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纬42度,吉林通化
林海参乡,传奇之境
——
一座山,一片林,一段传奇——
长白巍峨,滋养万物,把天地和山水的灵气赋予人参。绿白相间的参花翩然起舞,红彤彤的参籽随风摇曳,雪白的根须历经岁月沧桑,汉唐至今留下无数祛病延年的传奇故事。
人参精灵喜欢藏匿在关东的莽莽林海中,尤其钟情通化的好山好水。走进深山老林寻参,如同穿越了时光隧道,令人片刻间悠然心醉,梦回千年……
●●●
文化传承 流淌千年
在通化,人参文化独特而厚重。
人参能耐得住长白山的严冬酷暑,甚至还能长期休眠,生而不长,在民间有“百年树千年参”之说。长白山人参体态上乘、药效显著、抗逆性好,是为人参中最为道地者。
人参文化的脉络蜿蜒于通化的山水之间,“溯流而上”便可听到这样一则传说:长白山挖参鼻祖孙良,为了给母亲治病,进长白山挖人参,结果为寻找结拜兄弟,最后饿死在山中。
地处长白山余脉的柳河云岭野山参保护区内,年近古稀的“参把头”孙良珠已经记不清抬过多少参,但传统的“放山”习俗他门儿清:单人进山太危险,所以要先组织帮伙,这叫“拉帮”。帮伙人数大多为单数,讲究“去单回双”——放山人把人参也看作是人,采到人参就成双数了。
进山时,要请一位懂观山、讲道德、守信用、精通野外技能的行家里手当“把头”。他们把人参比作捶洗衣服用的“棒槌”,是希望挖到像棒槌一样大的人参,而将挖参叫作“抬参”,则表示出对人参的爱惜和对自然的敬畏。
人参文化属于中华传统古文化范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整个中华民族的瑰宝。一直以来,通化始终致力于人参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它的意义,不仅在于让世人了解人参文化,更能让大家从中汲取到精神力量。
2015年在集安建成开馆的中国野山参博物馆,是国内首个集野山参收藏、保护、研究、展示于一体的主题博物馆,馆藏的81瓶世界珍稀野山参标本和数十支参龄在百年以上的野山参价值连城,展出的野山参生物学和商品学知识,更让人们感悟到“参道”的创意和内涵。
滋补之精 药用之宝
人参是亘古走来的山水精灵,被称为“百草之王”“百药之王”“百补之王”。长白山有2000多种植物,而形成神话传说的只有人参。在古老的中药典籍中,人参的名字频繁出现,“土精”“地精”“人衔”“鬼盖”……人们总是不吝于对人参的赞美。
《神农本草经》是现存最早的中药学专著,记载了我国在3500年前甚至更久远年代就已经形成的人参药用精髓:“人参,味甘微寒,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久服,轻身延年。”认为人参有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的功效。被拉丁语译为“能治百病之药”的人参,亦是防癌抗老、补气固脱、抗皱美白、活血护发的不二之选。
“药王”孙思邈编撰的《备急千金药方》开人参临床广为应用之先河,共载方4054例,其中含人参的组方有486例。
在现代医学的探索中,人参的药用价值被誉为“滋补之宝”,这并非言过其实。它含有丰富的人参皂苷、人参多糖、人参酸等成分,这些成分具有调节免疫系统、提高机体抗病能力的作用。而人参作为一种药食同源的草药,被认为对心脑血管有着积极的保健作用。
人参是公认治疗虚劳内伤的第一要药,能够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益智。最近十几年,我国科学工作者研究发现,参龄5年、10年、15年的林下参,其药效物质、作物机理、作物强度、安全性都不一样。
生长在恶劣环境中,没有大水大肥的人参反而具有“抗逆性”,长白山高寒地区的人参药效强,原因就在于此,这就是人参的“道地性”。
通化作为中国人参的道地产区,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千年来,中药典籍中人参都被奉为上品,揭示了中国人参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被誉为滋补养生的至宝。
近年来,人参已成为通化土特产的金字名片。通化下辖的集安市、辉南县、柳河县、通化县均被划定为人参生产保护区。其中,集安被认定为中国特色农产品(人参)优势区,柳河被命名为“中国野山参之乡”,通化县被认定为“人参全产业链典型县”。
如今,人参不只是土特产和药材,也正向食品、保健品和化妆品领域高歌猛进。人参产业已成为通化最具发展潜力的特色产业、优势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