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河北纪事丨向上,“未来之城”拔节生长

美体   2024-12-30 16:50   河北  

12月10日,无人机航拍位于雄安新区启动区的中国电信智慧城市产业园。河北日报记者刘光昱摄
北京向南100多公里,一个个重大疏解项目勾勒出雄安崭新图景;创新要素加速聚集,汇聚起未来之城的创新动能;容东片区、容西片区宜居宜业,彰显着城市功能的不断完善……竞速新赛道、汇聚新动能、彰显新优势,一座新城拔节生长、可触可感。
行走在雄安大地,目之所及,处处涌动着高标准高质量发展的蓬勃生机。
承接疏解,这个新家凝聚力越来越强
雄安新区功能定位,首先是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集中承载地,这是建设雄安新区的初心和使命。
对于疏解单位和疏解人员来说,雄安,是一个崭新的家。
2024年,随着雄安扎实推进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这个新家越来越热闹。
10月14日,中国卫星网络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星网”)在雄安新区启动区雁翎大街办公楼正式办公,标志着首家注册落户雄安新区的中央企业全面迁驻。
中国星网的“安家”,点亮了新区空天信息产业链条上的一颗“主星”。上游的卫星和火箭设计及制造,中游的地面设备制造和卫星运营服务,下游的数据应用和通信运营……围绕这颗“主星”,空天信息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纷至沓来。
截至目前,58家空天信息领域企业落户雄安,使得新区的空天信息产业呈现“群星璀璨”的绚烂图景。
与中国星网一街之隔的“邻居”,是中国电信智慧城市产业园。该产业园是雄安新区启动区首个开工、首个入驻的市场化疏解项目,于今年5月正式投运。
无人机飞行控制平台、卫星手机、量子加密对讲机、量子云印章、AI数字人……走进位于园区的中国电信科技创新馆,一项项“黑科技”令人眼界大开。
“智能、便捷、现代化,这是我在园区工作最大的感受。”中电信数字城市科技有限公司职工贾梦霜,见证了园区从一片工地,到大厦落成,再到打造一个个智能场景,人气越来越旺的过程。她说,园区正持续迎来科技企业入驻,未来办公人员数量将有6000人左右,大家将在这个“新家”努力奋斗,研发出更多先进技术成果。
让疏解人员真正感受到家的温暖,这个新家的凝聚力才能越来越强。
建立“指挥部+管委会+工作专班+综合服务中心”的承接疏解工作机制,为疏解单位提供从注册、供地,到审批、建设,再到竣工、投运的全过程服务;持续加大资源投入,加快医疗、教育等基础设施建设,实现疏解人员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医保待遇、住房公积金待遇不低于北京同期水平;打造京雄同城化的优质高效公共服务体制机制。截至目前,雄安新区已有172项政务事项实现京雄“同城化”办理,277家疏解单位及配套服务单位约1.95万人在新区参加职工医疗保险。
一年来,雄安新区通过一系列有力举措,让疏解人员在新家畅享便利,收获温暖。
12月17日早上7点,迎着冬日的朝霞,中电信数字城市科技有限公司职工王新鹏带着儿子张翊弛,从位于中交启园小区的家里出发,仅用了5分钟,便到达雄安史家胡同小学门口。
“送完孩子,我只需要5分钟就能到公司。”王新鹏说,儿子在雄安史家胡同小学上一年级,学校开设了击剑、博悟等丰富多彩的课程。新买的房子有140平方米,小区附近有童趣园公园,有滑梯、秋千和塑胶步道。
“在雄安真正体会到了‘15分钟生活圈’的便捷和舒适。”王新鹏说,这让她确信来雄安是一个不会后悔的选择。
集聚要素,这片热土创新力越来越足
岁暮天寒,难挡一片求职热情。
12月14日,雄安新区举办人才智力交流暨大型招聘活动,新区及京津冀160家用人单位共发布人才需求岗位7600多个,需求方向集中在信息技术、人工智能、金融、经济等领域。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林业大学等100多所重点高校的数千名人才现场参会。
当下,进入大规模建设和承接非首都功能并重阶段的雄安新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渴求人才。
与人才一同集聚而来的,还有技术、项目、企业等创新要素。
2024年,“雄才十六条”深入实施,新区进一步完善产业支持政策,举办百家科研院所、百所知名高校和万名首都大学生雄安行系列活动,人才、技术、资金等各类创新要素纷至沓来,这片热土创新力越来越足。
今年5月,雄安重大装备金属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在雄安高新区注册成立,随后入驻雄安新区科创中心中试基地。
