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县古黄河大堤在哪里?多少村庄处在古黄河河道里?

百科   2025-01-07 19:50   河南  

古阳堤是最古老的黄河大堤,起自河南武陟县木栾店,经获嘉、新乡、延津、卫辉、浚县,终至于滑县。它兴起于春秋,形成于战国,统一完臻于秦,具有相当规模于汉。清《一统志》记作“汉堤”,《河南通志》称“太行堤”。失去防御洪水功能的古阳堤,随着时光流逝早已湮没无闻,但先人们为面对洪水敢于抗争、不屈不挠的精神将永存于人类历史中。

古阳堤有人称为“喊堤”,其中还是一个故事传说:

古时黄河泛滥成灾,那时治黄手段极为落后,百姓笃信河神救民,每逢汛期来临,杀猪宰羊,头顶五谷,祭祀河神7天7夜。有的村民连病带饿死了,他的亲人就把他掩埋于黄河岸边,以祈求河神的同情,但黄河依旧肆虐。

每年秋季,朝廷往往征派山西的官兵来防守大堤,当地百姓对山西官兵格外亲近。有些官兵水土不服,当地百姓就主动照顾他们,并往山西捎信,官兵的亲人就结伴前来探望。但是监河的官吏认为此举不利于防守,易动摇军心,就下令把这些官兵的亲人撵走,并一律没收所捎衣物。

命令一下,黄河岸边哭声一片,新乡县百姓也为之动容。有一老船工就出主意说,人家山西来的人是帮咱的,咱帮不上人家啥忙,就替他们喊个话吧。于是,他与数名船工轮流撑船,一来一往替河北边的亲人与河南边的官兵捎信。“哎——李根子,早日平安归来!”一声声亲人的问候,随着老船工嘹亮的号子,传到对岸,所以当地老人都称古阳堤为“喊堤。”


咱们新乡县境内的古阳堤究竟在哪里呢?闲哥从资料中查到以下信息:

公元1984年,履勘故道,两岸仍有残堤存留。虽由于历次决口改道冲毁,加之人为破坏,已断续不全,但仍可见其大致的布局。左岸堤防起自武陟城西余原村,迳县东马曲、商村、冯堤入获嘉县境。又东北迳获嘉县之张堤、梁堤、固县、刘固堤、李道堤、山头王入新乡县界。再东北迳新乡县之石碑村、豆腐村、大阳堤、赵堤、油坊堤、刘堤、关堤至新乡市东北二十余里泰堤村止。此段堤防因处大河之阳,又系古堤,故称古阳堤。公元1496年(明弘治八年),刘大夏治河时,为防河水北泛张秋,修建了太行堤与此堤相接,并将此堤进行了加修,因此后人亦称此堤为太行堤。再东北迳汲县的大张庄、李进宝屯、李享屯、至汲县城南。又东至徐堤、刘堤、大李湾、王堤、宠寨、柳卫入浚滑之境,经濮阳、范县至河北大名等地。

摘自《新乡地区黄河志》

从资料中可以很容易看出来古阳堤的走势路径,在新乡县最西南角的刘八庄村的村名来历中显示“明天顺间,黄河南移,此处绝”,黄河在明朝天顺年间(1457-1464年)的时候在刘八庄村处干涸了,也就是说刘八庄村当时地处黄河河道中心位置附近。


古阳堤西起获嘉县李道堤、东止原新乡县洪门乡张堤村北,全长40余公里;堤顶宽度为10一20米,堤南比堤北高3—4米,已大部被毁。

此堤早在春秋战国时开始修筑,秦汉时堤防已相当完善,所以叫汉堤;后来堤南逐渐淤高、堤北变成洼地。在原新乡县境内故道总面积为388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百分之六十。

根据历史资料记载,闲哥大致绘出了古阳堤在咱新乡县境内的路径,并且使用百度地图测量工具测得长度为32公里多,数据也符合资料记载。大家看看吧(点击图片看大图)。


当然,从绘制出的古阳堤来看,现在的小冀镇、七里营镇、朗公庙镇大部分处于堤内,属古黄河滩或者古黄河河道内,当地人口也都是黄河移道以后陆续搬迁至此,大部分村子的历史也都在明朝开始,最长大约500多年的历史,也就是黄河移道之后开始。小冀镇、七里营镇、翟坡镇、朗公庙镇、古固寨镇、洪门镇7个乡镇,175个村,人口25.41万人,居于故道之内,耕地面积354300亩,占全县总耕地面积的百分之七十二。闲哥绘制出的古阳堤肯定会有误差,但是大致位置和走势应该不错,大阳村和赵堤村之间的间断处没有查到具体记载,不好作出判断。

不过从图片上看,古阳堤正好从龙泉村附近穿过,闲哥不知道是否跟龙泉的“龙脉传说”有关系?还请知道的朋友留言或者告知闲哥。

来源:新乡之家

我家新乡
关注《我家新乡》了解新乡大事件,为你提供生活小窍门、养生知识、天下美食、物业上门服务等内容。新乡人关注《我家新乡》,每天有惊喜!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