东,柳林县政府副县长武丽云,柳林县政府副县长李喜平,柳林县政府副县长李海斌。
首先,请燕明星县长作介绍。
柳林县委副书记、政府县长 燕明星:
大家上午好!很高兴与我的同事一道,面对面向大家介绍柳林的情况。首先,我代表柳林县委、县政府,向大家长期以来对柳林发展的关心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柳林地处吕梁山西麓、黄河东岸,是山西的西大门,历史悠久、资源丰富,区位优势明显,自古享有“秦晋通衢”“小北京”的美誉。近年来,我们牢记领袖嘱托,坚定扛牢转型蹚新路的时代使命,聚焦市委“六位一体”和“20件大事要事”,全力稳增长、扩投资、促发展、惠民生,在爬坡过坎中奋力前行,在披荆斩棘中夺取成绩,美丽幸福柳林迈出坚实步伐。具体表现为“六个进一步提升”。
第一个提升,就是县域综合实力进一步提升。我们统筹发展与安全大局,认真落实稳投资一揽子政策举措,县域经济运行稳中有进。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连续四年保持在300亿元以上,全市排名第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量近三年连续保持在30亿元以上,保持在全省前列;城镇、农村居民两项收入保持较快增长态势,收入总量连续三年均位居全市前三。2024年,柳林入围“中国中部地区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市”榜单。今日之柳林,正以“经济强县”“财政大县”为一域争光、为全市添彩。
第二个提升,就是产业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我们聚焦市委“985”重点产业链,加快延链补链强链,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四梁八柱”。主要做了三方面工作:
一是打造了“5+5”特色农业。近年来,我们整合涉农资金8亿元,通过补贴补助+保险政策激励,打造了红枣、核桃等五个传统产业和朝天椒、木耳等五个新兴产业,这“5+5”特色农业保持了齐头并进的发展态势。另外,柳林碗团、红枣、白酒等一批特优产品享誉三晋大地。二是筑牢了煤炭“压舱石”。我们通过智能化、绿色化改造,建成智能化矿井9座,数量居全市第一,煤矿先进产能达到91%。同时,在全省率先推广中科院何满潮院士“无煤柱自成巷110工法”,目前累计推广矿井12座,实现资源开采重大变革,每年因此多回收煤炭250余万吨,新增加产值约20亿元。三是培育了一批新兴产业。非常规天然气年产量逐年增加,2024年达到2.4亿立方,增幅超10%。同时,绿电发展势头强劲,“光伏+”项目规划装机容量达到4800兆瓦。特种纳米碳酸钙及复合钛白粉项目一期将于今年竣工投产。森泽集团与法国IB2公司铝土矿综合利用、汇丰集团与中关村双融研究院信息空间技术、留誉万吨酒厂等一批重大战略性转型项目相继签约落地。汽车零配件等铝后加工项目正在高效洽谈当中,今年有望签约落地。柳玄、景泰、鼎程华泰等一批大宗固废项目相继投产达效,带动全县年处理矸石200万吨以上,产值超过20亿元。
第三个提升,就是城乡面貌进一步提升。我们按照“大县城、小集镇、中心村”的发展思路,大刀阔斧补短板、促提升,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柳林。体现出两个特点:
一是城市更靓更精致了。我们通过实施东山新区建设、明清街片区、公路大厦片区等改造,极大改善了城区人居环境;我们加快推进城市更新行动,水电气暖讯等市政配套不断完善,近三年,柳林大医院、“一校两馆”、大剧院、北大街公园、上海实验初中、清河公园提质改造及城区7座过街天桥等重大市政和民生项目相继建成投用。2024年首次开通了柳林到太原、北京动车组列车,柳林跨入了“动车时代”。二是乡村更美更富足了。我们紧紧抓住市委打造“100个乡村旅游重点村”历史机遇,突出柳林地方特色,保留传统乡村风貌基础,发动民营企业和社会资本广泛参与,累计投入近10亿元,实施基础提升工程和环境提质行动,打造了一批乡村振兴示范村和旅游重点村。其中后冯家沟村去年入选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同时,柳林成为全省唯一入选国家级和省级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县。近三年来,还累计投资5.5亿元实施农村饮水改造提升工程,全县常住人口100人以上自然村全部实现自来水入户,16万群众从中受益,告别了长年“吃旱井水”的历史。三交镇三交村、孟门镇后冯家沟村、薛村镇军渡村等沿黄村落逐渐“火”起来,成为了网红“打卡地”,游客人数逐年攀升。
