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展细读 | 洪州窑的烧造技术与装饰技巧

文摘   2024-11-05 16:21   重庆  


洪州窑,青瓷的摇篮

#


01 历史追溯,千年窑火不息


江西洪州窑,其历史可追溯至东汉晚期,历经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跨越了约800年的岁月。洪州窑坐落于江西省丰城市,这片土地在唐代隶属于洪州,因而得名洪州窑。


洪州窑遗址分布图


02 地理位置,自然与人文的交融


洪州窑遗址广泛分布于江西省宜春市丰城市的多个乡镇。这些窑址沿赣江两岸及其支流清丰河、药湖畔分布,充分利用了当地丰富的水源和优质的土质资源。


洪州窑遗址



洪州窑现在




03 产品特色,青瓷艺术的典范


洪州窑以烧造青瓷闻名于世,其釉色多为褐色,与唐代著名茶学专家陆羽在《茶经》中所描述的“洪州瓷褐”相契合。



洪州窑青瓷





烧造技术,青瓷之魂

#


01 匣钵装烧

匣钵装烧法其目的是保护陶瓷在烧制过程中免受烟尘和火候的影响,从而得到结构完整、外观光洁的成品。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匣钵装烧法的步骤》

01


放置稳固匣钵

选取与坯件相配套的匣钵,口部朝上置于窑底的耐火渣中掩埋稳固。

02


放入坯件并隔开

在匣钵内放入坯件,并在坯件之间、坯件与匣钵之间用垫珠、垫饼等垫烧具隔开。

03


叠螺套合成柱

上层的匣钵正好充当了下层匣钵的盖,最后在顶端的匣钵扣上匣钵盖,这样逐层叠螺套合形成匣钵长柱。

04


缝隙垫塞瓷泥

在匣钵间缝隙处还要垫塞瓷泥,以防透气。

05


柱间支撑防倒

为了防止匣钵柱倾斜或倒塌,有的在匣钵柱之间用支垫具支撑或埴塞瓷泥。






02 火照测温

“火照“一词,最早出现于蒋祈《陶记》一书中:“火事将毕,器不可度,探坯窑眼,以验生熟,则有火照。”


这个照子简单说就是用来判别窑火温度的泥胚样品,通常为片状,中间打孔,与陶瓷胚料同时放入窑中烧制。在烧制的过程中,窑工可以通过铁钩取出照子,观察其烧结程度。




● 火照测温


03 仰烧与覆烧

瓷器的装烧形式多样,类型繁多,如果按照坯件放置方向来分可分为:正烧法、覆烧法和对扣烧法。覆烧法是一种瓷器烧造方法,就是在烧制过程中将碗、盘等器皿口沿不施釉,采用叠放装烧方式,窑位利用率,瓷器产量有显著提升,所以得到了广泛推广。考古资料显示洪州窑在东晋时便开始使用的仰覆扣烧技术。


仰烧法



覆烧法






装饰技巧,青瓷之韵

#



01 化妆土

古代有些窑口的胎土较粗或胎色较深,为了使器物表面平滑白洁或颜色变浅,用经过特别加工的、较细的瓷土调成一种泥浆,在胎体上先敷这种泥浆,然后施釉烧制,这层白色浆土在陶瓷工艺技术上称“化妆土”。


考古研究表明,早在东汉晚期至三国吴时期洪州窑就开始使用化妆土装饰技术,一直沿用到隋唐,而江西丰城洪州窑则是中国最早使用化妆土装饰的窑口之一。

化妆土



02 玲珑技法

在器物的坯体上按设计的位置以金属刀雕出若干米粒状孔眼,称为“米花”或“米通”,再用笔蘸釉填满孔,然后通体施釉入窑高温一次烧成。孔眼处充满玻璃状透明釉汁,具有玲珑剔透的装饰效果。


根据考古发现,洪州窑在隋代已经能烧造玲珑瓷,而且处于成熟烧造时期,是中国陶瓷烧造史方面的重大突破。



以下是玲珑技法的基本步骤:

  # 01

揉泥


  # 02

拉坯

  # 03

印坯

  # 04

利坯

  # 05

打孔

  # 06

修坯

  # 07

素烧

  # 08

浇注玲珑釉

  # 09

洗坯

  # 10

画坯

  # 11

施釉

  # 12

烧成



03 褐色点彩


此技术在整体青釉中缀以几个褐色点,起到了醒目的作用。早期褐釉是在青釉之上,因而属于“釉上彩”,成为青瓷的最早的彩绘装饰,是一种历史性的突破。就是从那时起,古代青瓷的单色青釉统治局面终于被终结,开始了一种釉与彩在功能上的划分。


洪州窑青瓷点彩六系盘口瓶




互动时刻



在欣赏了这么多精美的洪州青瓷之后,你是否已经对它们的装饰技巧有了一定的了解呢?那么,不妨来猜猜看你喜欢的那件青瓷是用了哪种技法吧?

—— 






更多洪州窑精品瓷器正在展出中

有关更多展览资讯,请点击以下链接了解





——关注我们——

巴蜀古代建筑博物馆

微信号

巴蜀古代建筑博物馆

视频号

主办单位丨沙坪坝区文物管理所 沙坪坝博物馆

撰稿、编辑丨肖蜜 付雨佳

巴蜀古代建筑博物馆发布的图文均为版权作品。

如需使用,请联系023-65661906


沙坪坝博物馆

网络违法信息和不良信息举报方式

涉未成年人保护专用举报方式

举报电话:023-65661906

举报邮箱:spbmuseum@qq.com


巴蜀古代建筑博物馆
重庆市沙坪坝巴蜀古代建筑博物馆官方账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