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女孩拍照审美=iPhone相机1.0到1.5倍镜,1.0到1.5倍镜≈单反26mm至35mm(广角焦段),2.0到3.0倍镜≈单反50mm至80mm焦段(标准-中长焦段),很多兄弟问我,他老婆抱怨“你拿单反拍我,还不如我手机拍的。” 这个问题其实技术其次,关键在于“焦段审美”。
女孩子喜欢iPhone1.0倍镜,是因为广角的畸变,把腿拉长+颅顶拉高,且环境大+人物小,更显瘦,更有氛围感。 而单反摄影推荐50mm、85mm的镜头拍人像,比iPhone的2.0、3.0倍镜取景还要窄,优点是无畸变,景小人大,强调主体,但拍出来会比女孩真实的自己稍胖一点,如果女孩对自己的印象停留在iPhone原相机1.0下的自己,就会觉得胖很多。
解决这个问题,要么你换24mm和35mm广角镜头,妥协女孩,要么你学王家卫,用中长焦段的魅力征服观众。《繁花》这部剧,清一色80mm以上的中长焦镜头,人物在画面的占比呼之欲出,取景小却不影响氛围感,明暗对比、虚实对比、冷暖对比依旧可以造就氛围感。
比如:人物吃饭时,前方的水晶杯,后方的鱼缸虚化掉了,虚实对比;幽暗的走廊,深色的实木,一盏吊灯照亮人物,明暗对比;冷蓝的夜空,红黄交织的霓虹,冷暖对比。这些都是 《繁花》的质感和B格,也是iPhone和广角镜头,难做到难做好的。
王家卫也有扣分项,都2042年了,对人物的打光还沿用单灯“伦布朗光”,导致剧中人物很多时候,一半脸在阴影里,甚至整张脸在阴影,轮廓亮,守旧且自恃,脱离现代摄影“均匀柔和”的用光标准,构图和焦段上,黄老师与王导审美一致,用光上还是我的“蝴蝶光”更新锐些,我实在也不是谦虚。
当下包括我在内,人像摄影,好莱坞大片,用的都是“派拉蒙蝴蝶光”、“鳄鱼光”, 王家卫的影片从90年代到现在,一种打光没变过,就像我这十年,技巧上有调整,但中长焦构图+高饱和度+冷暖明暗强对比,也没变过,很多网友不看署名,也知道是我拍的。
我对王导有意见,我后期交往的98后、00后女友,对我也有意见,她们觉得中长焦属于“怼脸拍”,写真感强,氛围感弱,没有iPhone广角显得瘦,以至于后来我不拍女友了,作品里都是审美相同的互免模特。
现在想想,我初学摄影时,市场对好作品的评价是“片子很毒,德味很重”,以德系摄影为美,一个时代的标准,决定了一个人的习惯和偏执,也决定了他的标签和风格。
昨晚看朋友圈,从网老友,东京大学博士蒙歌写道:“我学不会新游戏,只玩老游戏,听老歌,因为我已经死在20多岁了,所以我在无意义的生命长河里刻舟求剑。”
往期精彩:
公众号简介:黄彧轩,人人网过气网红,前内地顶级私房摄影师,李毅吧四大家,代表小说《在黑木耳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