第四个提升,就是生态环境进一步提升。母亲河黄河由北到南纵贯柳林,黄河一级支流三川河横穿全境,因此,我县担负着沿黄生态保护的重大政治责任。我们持续深化生态环境质量提升三年专项行动,一体推进治气、治水、治土、治废,柳林在全省18个生态功能县区排名位次逐年前移。表现为四方面成效:
一是天更蓝了。我们通过综合施策、靶向治理,实现空气质量综合指数、PM10、氮氧化物指标逐年下降目标。通过持续努力,柳林的空气更清新了。二是山更绿了。通过石山造林、退耕还林、封山育林,累计造林15万亩,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28.6%。三是水更清了。通过对三川河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水陆域、丰枯期一体控污清淤,县内3个国考断面水质稳定达标,有力确保了“一泓清水入黄河”。四是土更净了。我们统筹采煤沉陷区治理和生态修复、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在全市率先启动了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力争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柳林样板”。
第五个提升,就是营商环境进一步提升。我们深入开展营商环境创新提升专项行动,深化“一枚印章管审批”改革,推动更多事项一次办、高效办。县政务大厅搬迁投用,290项审批事项全程网办。“高效办成一件事”综合排名全市第二。累计“帮办代办”业务1.5万件,群众回访满意率达100%,柳林因此荣获“全国企业营商环境最佳口碑县”称号。我们围绕着力构建亲清政商关系,近三年来依托“吕梁政企通”平台,累计为1.4万户企业和个人足额兑现奖补资金4000余万元。得益于柳林营商环境的大幅改善,带动了企业和项目的蓬勃发展。近三年来,我县累计签约项目40个,到位资金149亿元。此外,新增“四上”企业25户,其中规上企业12户。全县市场主体总量达到3万户以上,其中涉税主体占到50%以上,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源头活水”。
第六个提升,就是群众福祉进一步提升。我们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紧紧围绕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用心用情办好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民生实事。做了四方面工作:
一是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近三年来,我县加强与山大附中、衡水中学、海亮教育集团等深度合作,让柳林学子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教育资源,高考达线人数和985、211、双一流等重点院校达线人数逐年增加,2024年我县本科升学率近50%。二是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我们围绕打造省内示范、全市一流的区域型医疗高地,县人民医院与北京朗豪医疗集团、省专家学者协会、省人民医院等深度开展战略合作,引进医疗专家59人,骨科、呼吸科、泌尿科正在或已经成为全市乃至全省知名特色医疗科室。三是兜牢民生保障底线。历年的省、市民生实事如期完成;去年以来,示范性托育中心、护理型养老院、残疾人康复中心、殡仪馆等民生项目建成投用;各类救助供养水平连续保持全市最高。特别是近三年来,我们坚持“理旧账、清旧债、开新局”,拿出真金白银解决了十年多来遗留的近500户拆迁户安置问题以及陈年旧账,政府公信力显著提升。四是建设高水平“平安柳林”。我们持续开展“法治山西、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安全生产治本攻坚行动、信访问题源头治理等专项行动。信访的初访一次性化解率达到93.46%,社会治安形势明显好转。纵观近年来工作,柳林社会大局和安全生产形势持续保持和谐稳定,这成为柳林难能可贵的成绩,也成为柳林人民最大的福祉。
当前,全县上下感恩奋进、拼搏赶超,柳林大地处处涌动着干事创业的滚滚热潮,欢迎大家多到柳林走一走、看一看,了解柳林、推介柳林,一如既往关心支持柳林,为柳林当前和今后的发展注入宝贵的智慧和力量。
我就介绍到这儿,谢谢大家!
