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龙镇位于荥阳东部,东与中原区和高新区相接,中原西路、科学大道、陇海西路东西穿过,荥泽大道南北贯穿,辖28个行政村,5个社区,159个村组,总面积69.5平方公里,户籍人口6.5万人,常住人口超20万人。
娘娘寨遗址
娘娘寨遗址,位于郑州市荥阳市豫龙镇寨杨村西北约200米,是一处西周时期城址。娘娘寨遗址东西长1200米,南北宽850多米,总面积100多万平方米。
娘娘寨遗址发现有外城墙和护城河,从而证明了娘娘寨是一座具有内外城郭的大型古代城址。共清理城墙、城门、房基、夯土基址、墓葬、灰坑、水井、陶窑等各类遗迹1600多个(座),出土陶器、石器、骨器、小型铜器、玉器等大量遗物。城址的发掘,对郑州地区乃至中国西周城址的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是郑州地区西周考古的重大突破,是在郑州地区发现的第一座大型西周城址,具有重大的考古和学术价值。
娘娘寨遗址
蒋寨遗址
2008年6月25日被公布为河南省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其地理坐标为北纬34°47.163′东径113°26.834′海拔135米。
该遗址东西850米,南北400米,2004年8月,修索河路时发现,2004年12月,试掘5×5探方一个。该遗址时代为西周,面积约30万平方米。在公路的两边断崖上发现有文化遗迹和遗物,遗迹有墓葬、灰坑,遗物有陶鬲、陶盆、陶罐等。陶片以泥质灰陶为主,夹砂灰陶次之,红陶较少,纹饰有绳纹、弦纹、附加堆纹等,可辨器形有鬲、盆、罐等。石器较少,有石斧、石锛等,磨制器。
该遗址为一处大型西周早期文化遗址,西周时期遗址在郑州地区较少见,而像蒋寨遗址这样文化层堆积较厚,遗迹遗物非常丰富的遗址,更是少见,而且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
蒋寨遗址
京城古城址
京城古城址位于荥阳市东南十千米的京襄城村,它是春秋时期东方郑国的都城。公元前772 年,郑桓公“寄孥”於此,后二年,郑武公建立了东方郑国,将此地设为都城,时称京城;当时郑国拥有虢、郐等十邑之地,是为“武公之略”。《读史方舆纪要》中记载,“京城在荥阳县东南三十里,春秋郑邑”,指的就是这个地方。公元前 743年,郑庄公即位,封其弟叔段於京城。周襄公十六年(公元前 636年)周有“叔带之乱”,周襄王出逃躲避,郑文公迎襄王居於京城,之后京城也称襄城,直至大清朝时合并京、襄二字称为“京襄城”。叔段得京城封地后,加紧整军备战,自觉势力强大了,在其母武姜怂恿下,出兵袭击其兄郑庄公寤生,妄图篡夺王位。庄公及其臣属早有察觉,因其母武姜宠溺叔段,不便撕破脸面而隐忍。叔段图谋篡位的行径不得民心,最终被庄公击败,京城百姓也四散逃命。
京襄城整体呈“日”字形,南北长1722米,东西宽1418米,占地约三平方千米。目前遗存的古城墙约千余米,残存的墙体高三至九米不等,其中以东南城角最为高大雄伟,而东北城角最为完整。古城墙为薄层夯土,每层约十厘米左右,堆叠的土层就像砖层一样整齐,城墙上的夯层和架孔依然清晰可辩。城墙裸露地面的部分,虽经历了近三千年沧桑风雨的剥蚀,但墙体结构依然坚实凝重,城墙上杂草丛生枝蔓交互,起到了保护城墙免受风霜雨雪冲刷的作用,也是历史风云的见证。
沿古城城墙东行,有一条与城墙呈垂直状的荒沟,此沟名为“阴司涧”。沟底宽窄不一,宽处有五十余米,窄处仅能容下一头牛,沟西头尽处往南拐,相传便是当年郑庄公与母亲武姜“掘地黄泉相见”之处,郑庄公掘地见母的故事在《左传》中有详细记载。现村中洪福寺内有大清乾隆廿六年(公元1762年)七月十五日刻立的古碑,碑文中有“名阴司涧古今相传有来历,不及黄泉无相见,郑伯克段即此地”。
为保护京襄城遗址,在残存的古城墙周边建起了生态公园,公园占地七百余亩,设有广场、健身园区和休闲走廊,种植了大批奇花异木,外围是生态防护林地。
京城古城址
团委书记来领航
豫龙镇团委书记——李改睿
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让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低调务实、埋头苦干,砥砺前行、奋勇争先,用青春作桨、以梦想为帆,释放青春激情,追逐青春理想,以青春之光照亮奋进之路!
统筹:张澄
审核:李晓源
供稿:豫龙镇团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