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档的电影大战,你都看了哪几部?
要说话题最热的电影之一,非《小小的我》莫属了。
易烊千玺在片中饰演脑瘫少年,原本一部看似充满温情与励志的电影,结果引发了无数差评。
怎么回事?是电影不好看,还是我们误解了它?
今天咱们就来扒一扒这部电影到底哪里“卡壳”了,看看那些吐槽点,真的是大家都在“套路”吗?
1.电影到底讲了啥?
《小小的我》讲的是一个脑瘫少年刘春和(易烊千玺饰)的成长故事。
高考结束后,刘春和开始面对人生的种种选择,尤其是对未来的迷茫。
这听起来应该是个很励志的故事对吧?
但问题是,电影讲得太“平淡”,感觉就像看一个特别长的日常生活纪录片。
不仅没啥高潮,连情感的起伏也没啥波动。
按理说,这样的题材应该有深深的情感冲击力;
可是看完电影后,我只想问一句:“这是个什么鬼?”
2.感情线一开场就尬了
要说最让观众受不了的,不是剧情平淡,而是加上的那条感情线。
导演可能觉得剧情太枯燥了,需要加点“甜味”;
于是就让男主角和女主角开始一段“纯洁”的关系。
结果,这一“纯洁”得让人直呼“好家伙”。
女主角雅雅的出现,简直像是从偶像剧里走出来的;
什么“一见钟情”啦,“突然跑去男主家吃饭”啦,统统都有。
要是你还觉得这点剧情很正常,那好,接下来有个问题你得认真思考:
你会在认识几天的一个人面前,“当面”问他能不能站起来吗?
你也能在刚见面不久,就让他摸你胸口测试他的“性能力”吗?
不,不用解释,这种“剧情”不适合用脑袋去理解,能用“尬”去感受。
观众看得尴尬,连屏幕前的我都忍不住皱眉。
这一段感情线根本就没有任何实质的情感铺垫,就突然展开了。
就算是给人点偶像剧的甜蜜,我们也不能这么来啊,这真的是“情感炸弹”啊。
3.逻辑感去哪儿了?
如果说感情线让人看了想笑,那剧情里的逻辑错误就让人看了想哭。
你能理解一个做母亲的角色,明知道孩子身体不好,还是要让他复读吗?
这里面没有任何一个“爱”的细节能支撑这个选择。
要复读也是为了“考好大学”,可是男主的身体状况根本不允许他承受这些压力,复读无论从哪个角度都不符合现实。
再说那个“怀了二胎”的设定,你会觉得很有意思吗?
那母亲既然已经有了第二个孩子,为什么还要特别坚持让儿子考本地大学?
明明她自己都很少照顾他,突然之间父母的“情感纠葛”就开始变得无比复杂。
好像导演给每个角色都丢了个设定,但这些设定拼凑起来,却没有任何合理的基础。
这些剧情漏洞,让你有种像是看穿了“假面”的感觉,完全无法带入。
4.易烊千玺:演技在线,但剧情不给力
要说电影的亮点,肯定还是易烊千玺的演技。
大家知道他平时作为流量明星,演技多少有点争议;
但在《小小的我》中,易烊千玺确实努力去呈现了一个有“缺陷”的角色。
特别是他愿意为了角色去“丑化”自己,真的是很职业了。
可是问题来了——演技再好,也得有个合适的剧本呀!
这剧情实在太拉胯,演得再好也救不了剧本的致命缺陷。
你看,他为了塑造角色,放下偶像包袱,表现得不拘小节,甚至有些丑陋的地方;
但导演没有给他提供一个能让他发挥的平台!
结果就算是易烊千玺这样的小生,也只能在空洞的剧情中空自演技,最后还是让人觉得“可惜了”。
5.为什么《小小的我》没爆?
从票房上看,《小小的我》确实表现不差,易烊千玺的号召力加成了不少观众。
不过,票房好并不代表口碑好。
电影的质量,一方面依赖剧情的打磨,另一方面也和导演的创作水平密切相关。
从观众的反馈来看,虽然票房不差,但大家电影的情感连贯性和剧情的合理性提出了质疑;
有网友直言“浪费两个小时”,意思简直太直白了——这电影,看了就像个高端的“拖延症”。
这部电影确实有点“悬”,它用残疾这一题材吸引眼球,本来应该有更深刻的讨论和情感共鸣;
但无奈情节设定不合理,人物塑造空洞,最后的效果反而有些失真。
6.结语
总的来说,《小小的我》在设定上很有想法,但执行力明显欠缺。
易烊千玺的演技和他带来的观众流量可能撑起了票房,但如果要想在口碑上获得长久的好评,还是得从剧本、剧情和人物设置入手。
毕竟,光靠流量和残疾噱头来吸引眼球,迟早会被观众看透,过一段时间之后,恐怕连流量都难以支撑口碑的崩塌。
想必电影行业也该反思了,内容为王,才是真正的长久之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