市委宣传部主持日常工作的副部长 张建明:
感谢燕明星县长的介绍。
接下来,开始回答记者提问。请各位记者在提问前先通报所在新闻单位的名称。现在,请要提问的记者举手示意。
新华社:
刚听了燕县长的介绍,柳林作为能源强县,在当今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柳林将如何乘势而上,打造高质量发展高地?
柳林县委常委、政府常务副县长 李利民:
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柳林县自古以来商贸兴盛,素有“小北京”之称。当前的柳林产业兴盛,经济总量常居于全市前列。未来的柳林,我们将坚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稳步实现“争当全省高质量发展标杆,争创全国县域经济百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两争一先”奋斗目标。
一是绘就发展蓝图。锚定“山西省能源产业转型发展示范基地、吕梁市新兴产业集聚发展新高地、县域服务业提质升级新样板”三大定位,制定《柳林县现代产业发展规划》,坚持以新型工业化为主导,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着力点,谋好篇布好局,绘就柳林高质量发展蓝图。
二是夯实产业基础。坚持结构优化、转型发展,立足于传统优势能源产业,锚定铝及铝精深加工、钙基镓基新材料、固废综合利用、数字智能、低空经济、文旅康养等产业,在项目谋划上谋篇布局,在产业发展和技术创新上持续发力,进一步优化一二三产结构,持续推动我县各项产业转型升级。
三是引进金融活水。用足用好向民间资本推介项目机制,立足产业发展规划,精心筛选一批打基础、增后劲、利长远的好项目,积极引入民间资本,为柳林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活力。同时,建立完善中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进一步降低中小微企业融资成本,护航中小微企业发展,以中小微企业蓬勃发展的星星之火引燃柳林高质量发展燎原之火。
下一步,我县将牢牢把握“两重两新”和超长期国债政策机遇,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要求,坚持规划引领,坚持项目为王,奋力谱写柳林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谢谢大家!
中国能源报: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以国家标准提升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促进各类先进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聚集。作为煤炭大县,下一步我们如何推动煤炭产业高质量发展?
感谢中国能源报记者的提问。柳林是全国优质的主焦煤生产基地,全县国土面积1288平方公里,其中80%含有丰富的煤、铝资源。现有煤矿27座,原煤产能4235万吨,洗精煤产能1亿吨。近年来,我县把推动煤矿智能化建设作为煤炭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累计建成智能化矿井9座、智能化采掘工作面54处,煤炭先进产能占比91%,实现了“减人、增安、提效”的目的。
我县认真贯彻中央、省市改革部署,结合柳林实际,把“能源革命”作为工业强县的突破口,促进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一是坚决扛起能源保供重大政治责任,全力保障各煤矿企业稳产达产,加快推动郭家沟年产400万吨煤矿项目前期手续办理,大力推进煤矿下组煤延伸、增层配采等产能接续项目建设,进一步推广应用“无煤柱自成巷110工法”等新技术,着眼长远提升能源安全保障水平。二是统筹抓好煤炭智能绿色开采和清洁低碳高效利用,加快煤矿智能化改造步伐,推动5G、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数字技术与煤炭产业一体化发展,实现数智赋能。三是科学研判煤炭价格走向,持续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不断提升煤炭价值和矿山本质安全水平,以高水平安全护航高质量发展。四是加快产业绿色低碳转型,稳步推进煤成气、光伏发电、微风发电、微水发电、生物质等新能源利用开发,大力发展新型储能,拉长“铝土矿一氧化铝一电解铝一铝精深加工”产业链,打造铝基新材料产业基地。聚焦“两重两新”政策,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力争蹚出能源革命综合改革“柳林路径”。
总之,我县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把准改革方向、保持改革定力、扛牢改革责任、提升改革能力,推进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浪潮中展现新气象、实现新作为,努力为美丽幸福吕梁建设贡献柳林力量。
谢谢大家!
