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昌吉网(记者 杨鹤)盛世修文,行深致远。今年3月,一本由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政协呼图壁县第十五届委员会编著的《图说呼图壁》正式发行,首次印刷2000本。这本书采用文字与照片相结合的方式,从不同角度反映呼图壁县不同时期的风貌变迁和不同事业领域的发展变化。
这本书的主编是宋振迪。1982年,不到19岁的宋振迪告别故乡江苏徐州来到新疆。他在呼图壁县当过人民教师,做过行政工作,编写过呼图壁县年鉴。40多年的时间,他把自己从呼图壁县发展的围观者转变成亲历者。
2004年,宋振迪离开教学一线,转岗进入呼图壁县委史志办工作,开始编写《呼图壁年鉴》和呼图壁县历史大事记。可外行人入门谈何容易,宋振迪不仅要掌握呼图壁县的基本情况,还要广泛深入发掘县域历史文化。“作为史志修编人员,要耐得住寂寞,更要坐得住冷板凳。”宋振迪告诉记者,这个“冷板凳”他坐了12年。
为了编写《图说呼图壁》,宋振迪翻阅发黄模糊的老照片,搜寻手写铅字的记录本,拜访呼图壁县各项事业各个领域建设者,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师市、团场考证核实……就这样,宋振迪用15年时间整理资料,收集了3000多张照片,前后走访200余名干部群众,8次起编,终于编著成书。
为了找到列宁的中国卫士——李富清的真实照片,更好地呈现这位英雄战士的光辉事迹,宋振迪先后翻阅了呼图壁县档案馆的大量文献资料,但都未能如愿找到相关照片留存。望着屹立在呼图壁县世纪园中的李富清雕像,宋振迪下决心要找到照片,他得闲就到新疆各地的博物馆转转,不放弃一丝线索。
功夫不负有心人。一次偶然的机会,宋振迪从一位记者朋友口中得到线索,找到了曾经与李富清共事过的一位老干部,获得了李富清的真实照片,并将照片送往县档案馆留存。这次走访还让宋振迪有了意外收获,他搜集到一张“北门真武阁”的正面照片,宋振迪将其视为全书最珍贵照片之一,也是呼图壁县历史沿革的重要印证资料。
“往往文史书籍都倚重文字,但其实图片容纳的信息含量更大,更能直观展现时代的变化。”宋振迪用手摸索着书中的照片,向记者讲述起编写这本文史书籍的初衷。宋振迪表示,呼图壁县从过去的城乡颠簸土路到如今的平坦柏油路,从过去的土方窝棚到现在的抗震安居房,今天的发展面貌是全县各族干部群众接续奋斗创造的。
翻开《图说呼图壁》厚厚的书页,宋振迪向记者讲述了呼图壁县域的历史沿革、变迁历程——
“呼图壁县的县名‘呼图壁’是蒙古语,音译应该是‘胡图克拜’,因为大家读得太快就变成‘呼图壁’了。”
“‘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东花园、西花园,站在南门看两边’这是形容20世纪80年代以前,呼图壁县城乡面貌的顺口溜。”
“20世纪80年代左右,呼图壁县乡镇企业发展兴盛,在全疆颇有名气。”
“如今,呼图壁县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企业落户。”
……
尽管已退休,宋振迪仍笔耕不辍,还在呼图壁县不遗余力地编写新疆曲子剧团创作排演的剧目选辑。他四处寻访民间老艺人,走访新疆曲子剧团,将一点点收集回来的,残缺不全的手写曲谱歌词,一字字抄录下来,然后再一字字输入电脑,把珍贵的图片一张张保存入档,并分类标注。
宋振迪说:“我本人是戏曲门外汉,但一想到小曲子的传唱人越来越少,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曲目也会随之慢慢失传,我就觉得应该记录下来,说不定以后还会有更多人传唱小曲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