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人作为交通参与者
在交通事故中
受到的伤害往往最大
但不少交通事故
却是因行人的违法和不文明出行行为而导致
没错,行人作为交通参与者,也必须遵守交通规则。如果发生交通违法行为,也会引发交通事故。
今天
就针对这些
常见的行人交通违法行为危害进行解读
请市民文明安全出行
远离事故危险 共享文明交通
01
交警提醒:行人通过有交通信号灯控制的交叉路口、人行横道时,应按交通信号灯指示通行。红灯表示禁止行人通行,绿灯表示准许行人通行。在没有设置人行横道信号灯的路口,行人应按机动车信号灯的指示通行。行人闯红灯危害性极大,轻则扰乱交通秩序、降低道路通行效率,重则引发交通事故,行人往往受伤惨重。
02
交警提醒:行人横过机动车道应从行人过街设施通过;没有行人过街设施的,应从人行横道通过;没有人行横道的,应观察来往车辆情况,确认安全后直行通过。
道路上设置地下通道、过街天桥等过街设施,可避免行人与车辆发生通行冲突,保障车行道通行效率及行人安全。
03
交警提醒:车行道的主要功能是供车辆行驶,行人严禁进入。行人应在人行道内行走,没有人行道的,应靠路边行走。
在车行道内、人行横道上坐卧、停留、嬉闹,将影响车辆通行效率,并将自身置于险地,容易与车辆产生冲突,诱发事故。
在人行横道上嬉闹多见于中小学生群体,部分学生结伴出行,过街时嬉闹、追跑,非常危险,若因此诱发事故,可能需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04
交警提醒:设有道路隔离设施的道路严禁行人横穿。由于此类道路禁止行人横穿,所以机动车驾驶人在防范行人横穿方面,警惕性也没有那么高。而这些路段的行车速度也普遍较快,驾驶人对突然出现的横穿行人很难躲避防范。在这种情况下,若有行人跨越道路隔离设施进入或横穿车行道,是非常危险的,一旦发生交通事故,行人往往要承担相应的事故责任。
05
交警提醒:行人在没有行人过街设施且没有人行横道的道路上横过机动车道时,应观察来往车辆情况,确认安全后直行通过,不得在车辆临近时突然加速横穿或中途倒退、折返。这些危险行为会让车辆驾驶人对行人的行走方向、速度产生误判,无法进行准确的反应及操控,安全风险极大。
06
交警提醒:根据道路条件和通行需要,道路划分为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的,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实行分道通行。如此可有效提高通行效率,保障交通安全。
07
交警提醒:行人应在人行道内行走,没有人行道的,应靠路边行走。
需要注意的是,多人在路边步行时最多仅限两人并排通行;夜间或光线不足的情况下出行,行人可穿着亮色服装、使用反光标识,让过往车辆提前知晓自己的动态;步行时不要玩手机、使用耳机,避免听不见其他人员及车辆发出的提醒警告而发生事故。
08
交警提醒: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及其他机动车专用道的道路功能是供机动车通行,没有预留行人的通行空间。机动车驾驶人在上述道路上的行驶速度普遍较快,也不会预判道路上会出现行人。行人若违法进入会将自身置于危险境地,并妨碍机动车通行。其他机动车专用道指未设置非机动车道、人行道,且禁止非机动车、行人通行的道路,行人切勿违法进入。