人民网:
我们了解到,柳林县人民医院搬迁后,在规模、设施和技术水平上都实现了全面升级,为柳林县人民群众提供了更优质的医疗服务,满足群众看病不出县的需求。请问柳林县是如何进一步提升医疗服务水平,优化群众就医体验的?
新华网:
我了解到,近年来柳林教育事业发展迅速,去年高考成绩实现历史性突破。请问,能详细介绍一下柳林在推动教育事业发展方面采取的重点举措吗?
柳林县政府副县长 武丽云:
感谢您的提问。近年来,柳林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加大资金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引进管理团队,强化队伍建设,教育质量稳步提升。2024年,我县高考总达线1742人,达线率49.97%,同比提高2.97个百分点。在全国青少年无人机大赛国赛中,柳林一中学生代表山西省参加比赛,获得团体二等奖2个、三等奖1个、优秀奖2个,这也是山西省在这项比赛中取得的最好成绩。为了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我们重点抓好三个方面工作。
一是抓基础设施。我们着力优化学校布局,改善办学条件,2024年,撤并整合小规模学校4所,改造农村学校21所、公办幼儿园9所,投资5.45亿元建成鑫飞初级中学,开工建设屈家沟小学、幼儿园。2025年,我们将持续推进农村学校操场及卫生间改造。同时,为适应新高考要求,拟在柳林一中、汇丰中学等学校建设高标准的理化生实验室。
二是抓教育教学。坚持合作办学,着力实现跨越式发展,近年来引进了海亮集团、上海方略致远、山大附中等省内外优质教育团队,通过托管、帮扶等模式,打造了海亮联盛中学、上海实验小学等一批龙头学校。坚持苦练内功,努力实现内涵式发展,柳林一中是全市唯一入围“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校”的学校,已通过初审,正在接受复核;上海实验小学被评为“山西省新时代品牌学校”,获此殊荣的学校,吕梁仅有两所。
三是抓队伍建设。积极推行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为贺昌中学等5所学校配备了书记,实现全县学校党组织全覆盖。为校长们搭建交流成长平台,赴重庆谢家湾小学、第一中学等学校,学习刘希娅、王海洋等校长先进教育理念及科学管理方式,成功举办校长“治校方略大比拼”等活动,展示治校成果,分享办学经验,交流促进教育发展的新路径。同时针对优秀青年教师开展“双培双强”行动,助力教师党员素质及业务水平双提升。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将以更严的作风、更实的举措,扎实推进柳林教育高质量发展。
谢谢大家!
新黄河:
习总书记高度重视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柳林县作为黄河中游重点县,近些年来,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首先感谢记者朋友们对柳林县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工作的支持和关注。
近年来,我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牢牢把握“重在保护、要在治理”的战略要求,结合柳林区位特点和生态现状,强化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深入打好生态环境保护治理攻坚战,努力打造全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一是精准施策推进入黄水质改善。完善体制机制。制定了《三川河水环境断面水质量化问责办法》,建立了县乡村三级管理网络,对全县464个排污口统一标识,全面实现了精细化管理。狠抓项目建设。实施了县污水处理厂扩容提质工程,污水厂日处理能力达到5.3万吨,彻底解决了城区未来十年的污水处理问题;建设了15.3公里三川河沿线农村污水收集管网,彻底解决了李家湾—柳林镇沿线农村生活污水直排问题;新建、改扩建三川河、黄河沿岸农村污水处理站30个,九个建制镇污水收集处理实现了全覆盖,“一泓清水入黄河”、小流域治理等项目的全面实施,确保三川河入黄河水质稳定达标。强化监督管理。全县32户重点企业全面实现污水达标排放,县污水处理厂中水回用率达80%以上。我县3个国考断面水质连续三年稳定达到Ⅲ类水标准。
二是真抓实干提升大气环境质量。紧紧围绕“三降一提”(即空气质量综合指数、PM10、氮氧化物“三下降”,提高优良天数比例)目标,持续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实施全县域燃煤管控。近年来在集中供热上累计投资10多亿元,对城区及李家湾乡、薛村镇、穆村镇、307国道沿线村庄实现了集中供热全覆盖,清洁供暖面积达750万㎡;对未覆盖区域,实施煤改气、煤改电、清洁型煤供应,全面降低供暖对空气质量影响。狠抓工业污染治理。对16户重点企业开展驻厂监管,金隅冀东水泥厂完成超低排放改造,福龙焦化厂依法关停并安全拆除。全面加强降尘整治。聚焦307国道沿线环境治理,城区主干街道及国省道全部实现机扫作业,彻底根治路黑、树黑、房子黑等历史顽症。2024年全县二级以上优良天数达到297天,同比增加9天,优良率达81.1%,大气环境质量持续稳定向好。