作为北京煜鼎增材制造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该公司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与王华明院士创新研发团队发起设立,与北航共建并专业化运行“大型金属构件增材制造国家工程实验室”。目前,该公司已完成办公区装修,3D打印设备已经投产运行。
招新引优,新区这片热土的创新力越来越足。
11月28日,梅卡曼德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在雄安新区的总部正式揭牌投用。该公司由清华海归团队创办,由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张建伟指导,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落户雄安后,公司创始人兼CEO邵天兰找到了更多志同道合的伙伴。目前,公司与雄安集团、科大讯飞、大界机器人等多家知名企业共同发起成立雄安新区中关村机器人产业联盟,未来将加强产业链上下游交流合作,推动“AI+机器人”产业协同发展。
各类创新要素集聚的背后,是扶持政策的“大手笔”——
2023年11月,雄安新区一揽子推出“雄才十六条”,积极引进顶尖科学家到雄安工作,给予2000万元至5000万元科研经费;对高端高新产业领域技术研发等特殊岗位引进的急需紧缺人才,给予“特岗特薪”待遇,每年按照年薪的50%至100%给予奖励;对企业引进的世界技能大赛、中华技能大奖获奖者和全国技术能手,给予20万元至100万元补贴……
一年来,多个顶尖人才团队项目、国家级高层次人才产业化项目、高水平创新平台落地雄安;中国大唐科技创新公司等一批央企二三级子公司设立,疏解人才加速导入。
宜业宜居,这座新城幸福感越来越高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人民,就是一座城市的根。
拔节生长的“未来之城”,深深烙印下“人民”二字。
一年来,雄安新区持续完善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在深化改革中推进民生保障各项工作,不断提高人民生活的幸福指数。
住有所居,是人民幸福的一个重要基点。
“来到雄安,再也没有漂泊感,租房也能安放心灵。”这是许多“新雄安人”共同的感受。
从意大利留学回国的90后女孩曲明月,就在租来的房子里享受着生活的“小美满”。
走进她租住的华望城市场产权保租房公寓,一股“元气少女风”扑面而来,清新的照片展示板靠在墙上,小玩偶排满浴室柜,空调、智能电视等家电设施一应俱全。在这套76平方米的房子里,曲明月下厨烹饪,跳健身操,跟养的小猫“哭包”玩耍……日子过得充实而美好。
“从小区到公司只需要5分钟,很多公司同事和朋友都住在这个小区,这里就是我们的家。”曲明月说。
长租即长住,长住即安家。在雄安,这绝不只是一句“口号”。
雄安新区深入实施“租售同权”制度,给承租人带来实实在在的踏实感。承租人只要提供住房租赁合同备案信息,在子女入学、绿色通道办理居住证、积分落户加分项、公积金租房提取方面的权益都能得到保障。截至目前,已有3500余户家庭凭备案租赁合同为子女办理入学手续。
“老雄安人”的脸上,同样洋溢着幸福生活的喜悦。
雄安新区持续稳妥推进回迁安置工作,截至目前已完成十批次回迁安置住房交付,累计安置回迁群众十多万人。
告别低矮破旧的平房,搬进宽敞明亮的楼房,回迁居民不仅有了舒适、温馨的居住环境,还实现了“家门口就业”。
12月16日,雄安新区雄东片区雄业创工坊内,31岁的梁玲玲正在工位上组装拉杆箱配件。
“我家就在附近的雄东安置区远航坊小区,走路不到10分钟就能来上班,非常方便。”梁玲玲说,在这里上班幸福感很高,不仅每月有固定收入,还能照顾家里,不耽误每天接送孩子上下学。
幼有所育,老有所养。在雄安,孩子们可以在社区免费参加少儿书法公益课、绘本派对等课程,寒暑假可以免费托管,周末可以参加少儿足球比赛;老年人可以在养老驿站下棋、打球,与三五好友一起唱歌、跳舞,可以在社区食堂吃饭并享受折扣优惠,可以免费乘坐公交车出行……
截至目前,雄安新区的免费托管服务实现寒暑假全覆盖、城乡全覆盖、中小学全覆盖,共服务新区1万余个家庭;容东片区5家社区食堂,已累计服务居民34.8万人次。
民生点滴事,处处显真情。
完成111个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居民生活品质;实施文化体育惠民工程,足球场总数达到246块;累计造林47.8万余亩,绿化面积73.8万亩,让“3公里进森林,1公里进林带,300米进公园”逐步成为现实……
这座拔节生长的新城,正以其深厚的人民情怀,描绘着宜业宜居的锦绣画卷。



黄骅市融媒体中心

来源 | 河北日报

编辑 | 张孟臻 


海蓝网
在这里,读懂黄骅,了解黄骅。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