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先进学习,向榜样看齐。1月9日,“警心向党别样红——温向红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隆重召开。身边的事迹,朴实的话语,炽热的情感,在全系统引起极大反响。榜样精神,光芒万丈,我们特开设“光芒”专栏,刊发部分民警学习感悟,敬请关注。
1月9日,温向红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在南昌举行。警心向党别样红,三十五年的坚守,一万二千个日夜的深耕,以忠诚书写底色,以奉献践行誓言,回顾35年风雨历程,温向红的事迹闪闪发光。一件件感人的事迹,折射出她的优秀品质,她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们要以榜样为鉴,不忘初心,砥砺奋进。
21岁入警营,扎根基层十数载,包组、内勤、管教、减刑……再大的难题,温向红总能克服,再小的细节,她也从不疏忽,因此,她被同事尊称为“行走的监狱执法实务手册”。正是这份实干,让她能够敏锐捕捉到三无人员出现会见这一异常情况,顺藤摸瓜破获了沉寂多年的悬案;也正是这份实干,影响了一批又一批与她共事的年轻民警,为她们树立了榜样,系好了从警的第一颗纽扣。
身为监区内勤,走在温向红曾经走过的路上,我也深感共鸣。从狱政管理到刑罚执行,每一项工作都要求细致入微。计分考核的一分之差,就可能关系到服刑人员减刑;亲情电话的每次复听,都可能提供许多信息。面对基层门类众多、种类繁杂的工作,唯有把握细节,笃行不倦,方可不辱使命,不负重托。
“我的生命曾经灰暗,是温监改变了我的人生。”当谈起温向红时,李欢(化名)仍会热泪盈眶。在她十八岁那年,因犯故意杀人罪,被判死缓。入监后,她郁郁寡欢,动辄打架斗殴,成为监区人人避之不及的刺头。
在得知李欢的情况后,温向红一遍遍查阅资料,翻阅信件,终于有所突破。在一封信件中,李欢向母亲真情流露,诉说着对家人的思念。温向红捕捉到李欢内心的情感,于是因势利导,鼓励她向内部刊物投稿。多次谈心谈话,也溶解了李欢内心的坚冰,让她重拾了改造的信心。自那以后,李欢积极改造,多次减刑,最终重获新生。35年来,有4000多个“李欢”经温向红之手改造成功,回归社会,成为守法公民。
“要学会把服刑人员的心锁打开。”这是温向红对基层管教民警的嘱托。这让我不禁想起,在刚刚入警之时,我的师傅也教导过我,重刑犯罪重刑长,改造积极性往往不高,要知道他们心中所欲所求,再对症下药,才能事半功倍。作为新民警,我深知只有走进服刑人员的内心,才能赢得他们的尊重,才能够引导他们迷途知返,积极改造。这肯定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但我相信,付出一定会有回报。
2020年3月1日,江西省监狱系统组建援鄂工作队,温向红担任队长领兵出征。出征之前,她立下誓言,一定要“把大家全部平安带回来”。工作中,大到统筹管理、物资调配,小到慰问队员、现场消杀,总能看到她的身影。直至任务圆满完成,温向红带领全体队员平安返程,兑现了她出征时立下的誓言。
最初,我并不完全理解,为何他们选择前往最危险的一线。而现在,在了解了温向红同志的诸多事迹之后,我终于认识到,原因无他,只因他们是人民警察,肩负着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职责,也唯有这份责任与信念,才能支撑他们在这场艰难斗争中取得最终胜利。尽忠职守、舍己为民,这份拳拳真情深深打动了我,促使我下定决心,见贤思齐,将前辈们的这种精神传承下去。
卅载扎根红土地,心中常怀赤子心,35年如一日的奉献,践行了人民警察捍卫法治、守护平安的铮铮誓言。身为青年民警,我在未来的从警之路上必将面临艰难险阻,彼时,我将用温向红同志的事例自勉,时刻提醒自己,胸怀忠诚,自强坚韧,工作务实,肩负担当,不负党和人民的重托,不负头顶的警徽闪耀。
作者 | 张英健
编辑 | 卢 吉
复审 | 谭 婉
审签 | 阳振裕
投稿邮箱
jxjyxmtt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