三是先行先试开展固废综合利用。在煤基固废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利用方面引入市场机制,引进多家投资主体在固废综合利用方面,上马了一批大项目、好项目。为彻底破解固废处置难题,我县邀请生态环境部固废中心参与指导,制定了“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并率先谋划利用煤基固废实施采煤沉陷区及荒沟综合治理项目,以庄上镇、贾家垣乡为试点,探索煤基固废用于采煤沉陷区治理及植被覆盖率低、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荒沟生态回填和修复治理模式,努力为全省煤基固废用于回填塌陷地、荒沟等的政策制定、调查评估技术要求和环境保护技术规范探索出一条柳林路径和标准来。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下一步,我县将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生态环境保护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深入实施生态环境质量提升“三年专项行动”,加快水环境综合整治、矿山生态环境修复、“山水项目”等重点工程建设,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宜居美丽柳林。
我就介绍这些,谢谢!
吕梁市融媒体中心新闻部:
柳林县是传统的农业县。请问,近年来,柳林在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方面提出了哪些具体举措?
柳林县政府副县长 李海斌:
谢谢您对柳林农业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近年来,我县坚持把“三农”工作摆在首要位置,县域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呈现出良好发展势头。
一是完善农业基础配套,筑牢粮食安全根基。我们探索通过盘活土地,吸引社会资本投入高标准农田建设,逐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2019年以来建成高标准农田6.26万亩,占全县基本农田的28.8%。我们坚持多元投入、项目引领,已建成各类淤地坝工程1784座,已淤坝地4.87万亩。我们加快撂荒地复垦复种和托管经营,5.24万余亩撂荒地全部落实复耕复种。实施全国大豆单产提升试点,带动大面积均衡增产,全县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33万亩以上,粮食总产量连续5年实现稳产增产。
二是实施“5+5”产业振兴,打造特优产业品牌。围绕打造全链条特色农业,我们重点支持红枣、核桃、杂粮、生猪、白酒五大传统产业和旱椒、木耳、肉牛、肉羊、中药材五大新兴产业发展。目前,全县有红枣林28万亩,年产量3000万公斤,规模以上红枣加工企业达到25户,年加工转换量1.2亿公斤。全县累计发展旱椒3.6万亩、中药材2.8万亩、木耳3000万棒、肉羊28万只、肉牛1.6万头。累计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12个。全县23个农业龙头企业营业收入达4.12亿元,柳林红枣、核桃、碗团、白酒等一批特色农产品闻名省内外。
三是创新联农带农机制,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我们探索采用“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方式,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五大新兴产业累计带动1.5万人增收1.3亿元。助农直销超市近三年累计入驻农产品种类达到400余种,消费2300余万元。连续5年举办了农民丰收节暨红枣文化节。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保持了强劲增长态势。
下一步,我县将大力推进农业“特”“优”战略,以新型产业项目建设为抓手,加快完善重点产业链条,推动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为柳林经济增添动能。
谢谢大家!
市委宣传部主持日常工作的副部长 张建明:
声明:本发布是为传递更多信息,若有转载文章或图片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发布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感谢您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