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有小暖日复日,年有小安年胜年。下面我们一起走进屏南的乡村,去看看那儿的新老村民们如何过大年,开启蛇年暖春。
这天,屏南县厦地村广场上挂满红彤彤的灯笼,打糍粑、写春联、发红包、送祝福......一场别开生面的年味节正在这里热闹举办,不少游客也参与其中。来自森克义社的阿丹格外忙碌,她是这场活动的策划。
森克义社 阿丹
“我已经来厦地十年了,我们准备年味活动也是第八届厦地年味活动,每年都特别热闹。今年也有很多新村民来帮忙,我们这个活动就是希望大家都可以聚在一起,新老村民有个很好的沟通和交流。”
鱼羊木民宿主理人 小鱼
“我是安徽过来的,来这里四年了,每年都会参与这个活动,之前都是跟家里人在家过年,现在就是来村子里面,村子里的新老村民都一起,就感觉更热闹了,我们还是更喜欢这种有氛围、有年味的这种新年。”
无恙民宿的主理人老吴来自泉州,他正用无人机和运动相机记录现场精彩纷呈的每一幕。
无恙民宿的主理人 老吴
“已经连续三年都来这边过年,有一些当地特色像打糍粑呀,这是我儿时看不到的,小孩也很喜欢这里,所以说每年都来。”
厦地村的年味节热闹非凡,而与之相隔不远的熙岭乡龙潭村同样有着别样的温暖和烟火气。除夕当天,新村民马小花正在贴春联,这是她在龙潭过的第二个春节,马小花和员工们还包了饺子给邻居送去。
47树民宿主理人 马小花
“我现在店铺的员工全部都是外地的,有哈尔滨的、安徽的,广东的。这个饺子我们把它煮好送给隔壁的阿公,阿公每次种的菜成熟了,都会第一时间给我们送过来,平时阿公阿婆就两个人在家,现在过年可能他们家子女也有回来。”
阿公阿婆是土生土长的老村民,在龙潭村生活了八十多年,打心里喜欢这些新村民。在收到马小花的饺子后,阿婆就带着自家的笋干来串门,并高兴地拉起家常,说她的儿女们都回来一起过年了。
阿婆与小花之间的这份情谊,既浓缩了龙潭村新老村民和谐共处的温馨日常,又满含着年味中人与人之间真挚关爱的醇厚内涵。
“什么叫年味?我觉得刚才这种感觉就叫年味,这种邻里之间有来有往的走动,我觉得它就是我认为的年味!”
在屏南,还有很多新村民选择就地过年,并共同参与村里的各项新春活动,新村民为乡村带来了新活力,老村民传承着古老习俗,双方在交流互动中相互学习、融合,让这个春节充满了别样的温暖。
来源:今日闽东APP
编辑:郑陈丹
审核:苏小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