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25第八个全国残疾预防日
2024年8月25日
是全国第八个残疾预防日
今年的宣传主题是
让我们关注儿童,关注健康
科学预防,从早期干预做起
据世界卫生组织2022年发布的《全球残障人士健康平等报告》指出,全世界有严重残障的人数约为13亿,占全球人口的16%。许多情况下,残疾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包括遗传、营养不良、环境污染、交通事故以及各种传染病和非传染病等,但大部分残疾都是可防可控的。如果能够掌握残疾预防核心知识,并通过采取一定的预防措施,部分残疾能够避免发生。
一、什么是致残性疾病
✦
致残性疾病是指那些可能导致身体功能障碍、残疾的疾病。
二、神经性致残疾病有哪些?
✦
(一)脑卒中:包括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可导致偏瘫、失语、认知障碍等残疾。
(二)脊髓损伤:多因外伤、肿瘤、感染等引起,可造成截瘫、四肢瘫等严重残疾。
(三)帕金森病:随着病情进展,患者会出现肢体僵硬、震颤、运动迟缓等症状,影响行动能力。
(四)阿尔茨海默病:导致认知功能逐渐下降,晚期患者生活不能自理。
三、骨关节致残性疾病有哪些?
✦
(一)类风湿关节炎:可引起关节疼痛、肿胀、畸形,导致关节功能障碍。
(二)骨关节炎:常见于老年人,主要累及膝关节、髋关节等负重关节,可出现疼痛、活动受限。
(三)强直性脊柱炎:主要侵犯脊柱和骶髂关节,可导致脊柱畸形和强直。
四、眼部致残性疾病有哪些?
✦
(一)白内障:严重时可致盲,影响患者的视力和生活质量。
(二)青光眼:若不及时治疗,可导致视神经受损,最终失明。
五、其他致残性疾病有哪些?
✦
(一)糖尿病:长期高血糖可引起周围神经病变、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足等并发症:
高血糖对足部血管和神经的损害易引发糖尿病患者发生糖尿病足病,常见的表现是足部感染、溃疡,严重的可以发生局部或全足的坏疽,需要截肢,导致严重残疾,甚至死亡。
由于高血糖视网膜微血管的损伤,糖尿病患者易发生视网膜病变,它是糖尿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成年人失明的主要原因。
(二)先天性疾病:如先天性心脏病、唇腭裂、脊柱裂等,可能在出生时或生长发育过程中导致残疾。
有效控制出生缺陷
发育障碍残疾
1.积极接受婚前医学检查和健康婚育指导。
2.有计划怀孕,主动接受孕前优生健康检查。
3.远离烟酒,远离有毒有害物质,孕育健康宝宝。
4.孕早期不偏食,科学补碘补叶酸,合理控制体重。
5.预防孕早期感染,孕期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
6.定期接受孕产期保健和产前筛查。
7.积极接受新生儿疾病筛查和访视。
8.密切关注儿童生长发育,定期接受儿童保健服务。
积极预防疾病致残
1.合理膳食,均衡营养,少油、少盐、少糖。
2.坚持有氧运动,注重吃动平衡,避免超重与肥胖。
3.不吸烟少喝酒,远离二手烟。
4.关注血压、血糖、血脂变化,做好自我健康管理。
5.定期体检,及早发现疾病,及时就诊,规范治疗。
6.注意个人和环境卫生,及时接种疫苗,预防传染性疾病。
7.保持心情愉悦,有心理问题及时寻求专业人员帮助。
8.爱护视力、保护听力,避免视力和听力损伤。
9.保护生态环境,避免环境污染损害健康。
努力减少伤害自残
1.悉心照护儿童,预防坠落、道路交通事故等伤害。
2.营造安全家居环境,加强平衡锻炼,预防老年跌倒。
3.遵守交通法规,安全文明出行,预防交通伤害。
4.购买合格产品,按说明书正确使用。
5.遵守安全生产规程,做好职业防护。
6.学习掌握防灾减灾、避险、逃生及现场急救知识和技能。
促进康复服务
1.尽早开展伤病康复,避免残疾发生,减轻残疾程度。
2.树立信心,坚持系统规范康复治疗。
3.及时适配并正确使用辅助器具,提高生活质量。
4.勇敢面对残疾,主动融入社会。
5.家属积极参与,全面介入康复过程。
6.尊重差异,平等接纳残疾人。
7.爱护无障碍设施,主动为残疾人提供便利。
-转自: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编辑:赵芸珮
-校对:赵芸珮
近期热门文章
☞团课能量站|“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团课学习资源包(三)
☞团课能量站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团课学习资源包(二)
☞团课能量站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团课学习资源包(一)
● ● ● 长治学院团委官方微信平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