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评剧院祝大家新春快乐,万事如意

文摘   2025-01-28 09:20   北京  

中国评剧院祝大家

新春快乐  万事如意

迎新春  过大年


“蛇”舞新春喜气扬,“龙”凤呈祥铸华章。2024年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十周年,中国评剧院在北京市各级领导和北京演艺集团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执行党中央关于文艺工作的大政方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努力创作推出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剧院围绕“演艺之都”和“大戏看北京”文化品牌建设,推动现场演出与在线演艺融合发展,为将北京打造成为全国文化中心添砖加瓦,使评剧艺术在新时代展露新面貌、实现新发展。

2024年,中国评剧院得到社会各界专家学者及广大戏迷朋友的关注与支持,在艺术创作、剧目推广、流派传承、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累累硕果。

一、剧目创排频出精品 复排打磨不断提升

全年共完成六个创排项目。大型原创《咫尺千里》以文物为媒,传文化之魂。中型原创“评韵悠悠 麟凤生香”人才演出季颂评剧艺术之韵,展中坚人才之姿。大型复排《花为媒》凝聚当代审美品格,《五女拜寿》重排挖掘传统写意之美。原创小剧场评剧《渔樵歌》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评剧《簋街》打造文化IP新路径。精彩好戏轮番上阵,业界赞誉口口相传。除此之外,《木兰从军》成功入选北京文化艺术基金滚动资助项目,《钟离剑》被选入2024—2025年度中国戏曲像音像工程录制剧目。2024年,获得人民网、新华网、北京广播电视总台、《北京日报》等主流媒体报道107次,《中国戏剧》《新剧本》《旅游》杂志等分别发表评论文章报道《花为媒》复排情况,重要演出讯息被“大戏看北京”文艺资讯平台宣推26次,其中3次为榜首推荐。剧院全年发布官方微信209条。

二、品质演出誉满全国 助推打造剧种品牌

2024年,剧院以“立足北京、辐射全国”为目标定位,全年共计演出348场。其中参与国内及北京市各类展演20余个,完成国家艺术基金资助以及其他全国巡演20场,遍布5省18市。《目连之母》入选2024年全国地方戏精粹展演;《血火征程》入选第十届“圆梦中国•春苗行动”北京市优秀少儿题材舞台剧目展演,荣获“春苗纪念”;《花为媒》惊艳北京国际演艺博览会;《钟离剑》首赴安徽巡演,《咫尺千里》亮相齐鲁大地;中国戏曲文化周擦亮北京城市品牌,服贸会“炫彩”之行彰显中国文化魅力······中国评剧院作为国有文艺院团始终坚定文化自信,用高品质的演出扩大剧种影响力,打造文化品牌,尽显使命担当。

三、人才培养繁花竞放 各类奖项尽显光芒

评剧名家、国家一级演员王平受邀亮相北京市委宣传部主办的2024北京长城文化节开幕式;国家一级演员郑岚荣获“2024年全国地方戏精粹展演表演艺术传承英才”;国家一级演奏员刘爱音入选“2024年全国优秀青年艺术人才展演”;优秀青年演员陈思宇荣获第七届黄河流域戏剧红梅大赛二等奖;优秀青年演员姚斌主演评剧经典剧目《刘巧儿》选段入选2025年新年戏曲晚会。在第六届全国评剧专业院团青年演员电视展演中,张国强、陈思宇荣获“魅力之星”荣誉称号,王维、杨雨蒙荣获“活力之星”荣誉称号。

四、积极开展非遗工作 持续推进艺术培训 

今年,我院再次获得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以及北京市、丰台区相关部门的鼎立支持,继续开展艺术资料数字化工作,并着手建立艺术资料数字化系统,为评剧艺术的传播推广贡献力量。同时积极申报国家级、市级、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持续推进评剧艺术通识教育,开展教学、汇演、参赛、展示等各项工作。完成多所学校与青少年活动中心评剧社团的教务教学管理工作,成为北京“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并接受调研,作为2023年“丰台区行走的思政课实践手册”编写资源单位受到表彰,并入选丰台区第九本“行走的思政课”实践手册。

奋龙腾飞犁旧岁,金蛇舞动筑新春。2024我院浓墨重彩,2025中评续写新篇。在这辞旧迎新之际,一年一度的新春演出季再度重磅来袭,倾情开启春节联欢的序幕。在此,中国评剧院恭祝全国人民新春快乐,蛇年大吉!


中国评剧院

2025年1月





中国评剧院
普及评剧相关知识及历史发展脉络,介绍中国评剧院演出剧目演员,提供中国评剧院实时演出信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